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OSMIN操作指南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数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数的测量学属性及相应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临床的选择与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27日发表的相关研究,基于COSMIN操作指南对量表的测量属性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最后综合评价结果形成对于量表的最终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SCHFI v.7.2为A级推荐,存在高级别证据支持具有"充分"的内部一致性、结构效度的假设检验,中级别证据支持其具有"充分"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重测信度。SCHFI v.6.2为B级推荐,存在高级别证据支持其具有"充分"的结构效度的假设检验,中级别证据支持其具有"充足"的内容效度,但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研究结果不一致。结论:从现有证据看,SCHFI v.7.2为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理想测评工具,但目前相关研究数量不足,缺少对于测量误差、校标效度、反应度的检验,未来有待更多高质量证据加以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二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CHF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EHFSCB-9)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EHFSCB-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EHFSCB-9评分均下降,观察组EHFSCB-9评分为(14.62±3.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8±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417, P<0.001)。 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群组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18年开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出院后参加心力衰竭随访门诊管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最终干预组纳入63例,对照组纳入5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采用心力衰竭门诊随访,干预组患者采用群组管理进行随访。采用Atlanta心力衰竭知识问卷(第2版)(Atlanta Heart Failure Knowledge Test-V2,AHFKT-V2)、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the Heart Failure European Self-care Behavior Scale,EHFScBS)、NYHA心功能分级和B型尿钠肽(BNP)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AHFKT-V2总分及营养、行为、症状管理、服药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EHFScB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和BN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群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随访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行为、NYHA心功能分级和BN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2 月 1 日~2023 年2 月28 日收治的98 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 3 个月的积极度评分,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睡眠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睡眠质量量表)评分、自我护理(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积极度评分逐渐提高(P<0.01),观察组出院时、出院 3 个月积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评分及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CHF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积极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容量管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观察分析心衰容量管理模式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2年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心衰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衰容量管理模式,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心功能、心理痛苦程度、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EHFScBS-9)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SCH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输出量(CO)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容量管理模式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明显效果,不仅能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理痛苦程度,而且还能促进其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延续性护理可提升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调节能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选取2016年2月~7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CHF患者1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分别在患者出院和出院后6周使用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EHFSCB-9)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两组EHFSCB-9量表总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EHFSCB-9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HFSCB-9各条目(除“每天测量体质量”)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EHFSCB-9各条目(除“采用低盐饮食”和“按医生医嘱吃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出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14—2015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采取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干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的门诊或上门随访,提供药物治疗调整、患者和家庭成员咨询等服务;出院前患者接受当面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1次上门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对照组患者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12个月后进行1次临床随访,了解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药物应用情况,采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评估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随访期间,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4.0%(74/100),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180 d;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0%(51/100),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356 d.Log-rank检验显示,干预组预后优于对照组(χ2=22.961,P<0.001).干预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89.6%(86/96)〕高于对照组〔78.4%(69/88), P<0.05〕,干预组EHFScBS总分为(28.5±4.4)分,低于对照组的(36.0±5.1)分(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高〔OR=2.259,95%CI(1.326,3.851)〕、伴发糖尿病〔OR=3.374, 95%CI(1.388,8.203),P=0.007〕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促进因素,社区管理-自我管理〔OR=0.240,95%CI(0.114, 0.505)〕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社区管理-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属强化培训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饮食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家属强化培训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CHF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CHF护理,进行CHF疾病控制和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告知病人饮食行为控制的相关注意事项;试验组病人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家属强化培训.3个月后,评价2组病人的饮食行为依从性、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统计饮食行为控制良好率.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病人的饮食依从性评分、饮食行为控制良好率显著低于试验组,EHFScBS评分、MLHFQ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强化培训对老年CHF病人的饮食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社区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出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出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n=100),出院后对干预组进行上门随访、定期社区门诊就诊、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患者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于分组后12个月比较患者的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死亡与再住院联合终点显著低于对照组(51% vs.74%,P<O.05);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评分(28.53vs.35.97,P<O.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评分(29.71vs.34.65,P=0.068)].结论:社区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模式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专案改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专案改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1例,其中2018年1—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n=50),7—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干预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专案改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中文版评分、随访依从率、随访期间再住院率及随访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EHFScBS中文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随访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随访期间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干预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专案改善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心功能,提高患者随访依从性,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