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三级淋巴结构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LELGC)中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LELGC的114例手术标本资料;然后手术标本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复核、TLS成熟度和密度分析;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CD3、CD4、CD8、CD20、CD21、PD-L1表达情况;使用Kaplan-Meirer和COX回归分析TL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LS主要分布在肿瘤间质内,集中在肿瘤侵袭性边缘区域;具有mTLS的肿瘤组织内以T淋巴细胞分布为优势,具有非mTLS的肿瘤组织内以B淋巴细胞分布为优势。mTLS组肿瘤平均直径(t=2.727,P=0.007)、脉管及神经侵犯阳性率(χ2=4.672,P=0.031)、淋巴结转移率(χ2=8.920,P=0.003)、临床分期Ⅲ/Ⅳ期发生率(χ2=15.360,P<0.001)均显著低于非mTLS组。TLS高密度组病理T分期(浸润深度)T3/T4发生率为80.0%(44/55),显著高于TLS低密度组的53.3%(35/5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21,P=0.0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HR=1.177,P=0.011)、淋巴结(HR=11.873,P=0.016)、脉管神经侵犯(HR=4.430,P=0.007)、病理T分期(浸润深度,HR=13.706,P=0.011)、临床分期(HR=6.387,P<0.001)、TLS成熟度(HR=0.225,P=0.001)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浸润深度,HR=9.765,P=0.028)、临床分期(HR=3.523,P=0.014)和TLS成熟度(HR=0.228,P=0.001)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Kaplan-Meirer生存分析显示,mTLS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72.0±4.7)个月,显著高于非mTLS组的(33.7±5.5)个月,mTLS对总生存期有积极影响(χ2=14.063,P<0.001);TLS高密度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5.4±5.0)个月,显著高于TLS低密度组的(51.8±6.5)个月,TLS高密度对总生存期有积极影响(χ2=5.482,P=0.019)。结论:LELGC中TLS主要分布在肿瘤侵袭性边缘区域;具有mTLS的肿瘤组织以T淋巴细胞分布为优势,而具有非mTLS的肿瘤组织以B淋巴细胞分布为优势;LELGC中mTLS和高密度TLS可能会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为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和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UF-50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及临床适用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 2023 年 9 月—2024 年 2 月赤峰市中医蒙医医院 400 例患者的晨尿样本,采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样本,其后以显微镜镜检,样本收集后需在 2 h内完成检测,检测过程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执行.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对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结果进行统计,探究尿液分析结果中红细胞、白细胞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假阳性标本复核后干扰因素.结果:400 例晨尿样本经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红细胞阳性 129 例,阳性率为 32.25%,敏感度为 91.27%,特异度为 94.89%(Kappa=0.824);400 例晨尿样本经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白细胞阳性 145 例,阳性率为 36.25%,敏感度为 90.14%,特异度为 93.41%(Kappa=0.756).UF-5000 尿沉渣检测 31 例红细胞、白细胞假阳性标本中,占比前三的干扰因素分别为鳞状上皮、结晶、真菌,占比分别为 25.81%、16.13%、12.90%.结论:采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指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好,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一致性良好,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7—2021年中国华东地区临床分离侵袭性感染热带念珠菌耐药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华东地区2017—2021年临床分离侵袭性感染热带念珠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华东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ast China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Group,ECIFIG)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我国华东地区32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检验科真菌实验室作为中心实验室,以质谱法复核菌株鉴定结果,采用ThermoFisher CMC1JHY比色微量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5-氟胞嘧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27M44s-Ed3和M57s-Ed4判定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法和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收集到热带念珠菌305株,主要标本来源为血38.0%(116/305)、腹水11.5%(35/305)、导管8.9%(27/305)和引流液8.9%(27/305)。其对氟康唑耐药率为32.5%,对伏立康唑耐药率为28.5%,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交叉耐药率为28.5%;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野生型占比分别为79.3%和29.2%。氟康唑与伏立康唑耐药率、MIC 50、MIC 90、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野生型占比等五年间无显著变化。95.0%以上菌株对棘白菌素类药物敏感,但发现1株棘白菌素耐药的多重耐药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中,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和艾沙康唑GM MIC相似,氟康唑GM MIC显著高于伊曲康唑( t=9.95, P<0.05)、泊沙康唑( t=9.99, P<0.05)和伏立康唑( t=10.01, P<0.05),而棘白菌素类药物中,阿尼芬净的GM MIC与卡泊芬净相当( t=1.17, P>0.05),均显著高于米卡芬净( t=11.56, P<0.05, t=4.15, P<0.05)。 