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粉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松花粉对脂多糖(LPS)诱发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 n=15)、模型组( n=15)、松花粉低剂量组(500 mg/kg, n=15)和松花粉高剂量组(1 000 mg/kg, n=15)。小鼠侧脑室一次性注射LPS建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模型,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检测小鼠海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避暗实验潜伏期[(134.80±33.89)s比(282.20±17.43)s]明显缩短( t=4.23, P<0.01),错误次数[(4.00±1.58)次比(1.20±1.30)次]显著升高( t=2.85, P<0.01)。给予松花粉治疗后可显著提升小鼠避暗实验潜伏期[(189.40±27.21)s、(213.40±21.26)s比(134.80±33.89)s]( t=3.21、4.38,均 P<0.05),降低小鼠的错误次数[(1.60±1.44)次、(1.40±1.44)次比(4.00±1.58)次]( t=5.12、6.42,均 P<0.05)。同时,模型组小鼠海马中SOD的活性,GSH、DA、NE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小鼠[(7.59±1.77)kU/g比(39.90±6.37)kU/g,(3.49±0.13)mmol/g比(6.37±0.14)mmol/g,(418.42±2.57)ng/L比(586.37±3.64)ng/L,(187.20±5.41)ng/L比(298.42±2.32)ng/L]显著降低( t=3.67、8.23、2.23、3.65,均 P<0.05),MDA、IL-6和TNF-α的含量[(8.79±0.82)mmol/g比(2.62±0.16)mmol/g,(48.07±5.56)ng/L比(18.76±1.42)ng/L,(87.20±4.31)ng/L比(22.42±3.39)ng/L]显著升高( t=7.45、2.67、4.35, P<0.05或 P<0.01)。给予松花粉治疗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SOD的活性,GSH、DA和NE的含量[(18.80±2.39)kU/g、(28.70±2.36)kU/g比(7.59±1.77)kU/g,(5.04±0.36)mmol/g、(5.45±0.17)mmol/g比(3.49±0.13)mmol/g,(488.37±3.46)ng/L、(506.29±5.72)ng/L比(418.42±2.57)ng/L,(225.65±3.72)ng/L、(239.76±5.58)ng/L比(187.20±5.41)ng/L]显著升高( t=4.56、6.71, t=4.65、5.32, t=4.73、6.72, t=3.84、5.63, P<0.05或 P<0.01),MDA、IL-6和TNF-α的含量[(5.72±0.47)mmol/g、(3.77±0.23)mmol/g比(8.79±0.82)mmol/g,(28.42±3.54)ng/L、(23.43±5.62)ng/L比(48.07±5.56)ng/L,(48.87±4.82)ng/L、(39.65±6.69)ng/L比(87.20±4.31)ng/L]显著降低( t=6.31、7.28, t=3.46、6.31, t=4.28、3.57, P<0.05或 P<0.01)。 结论:松花粉对LPS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小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和NE的水平,以及抑制海马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2—2023年太原市春季气传花粉分布情况与过敏性鼻炎患者sIgE检测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探讨山西省太原市2022年3—5月与2023年3—5月两年间春季花粉播散浓度、种类与患者气传花粉变应原检测结果的关系。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展开。2022—2023年两年的3—5月在位于太原市中心地区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部楼顶,利用重力沉降法监测花粉颗粒,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花粉种类和数量。从门诊相关系统中提取所有同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气传花粉变应原检测结果,利用SPSS软件并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比较其与优势气传花粉监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共监测到2022—2023两年太原市春季花粉18种,101 177.5粒,优势气传花粉为杨树(16.69%)和松树(29.06%)花粉。早春以杨树(11.96%)、榆树(7.89%)、柏树(8.68%)花粉播散为主;晚春以松树(25.16%)花粉为主。太原市花粉播散两个高峰期为3月下旬(15 479粒)与5月上中旬(15 094/15 343粒)。(2)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中,变应原的检出阳性率依次是:蒿草(46%,248/541例)、树木组合(26%,143/541例)、豚草(19%,101/541例)、葎草(9%,49/541例)。(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气传花粉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同期优势气传花粉浓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 P<0.05, r=0.999)。综上,太原市3月下旬与5月上中旬形成两个春季花粉播散高峰期,优势气传花粉为杨树和松树花粉;气传花粉变应原sIgE结果阳性率显示蒿草过敏阳性率最高;2022—2023年两年间太原春季优势气传花粉浓度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气传花粉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呈正相关。