-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国内外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近年国内外痛风性关节炎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研究人员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痛风性关节炎”为研究主题,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2004年至2019年文献,将结果按照发表年份、作者、机构、文献来源、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梳理,且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关键词等5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纳人中文文献5 071篇、英文文献l 136篇,国内外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形成以李兆福、熊辉和SCHLESINGER NAOMI等作者为代表的核心团队,研究热点围绕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中西药治疗、临床观察、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两者各有侧重,国内偏向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国外专于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研究及临床调查.结论:痛风性关节炎领域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热点主题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应加强团队间、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优势互补,以促进该领域的全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兆福治疗骨关节炎常用药对经验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5
骨关节炎是多因素导致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骨痹"范畴.李兆福教授从事风湿痹病临床工作多年,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丰富经验,临床善用药对,灵活配伍.认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络痹阻不通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机,指出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气血不充则四肢不濡,络阻不通则肢节僵痛.故治疗骨关节炎需谨守病机,贯穿补益肝肾之法以滋补先天之精,重视补益气血以助源后天生化,同时善用通络除痹之法,使邪气得除,气血畅达.临床善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之药对顾护根本;并注重配伍通络止痛之品,辨证论治,活用祛风除湿、温阳散寒、清热解毒、养阴柔筋之药对,攻补兼施,综合兼顾,临床疗效满意.文章旨在总结李兆福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兆福教授基于顾护脾胃思想论治骨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李兆福教授认为,OA是在肝肾渐亏基础上,以脾胃虚衰、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热、痰、瘀外邪为标,并将"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于OA诊疗的全过程,临证治疗主张后天养先天,扶正助祛邪,常以运脾益气养血为法,运用益气养血方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兆福运用花类药物治疗风湿痹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李兆福教授对风湿痹病的治疗,用药灵活多变,强调药性应与病证相符,尤其对花类药物的运用经验丰富,认为花类药物质轻透散,药性温和,常用的有红花、金银花、玫瑰花、凌霄花、旋覆花、丁香、菊花、密蒙花、玉米须、合欢花、梅花、野菊花等.李教授注重花类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充分发挥花类药物的药效特性治疗风湿痹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