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虚拟现实康复锻炼(VR-RE)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86例,男性64例,女性22例;年龄28~60岁,平均46.6岁;道路交通伤62例,高处坠落伤18例,打击伤4例,其他2例.依据锻炼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RE组[43例,行常规康复锻炼(RE)]、VR-RE组(43例,行常规RE+VR-RE).RE主要行床上锻炼、转移锻炼、床旁站立锻炼、床旁行走锻炼及日常能力锻炼等.VR-RE组主要行RE+搬运物体、驾船、接椰子、乘坐汽车、躲避训练及整理家务等模拟训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7d GCS.观察两组锻炼前、锻炼8周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等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vs.9.30%)及术后7d GCS[(11.18±1.22)分vs.(11.02±1.2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低于RE组[(11.64±1.35)分vs.(15.79±1.90)分、(1.89±0.21)分vs.(2.49±0.27)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简式Fugel-Meyer(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RE组[(95.38±9.87)分vs.(88.64±9.24)分,(48.94±5.17)分vs.(42.66±4.60)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Barthel指数(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RE组[(9.13±0.94)分vs.(6.74±0.70)分、(26.19±2.93)分vs.(21.91±2.43)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血清GFAP、NSE、UCH-L1水平均低于RE组[(1.83±0.21)pg/mL vs.(2.29±0.25)pg/mL、(15.37±1.85)ng/mL vs.(20.64±2.28)ng/mL、(0.76±0.09)ng/mL vs.(0.95±0.12)ng/mL,P<0.05].结论 VR-RE可促进TBI患者术后损伤脑神经修复,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贺兰山东麓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筛选及发酵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商业酵母的使用造成葡萄酒同质化问题严重,发掘优良本土酿酒酵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从 168 株宁夏本土酿酒酵母菌株中筛选出性能优良、具有出色葡萄酒发酵能力的菌株.[方法]基于杜氏管发酵试验和乙醇、高糖等耐受性试验分析产H2S能力及生长曲线测定的方法,筛选出发酵力好、耐受性强、低产 H2S 的本土酿酒酵母进行赤霞珠葡萄酒发酵试验,测定葡萄酒样基础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和挥发性成分,探究筛选出的酿酒酵母发酵特性.[结果]初步筛选出发酵快速,能适应 13%乙醇、350 g/L葡萄糖、250 mg/L SO2、pH 1.0 的生存环境且低产H2S的 4 株本土酿酒酵母 YC-E8、QTX-D17、QTX-D7、YQY-E18.菌株 YC-E8 产甘油能力强,所发酵酒样香气与商业酵母 XR、F33 最为接近,适用于赤霞珠葡萄酒的发酵.菌株 QTX-D17 发酵酒样中酒精、单宁、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表现出本土酿酒酵母优良的发酵特性.菌株QTX-D7所发酵酒样香气中乙酸乙酯、辛酸乙酯、1-壬醇等物质含量较高,赋予了葡萄酒香蕉味、苹果味、菠萝味、椰子味等愉悦花果香.[结论]最终筛选出 3 株优良本土酿酒酵母 QTX-D17、YC-E8 和QTX-D7,其酿酒特性风格不一,有潜力酿造产区特色葡萄酒,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酿酒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椰子壳挥发油抑制急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椰子壳挥发油抑制急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每日给药1次,连续7d.从实验的第6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0mg·kg-1·d-1,连续2d,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检测各组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Bax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挥发油高、中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椰子壳挥发油通过上调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保护心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椰子壳挥发油对心肌损伤大鼠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影响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椰子壳挥发油对急性心肌损伤大鼠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椰子壳挥发油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d,在实验的第6、7d,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实验第8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以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含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升高(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LDH1、α-HBDH、cTnI升高(P<0.01,P<0.05),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AST、CK-MB、LDH、LDH1、α-HBDH、cTnI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中AST、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降低(P<0.01),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CK、CK-MB、LDH、LDH1、α-HBDH、cTnT、cTnI、Mb降低(P<0.01).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椰子壳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AST、LDH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LDH、α-HBDH、cTnT、cTnI、Mb升高(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心肌组织中AST、CK-MB、α-HBDH升高(P<0.01),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α-HBDH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AST、CK、CK-MB、LDH、α-HBDH、cTnT、cTnI、Mb均降低(P<0.01).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椰子壳挥发油组心肌组织中Mb降低(P<0.01).结论 椰子壳挥发油可以降低心肌损伤时多种酶类、蛋白质类标志物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损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功能性状评价5种植物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适应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植被新建是保护和改善热带珊瑚岛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热带珊瑚岛极端干旱生境是影响植物存活和定居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选取适生植物对热带珊瑚岛植被新建至关重要.