结论:2017—2021年华东地区临床分离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较为敏感,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持续呈高耐药水平,应加强对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性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七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和检出能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7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和检出能力,为临床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9日至2月5日2019-nCoV感染确诊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和疑似患者核酸检测阴性的咽拭子标本各10例,采用7种试剂盒(编号a~g)分别进行核酸检测,评价7种试剂盒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选取1份阳性标本核酸用无RNA酶水梯度稀释得到5个浓度梯度盘(浓度1~浓度5),比较不同品牌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及批内重复性。结果:6种试剂盒检测20例临床标本的阴性和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仅1种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为8/10,阴性符合率10/10;批内重复性显示7种试剂盒在浓度1水平重复检测病毒载量 CV值均<5%;在浓度1~浓度3梯度区间,开放阅读框(ORF)1ab基因的检出能力比较显示b、d、f低于a、c、e、g,试剂盒e和g最高(14/15),a试剂盒对N基因检出能力可达15/15,优于其余5种试剂盒。ORF1ab和N基因检出能力综合分析显示d试剂盒检出能力最低(ORF1ab:40%;N:53%),a、b、c、e、f这5种试剂盒检出能力无明显差异。 结论:7种试剂盒对病毒载量较高的阳性标本检测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无明显差异,检测性能良好;但部分试剂盒对弱阳性标本的检出能力欠佳,建议弱阳性标本应至少采取两个厂家的试剂盒复核检验,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西藏自治区2014年和2020年1~6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比2014年和2020年西藏自治区(西藏)两次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评价西藏乙肝防控效果。方法:两次调查均以1~、5~、15~、30~69岁常住人口HBsAg阳性率估计值计算所需样本量,2014年和2020年所需样本量分别为7 163和4 802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每名调查对象采集5 ml静脉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对HBsAg阳性标本进行复核。使用SPSS 2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阳性率及其95% CI。 结果:2014年共调查7 069人,2020年共调查4 913人。2020年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20%(452/4 913)、37.11%(1 823/4 913)和32.75%(1 609/4 913),较2014年分别下降22.95%、15.54%、1.92%。1~、5~、15~、30~6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3%(8/358)、2.85%(20/701)、6.86%(69/1 006)和12.46%(355/2 848),较2014年分别下降61.82%、62.75%、54.81%和24.21%。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52.79%(189/358),较2014年上升10.30%,5~、15~和30~69岁人群分别为32.67%(229/701)、37.67%(379/1 006)、36.03%(1 026/2 848),较2014年分别下降20.84%、14.13%和16.52%。1~、5~、15~、30~69岁人群抗-HBc阳性率分别为4.19%(15/358)、6.42%(45/701)、21.07%(212/1 006)、46.95%(1 337/2 848),较2014年分别下降59.63%、58.93%、50.49%、12.10%。结论:西藏乙肝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69岁人群HBsAg阳性率2020年较2014年有所下降,但现阶段仍处于高流行水平。1~69岁人群抗-HBs水平较低,HBV感染风险较大,需进一步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有效落实HBV母婴阻断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自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151所医疗机构2021年1—6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按区域统一运送至3个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照统一的实验方案进行菌种复核鉴定,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共收集CRKP菌株4 314株,CRKP57.7%(2 396/4 152)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泌尿道标本(12.3%,510/4 152)和血液标本(10.40%,432/4 1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氨曲南-阿维巴坦、黏菌素E、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CRKP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敏感率90.3%~96.4%)。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及亚胺培南-瑞来巴坦在成人分离株中的敏感率高于儿童[分别为88.9%(3 399/3 822)和75.9%(2 902/3 822),51.4%(253/492)和50.4%(248/492)],而阿米卡星及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在儿童分离株中的敏感率更高(65.2%,321/492和65.2%,321/492比25.5%,975/3 822和36.8%,1 407/3 822)。KPC-2基因(85.9%,3 705/4 314)仍是我国CRKP中主要流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其次为NDM(7.8%,336/4 314)及OXA-48-like(1.3%,56/4 314)基因。此外,部分菌株携带KPC-3、KPC-12、KPC-21、KPC-33和 KPC-71等基因。虽然产KPC-2是成人与儿童分离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但检出率差别大,分别为90.2%(3 447/3 822)和52.2%(257/492),儿童患者中CRKP携带NDM基因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分别为41.9%(206/492)和3.4%(130/3 822)。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我国临床分离的CRKP仍以ST11克隆型流行为主。结论:不同省市之间分离CRKP的耐药机制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有所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7年山东省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2017年山东省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基因型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山东省2017年1—12月通过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戊型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其血清标本,共1 0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核检测HEV-IgM和HEV-IgG抗体,对HEV-IgM阳性者的血清提取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HEV开放式阅读框架2区域内长度为644 bp的核苷酸片段,直接测序后与GenBank下载的参考病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HEV-IgM复核检测阳性者638例(61.1%),其中男性病例年龄为(57.9±12.2)岁,阳性率为61.5%(496/807),女性病例年龄为(58.1±15.0)岁,阳性率为59.7%(142/238);复核检测阳性者中共检出163株HEV毒株,检出率为25.6%(163/638),其中,东、中和西部地区检出率分别为23.0%(71/309)、33.6%(72/214)和17.4% (20/115)。