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诸暨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两组干预疗程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2周肺功能[第1秒呼气容积量(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VC)]、自我管理行为[包括自我监测病情、遵医嘱正确服药、发作症状的处理及按时就诊]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干预12周疾病控制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支气管哮喘患者FEV 1[(2.19±0.18)L]和FEV 1/FVC[(69.82±3.89)%]均高于对照组[(1.92±0.23)L和(62.31±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602、8.010,均 P<0.05)。观察组干预12周自我监测病情[(4.69±0.49)分]、遵医嘱正确服药[(4.79±0.37)分]、发作症状的处理[(4.72±0.42)分]和按时就诊[(4.54±0.56)分]均高于对照组[(3.45±0.67)分、(3.62±0.45)分、(3.37±0.58)分和(3.28±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668、14.342、13.463、11.880,均 P<0.05)。观察组干预12周精神状态[(78.82±5.34)分]、运动能力[(80.29±5.87)分]和哮喘症状[(58.92±6.24)分]均高于对照组[(63.38±4.89)分、(65.92±4.48)分和(45.28±3.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228、13.897、13.352,均 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6.27%(44/51)]高于对照组[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47, P<0.05)。 结论: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且可明显控制疾病发作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二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CHF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EHFSCB-9)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EHFSCB-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EHFSCB-9评分均下降,观察组EHFSCB-9评分为(14.62±3.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8±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417, P<0.001)。 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标准化沟通制度连续性居家远程探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严重烧伤患者探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沟通制度的连续性居家远程探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下称后疫情时代)严重烧伤患者探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9例严重烧伤患者及其69名家属纳入本研究。根据探视模式的不同,将2020年2—6月入住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的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完全限制性探视的33例严重烧伤患者及对应的33名家属纳入常规探视组,将2020年7—12月入住BICU的实施基于标准化沟通制度的连续性居家远程探视的36例严重烧伤患者及对应的36名家属纳入远程探视组。常规探视组家属只能通过电话与责任护士沟通,而远程探视组患者和家属通过微信视频通话与责任护士、责任医师、康复治疗师、营养治疗师共同沟通。比较患者入住BICU时2组患者及2组家属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结果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患者入住BICU第2周及转出BICU时2组患者及2组家属HAMA评分,患者转出BICU时2组患者及2组家属探视效果评价量表评分、2组家属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中文修订版(C-CCFSS)评分,患者转出BICU 1周内2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评价量表评分。对数据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远程探视组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年龄为48(34,53)岁;家属中男15名、女21名,年龄为45(30,48)岁。常规探视组患者中男24例、女9例,年龄为49(38,54)岁;家属中男9名、女24名,年龄为44(35,48)岁。患者入住BICU时,2组患者和2组家属HAMA评分均相近( P>0.05)。远程探视组患者、家属在患者入住BICU第2周( Z=-3.195、-3.018, P<0.01)及转出BICU时( Z=-2.118、-2.380, P<0.05)HAMA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探视组。患者转出BICU时,2组患者探视效果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相近( P>0.05);远程探视组家属探视效果评价量表中患者安全信息、诊疗质量信息、心理支持信息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探视组( Z=-2.372、-2.209、-2.174, P<0.05),仅家属探视感受维度评分与常规探视组相近( P>0.05)。患者转出BICU当日,远程探视组家属C-CCFSS评分为99(98,108)分,明显高于常规探视组的98(97,100)分( Z=-2.545, P<0.05);患者转出BICU 1周内,远程探视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评价量表评分为99(98,100)分,明显高于常规探视组的96(94,98)分( Z=-5.213, P<0.01)。 结论:在后疫情时代对严重烧伤患者探视管理应用基于标准化沟通制度的连续性居家远程探视模式,可提高探视效果及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时机理论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对基于时机理论(TIR)的健康教育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以了解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时机理论进行健康教育的现状,为医护人员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8日,依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及信息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中文10篇,英文3篇.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内容要素包括知识宣教、活动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锻炼、情感支持、生活方式、照护技能、随访计划、资源支持10个主题;应用形式涵盖集中宣讲、播放电视视频、发放健康教育卡片或处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墙报/黑板报/宣传栏、一对一讲授、健康宣传活动7种方式;结局指标类型涉及病人和照护者两个方面,健康教育均有积极效果.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连续性的照护指导,有利于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供方视角下慢性病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障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分析广东省部分地区慢性病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方法: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对广州市、清远市的基层卫生机构的41 名医护人员就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开展深入访谈.结果:基层卫生机构存在转诊缺乏标准流程、病人下转较少、基层病人失访等问题.宏观层面的问题包括转诊体系缺乏规范等;中观层面包括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冲突等;微观层面包括医护个人态度对双向转诊的影响.结论: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对医疗体系协作有着较高要求,目前转诊体系和具体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慢性病管理的连续性.应通过加强对双向转诊的监管、完善医保规则等措施优化慢性病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的运行机制,增强慢性病管理的连续性,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慢性病诊疗和管理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规范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参与治疗,实现"90-90-90"战略目标
编辑人员丨2023/8/6
较高的持续参与治疗度可以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死亡率、疾病潜在传播风险、耐药性的发生以及治疗成本,但中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参与治疗现状尚不理想,其影响因素是多层级的,本文主要从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卫生保健体系相关因素以及社会与政策层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量表的编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编制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评价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框架,经文献回顾和2轮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量表.经预调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和筛选,并评价其信效度.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在0.90以上,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2、0.38.形成的最终量表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维度共28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826%,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2;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5.结论 编制的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该类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U行枸橼酸抗凝CRRT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枸橼酸抗凝非计划性下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CRRT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ICU行CRRT且抗凝方式为枸橼酸抗凝的187例病人,进行CRRT非计划性下机相关因素研究.[结果]187例病人共行CRRT 517例次,其中非计划性下机349例次,占总例次的67.5%;有明确诱因的52例次,包括因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位置不佳、血流量不足导致血泵多次停转而下机29例次,护士操作不当11例次,病人烦躁不配合致机器多次报警12例次;无明确诱因的297例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速、机器型号、置换液前稀释、管路离子钙水平、脱水速度是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结论]ICU病人在实施枸橼酸抗凝的CRRT治疗过程中,血流速、机器型号、置换液前稀释、管路离子钙水平、脱水速度是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枸橼酸抗凝原理、监测目标及其影响因素,及时排除和处理各种报警,保证CRRT治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项目管理在“8·8”九寨沟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808”九寨沟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8日-2017年8月13日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地震病人8例采取项目管理救治模式,具体包括成立跨学科应急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救灾任务;实施双轨制工作模式,保障院内院外病人安全;重视过程管控,加强一线救援医务人员应急救治能力培训,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与有效性.评价实施项目管理救治模式后院内地震伤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结果]应用项目管理后,地震伤员未发生死亡,且未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骨科常见并发症.1例老年伤员在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积极处置后治愈.住院满意度总分为(99.13±1.81)分,参与救护的30名骨科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较参与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水平与医务人员应急医疗业务能力,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87.68 ±16.65)分]、治疗完全依从率(62.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45 ±13.05)分、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7、χ2 =5.719,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62.86%、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29%、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5.719、5.081,均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同时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