通过测定在海南省文昌市苗圃和热带珊瑚岛上的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厚藤(Ipomoea pescaprae)、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花生(Arachis hypogaea)、椰子(Cocos nucifera)5种植物的光合/水力相关功能性状,探讨植物对热带珊瑚岛生境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对照(文昌苗圃)相比,热带珊瑚岛上的草海桐、厚藤、木麻黄最大光合速率(Amax)均显著升高;除椰子外,其余4种植物的比叶面积(SLA)降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升高(其中木麻黄和花生升高显著);5种植物的叶片碳含量(LC)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此外,厚藤、木麻黄、椰子的叶片导水率(K1eaf)显著升高;厚藤和花生的叶片膨压丧失点(Ψtlp)显著降低;厚藤和木麻黄的气孔导度(gs)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桐、椰子、花生主要通过非气孔调节方式(提高Kleaf,降低Ψtlp、SLA等)适应热带珊瑚岛干旱环境;而厚藤和木麻黄同时通过气孔调节(降低gs)及非气孔调节(提高Kleaf,降低Ψtlp、SLA等)两种方式促进植物碳同化和水分利用.综上所述,草海桐、厚藤、木麻黄具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能有效协调碳同化和水分利用,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合用于热带珊瑚岛的植被新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椰子织蛾是近期入侵中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研究其天敌寄生蜂,能为椰子织蛾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岛收集鉴定了椰子织蛾天敌寄生蜂,观察记录寄生蜂发育历期、雌雄性比、成虫寿命等基础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及分子鉴定,收集到的椰子织蛾寄生蜂有幼虫期寄生蜂麦蛾柔茧蜂、蛹期寄生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在温度(26±2)℃、湿度(75±10)%RH、以椰子织蛾为寄主条件下,麦蛾柔茧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发育历期分别为11.8、19.6和20.6 d;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分别为10.1、1.0和81.5头;雌蜂占比分别为26.6%、40.6%和89.8%;每种寄生蜂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结论]保护和利用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将有助于椰子织蛾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椰子壳挥发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椰子壳挥发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挥发油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各组给药均为1次/d,连续7d;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大鼠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血清和心肌组织iNOS、eNOS、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率(FS)下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有差异(P<0.01);各用药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iNOS升高,eNOS降低,与假手术组比有差异;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O合成酶改善明显,挥发油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iNOS和eNOS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参滴丸组与挥发油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DA含量升高,T-SOD活力降低,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滴丸组T-SOD和MDA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椰子壳挥发油组T-SOD活力有差异(P<0.01),而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丹参滴丸组与挥发油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椰子壳挥发油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过氧化损伤,作用机制与稳定细胞膜,保护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方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椰子油提取物在絮凝收集栅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椰子油提取物作为絮凝剂已广泛用于污水处理.为了进一步探究天然椰子油提取物在收集栅藻中的应用,以期开发一种天然无毒害作用的絮凝剂,本文中,笔者考察椰子油提取物浓度、体系pH、静置时间、搅拌时间及搅拌转速对絮凝收集栅藻的影响,并比较了天然椰子油提取物絮凝剂与几种传统化学絮凝剂收集藻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椰子油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04 g/L、体系pH为3、静置时间15 min、搅拌时间2 min、搅拌速率150 r/min时,絮凝收集栅藻效果最优,收集率达到97.3%.此外,椰子油提取物的收集效果不差于化学絮凝剂,同时具备了天然环保无毒害的优点,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黄芪挥发油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黄芪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黄芪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挥发性成分65种,鉴定出其中的6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70%.主要包括萜烯类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分别是2-戊基呋喃(11.14%)、醋酸(10.69%)、姜黄烯(6.06%)、己腈(5.15%)、α-胡椒烯(3.91%)、椰子醛(3.69%)、羊油酸(3.48%)、正庚酸(3.26%)等.结论:黄芪挥发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的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黄芪挥发油的快速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寄主蛹(初、中、晚)期对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1头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可寄生多头椰子织蛾蛹,寄生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属于HollingⅡ功能反应.在无营养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5、1.4、1.2头·d-1;在10%蜂蜜饲喂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8、1.7、1.3头·d-1.[结论]HollingⅡ型拟合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初期蛹是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的最佳时期,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椰子织蛾的寄生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