春季花粉播散规律的监测,能为制定当季过敏性鼻炎患者预防与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为今后太原市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呼和浩特市4区5旗县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4区5旗县气传主要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在呼和浩特市4区(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和赛罕区)5旗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武川县、清水河县)采用重力法监测气传主要致敏花粉,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花粉的种类和计数,并对花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呼和浩特市4区5旗县全年每个月均有气传致敏花粉飘散,年花粉量是24 850~50 154粒/1 000 mm 2,主要致敏花粉月分布呈现双峰,春季(3~5月份)以树木花粉为主,主要包括杨属(18.29%)、榆属(8.36%)、松属(6.20%)、柏科(5.23%)、桦木科(2.73%)、柳属(1.80%)、栎属(1.16%);夏秋季(7~9月份)以杂草花粉为主,主要包括蒿属(42.73%)、藜科/苋科(7.46%)、禾本科(2.26%)、葎草属/大麻属(0.60%)。 结论:呼和浩特市4区5旗县气传主要致敏花粉呈现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春季以树木花粉为主,秋季以杂草花粉为主,蒿属花粉为呼和浩特市最主要致敏花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细话裸子植物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裸子植物在植物学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大,但各教材却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师生们.本文指出了各教材在许多知识方面的矛盾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首先,裸子植物具有真中柱,而不是网状中柱.其次,根据一些裸子植物发育的异形叶性,本文推测出几类植物叶的起源.然后,文章仔细分析了苏铁属植物的生殖结构及其发育,澄清了 一系列混乱;探讨了松属生活史的一些细节,纠正了 一些不准确的说法;此外,还讨论了胚珠叶生还是茎生这个重要问题.最后,文章建议,将麻黄属和买麻藤属出现的一个花粉管里的两个精子参与受精的现象称为双融合而不是双受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淋巴结内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系统评价淋巴结内特异性免疫治疗(ILIT)草花粉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等电子数据库,纳入诊断为草花粉诱导的AR患者,并接受淋巴结内免疫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包括症状评分、药物评分、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视觉模拟量表.次要结局包括不良事件、生活质量、血清特异性IgE、血清特异性IgG4、皮肤点刺试验和鼻腔激发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项研究269名受试者,所有研究都包括草花粉过敏原,其中5项研究还包括草和/或桦树花粉过敏原.除1项研究注射间隔时间为2周外,其余均为4周.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ILIT组显著改善视觉模拟量表(P<0.05),而症状评分、药物评分、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杜松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症状和药物综合评分表现出中度异质性(I2=60%).每4周注射1次过敏原是改善症状和药物联合评分的最佳间隔时间,而加强注射或增加剂量是否能改善临床效果尚无定论.结论 Meta分析显示,ILIT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增加注射剂量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ILIT对草花粉诱导的AR视觉模拟量表有显著改善,仍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试验来标准化治疗方案.ILIT可能在未来的AR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中国地层花粉数据集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地层孢粉数据是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等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孢粉数据库推动古环境研究从点到区域和全球尺度,从定性到定量,从而实现在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序列上探索植被、气候和人类干扰的相互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变.该数据集整合了全国第四纪末期(5万年以来)共372个地层花粉序列,涵盖790个花粉类群,样点分布于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与领海.数据集包含地层花粉采样点的地名、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数据来源、样品类型、沉积物长度、样品数量、测年方法及测年数量、时间跨度和参考文献,以及每个采样点的花粉含量百分比.数据主要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样点集中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森林、温带草原和荒漠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在深海到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但集中在海拔2 000 m之下.按照数据来源区分,原始数据样点178个,占47.8%;数值化数据194个,占52.2%.按照样品类型分类,多数样点为湖泊样品(151个)、冲积物/洪积物样品(99个)与泥炭样品(67个),占总样点数的85.2%.年代测定的主要方法为放射性碳同位素手段(占样品总数的93.8%),大部分记录有2-10个测年数据.采样点的平均花粉类群数量是19个,以4-30个花粉类群的采样点最多.代表性花粉类群(松属(Pinus)、栎属(Quercus)、蒿属(Artemisia)、禾本科)含量的时空分布格局表明,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这些花粉科属的分布范围扩大,含量也增加,但分布区域具有分异.