检出的163株HEV病毒株均属于基因Ⅳ型,以4d亚型为主,占85.9%(140株),其次为4b亚型(7.4%,12株),以及少量的4a和4h亚型,分别占3.7%(6株)和3.1%(5株)。4a、4b和4h基因亚型组病例以东部为主,分别占3/5、11/12和4/6;4d基因亚型组以中部为主,占50.0%(70/140)。163株HE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7%~100.0%,其中140株HEV 4d亚型毒株与山东省猪源(KF176351)、牛源(KU904278)和羊源(KU904267)HE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1%~98.3%、92.7%~97.9%和92.7%~97.9%。结论:山东省HEV优势流行株属于基因Ⅳ型4d亚型,跨种间传播可能是山东省人HEV感染的主要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描述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确诊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过程,为今后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方法对标本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于当地时间9月3日在欧洲某国发生一次高风险暴露行为,9月9日出现喉咙干痒,11日发现皮疹。9月14日回国后,主动向隔离点医生报告相关症状,其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为猴痘病毒阳性,16日确诊为猴痘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西非系B.1分支。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该猴痘确诊病例系境外输入感染引起。猴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应做好猴痘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8-2022年华东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耐药性监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监测中国华东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质谱或分子的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菌株进行复核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10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依据202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27 M44s-Ed3和M57s-Ed4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读.结果 共收集念珠菌3 026株,无菌部位分离菌株占65.33%,主要标本类型为血液38.86%和胸腹水10.21%.白念珠菌占比(44.51%)最高、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19.46%、热带念珠菌13.98%、光滑念珠菌10.34%和其他念珠菌0.79%.对测试的10种抗真菌药物:白念珠菌较为敏感,敏感率最低为93.62%,2.97%的菌株对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SDD为2.61%,耐药率为9.42%,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9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SDD为92.01%,耐药率为7.99%,泊沙康唑、伏立康唑非野生型菌株(NWT)分别为32.27%、48.24%,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90%;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分别为29.55%、26.24%,对泊沙康唑、伊曲康唑NWT分别为76.60%、21.99%,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率为2.36%.结论 华东地区念珠菌的分离率和菌种分布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对氟康唑有一定的耐药性,热带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非敏感率较高.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均出现了对棘白菌素类耐药菌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127例疑似细菌性腹泻者粪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分析疑似细菌性腹泻者粪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在我院开展为期1年的调查,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疑似细菌性腹泻患者,采集粪便标本8mL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记录菌株检出情况及分布情况,并采用微生物药敏试纸扩散法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1)127例疑似细菌性腹泻患者中,进行细菌初筛125例,其中阴性82例,阳性43例,包括副溶血弧菌7例,沙门菌11例,沙门菌并其他细菌3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2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其他细菌1例,其他细菌19例.后续经区、市确认结果有一定出入,市确诊结果最终经复核无误,共计检出菌株42株.(2)127例疑似细菌性腹泻患者剔除24例空白,病毒检出阴性64例,阳性39例,共计检出病毒41株.(3)季节分布结果显示,6~8月细菌检出率最高,3~5月次之;9~10月病毒检出率最高,1~2月次之,不同季节细菌、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性别细菌、病毒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龄阶段分布结果显示,细菌、病毒均在儿童及老年群体中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细菌、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达50.00%,其次是头孢他啶为42.86%;副溶血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达71.43%,其次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均为57.1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达100.00%;其他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达30.00%,其次是庆大霉素为25.00%.结论 通过检测发现127例疑似细菌性腹泻患者中,细菌以沙门菌、病毒以诺如病毒较为多见,且细菌感染多发夏季、病毒感染多发秋冬季,以儿童及老年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应加以重视,针对细菌性腹泻可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敏感药物治疗以增强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