半个多世纪以来,孢粉学工作者建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层花粉记录,为探究古环境演变及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驱动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预防性应用鼻腔冲洗及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究在变应性鼻炎症状发作前预防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与鼻腔冲洗能否提高整体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8-9月经门诊确诊的146例中重度AR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在花粉播散高峰前2周进行预防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受试者均于AR症状发作期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应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及临床体征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RQLQ总分、鼻部总症状视觉模拟量表(Uni-VAS)评分及鼻内镜下体征评分在组间(F=7.955,P=0.005;F=4.615,P=0.033;F=10.719,P=0.001)及不同时间节点间(F=22.347,P<0.001;F=8.154,P<0.001;Greenhouse-Geisser校正系数为0.90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与时间节点间均无交互作用(F=1.666,P=0.191;F=0.079,P=0.924;F=0.389,P=0.657).结论 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与鼻腔冲洗于AR症状发作前进行预防,有利于提高AR的整体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公园城市背街小巷孢粉四季浓度变化及高致敏风险期传播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绿地引发的孢粉(孢子与花粉)过敏被认定为是危害城市公共健康的最严重的环境流行病之一.2022年,我国民众的孢粉过敏率达到17.8%,并呈现发病年龄跨度大、患病症状严重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为验证孢粉浓度实测法与城市绿地致敏风险指数(IUGZA)方程预测结果的关联,并厘清高密度静风城市背街小巷行道树孢粉的散播规律,本研究基于IUGZA方程计算出青羊区背街小巷的致敏风险,筛选出高、中、低3个致敏区域各1组,在区域内部选点并选择指示树种进行孢粉浓度监测.结果表明:3个致敏等级区域中,背街小巷的孢粉浓度变化有一致性,3月为孢粉浓度最高峰.平均孢粉浓度总体呈现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趋势.主要孢粉来源为银杏属、悬铃木属、梧桐属和雪松属乔木,分别占孢粉总量的42.4%、16.3%、9.0%和6.5%.风速对背街小巷的孢粉浓度及其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大.孢粉的水平散播距离最远可达260 m,孢粉数量与远离孢粉源的距离呈显著负线性相关.高位点处(离地4.5 m)收集到的外来孢粉浓度远低于近地面采样点(离地面1.5 m),但孢粉类型无差别.IUGZA方程预测的致敏风险结果与孢粉浓度实测结果一致,此方程可以在高密度静风城市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中国阿尔泰山西部表土花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阿尔泰山是个完整的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地理要素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对花粉搬运、沉积、保存有较大影响.根据对中国阿尔泰山西部53个表土样品花粉谱特征分析,基于植物群落样方物种调查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1)阿尔泰山西部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基本一致,各植被带均存在特有的花粉组合,荒漠草原带蒿属—藜科—禾本科—麻黄属组合优势明显,草原灌丛带以禾本科—蒿属—蔷薇科—藜科组合为主,山地森林带表现为云杉属(或云杉属+冷杉属)—桦木属—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组合,亚高山灌丛带以桦木属—禾本科—柳属—莎草科组合为主,高山草甸带表现为唇形科—禾本科—桦木属—蔷薇科—莎草科组合.聚类分析可将各植被带准确鉴别开,主成分分析表明湿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2)云杉属、冷杉属、蔷薇科、桦木属、柳属、豆科、麻黄属、禾本科、蒿属、藜科、菊科、唇形科、莎草科、唐松草属含量高、变化幅度大,为该区域主要的表土花粉类型.其中,云杉属、桦木属代表性较好,禾本科、冷杉属、莎草科代表性较低,藜科、蒿属具超代表性.花粉含量高低除自身因素外,某些科(属)还可能与保存条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葎草花粉变应原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抑制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用葎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小鼠,观察其对葎草花粉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葎草花粉变应原刺激培养出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型变化,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诱导同种异体T细胞的应答能力.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葎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应用葎草花粉变应原诱导出哮喘模型.激发后观察小鼠症状,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及气道上皮损伤情况;计算BALF细胞总数,涂片行Wright-Gimsa染色,计算出嗜酸粒细胞的百分比;培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IgE、BALF及脾细胞上清液Th2型细胞因子IL-4及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的含量.结果 葎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哮喘小鼠后,能够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分泌,减轻上皮细胞损伤,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清中IgE含量、BALF中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脾细胞上清液中IL-4含量,提高脾脏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结论 葎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葎草花粉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