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和死亡教育需求现状,了解死亡教育需求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2~3月调查长沙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768名,借助死亡应对能力量表和死亡教育需求量表调查了解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现状。结果: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总分为(108.48±21.59)分,死亡思考表达维度得分最高,为(18.54±6.13)分;处理失落维度得分最低,为(10.09±4.12)分。ICU护士死亡教育需求总分为(212.78±27.13)分,濒死护理维度得分最高,为(65.93±10.82)分;死亡伦理与法律相关问题维度得分最低,为(15.22±2.71)分。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总分呈正相关( r=0.371, P=0.021)。 结论: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ICU护士死亡教育需求较高,死亡教育需求与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需要加强ICU护士死亡教育,提高ICU护士死亡应对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能力提升需求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以护士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了解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现状并提进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5月在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的1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有体系存在着培训体系层次性欠佳、培训内容专业性不足及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结合度不紧密等问题。能够满足安宁疗护护士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公众死亡教育、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临终话题沟通、家属支持、护士自我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护士推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论: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上需要加强护士死亡教育能力、人文关怀技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并更多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年级本科护生死亡态度和死亡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级本科护生死亡态度和死亡教育需求的变化规律。方法:2019年3至6月,整群抽样某医学院2015至2018级护理本科生766人,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死亡教育需求量表进行调查。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死亡恐惧、趋近导向死亡接受和逃离导向死亡接受三个死亡态度维度的得分从大一到大三呈显著上升趋势( P<0.05),大四回降,但较大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性死亡接受维度得分从大一到大二显著下降( P=0.001),大三回升,大四升至与大一持平;死亡逃避维度得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08);大四护生的死亡教育需求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P<0.05),且与中性死亡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07)。 结论:随着年级的递增,护生的正性死亡态度呈现积极走向,但负性死亡态度趋势平稳;大四阶段亟待且适合开展死亡教育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床医学研究生死亡认知和临终关怀态度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死亡认知现状与临终关怀态度,比较博士、硕士群体间的差异,探讨其死亡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性,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死亡观与临终关怀教育改革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一般社会学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对496名临床医学博、硕士研究生的死亡认知、临终关怀认知态度等进行调查。同时,对博、硕士两类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利用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本研究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 结果:剔除27份不合格问卷,共回收469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得知,博士研究生《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趋近接受(4.28±0.53)、中立接受(3.99±0.41)、死亡逃避(2.74±0.63)、死亡恐惧(2.65±0.57)、逃离接受(2.47±0.69);硕士研究生《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中立接受(3.96±0.52)、趋近接受(2.84±0.61)、死亡恐惧(2.78±0.65)、死亡逃避(2.62±0.73)、逃离接受(2.39±0.77)。同时,博士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高于硕士群体[(110.63±8.96)vs.(106.78±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此外,博、硕士研究生群体“死亡恐惧”得分与临终关怀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 r=-0.25, r=-0.21),而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与死亡认知中的“中立接受”得分均呈正相关( r=0.50, r=0.32)。然而,博士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与死亡认知中的“死亡逃避”得分呈负相关( r=-0.27)。 结论:博、硕士研究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临终关怀意识,但其死亡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仍需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角度予以提升和加强,在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医患和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死亡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需求状况,为制订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10月参加中华护理学会首届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的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所医院的192名首批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教育内容需求量表和死亡教育培训方式需求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76份。176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需求总分为(213.59±27.41)分,濒死护理维度条目均分最高[(4.44±0.57)分],哲学、宗教、民俗的死亡观维度条目均分最低[(3.92± 0.7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是否有丧亲经历和照护临终患者经历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对死亡教育需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97.16%(171/176)的专科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定期培训,仅50.56%(89/176)的专科护士通过媒体获取知识;专科护士希望通过仿真模拟法(83.04%,142/171)、体验式学习(81.29%,139/171)、专题讲座(78.36%,134/171)、网络教育(71.35%,122/171)、影片欣赏法(63.16%,108/171)等培训方式丰富死亡教育培训方式。 结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教育内容需求处于较高水平,但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教育者应考虑专科护士死亡教育需求特点,探索我国本土化的教育模式,依托网络智能信息技术,开设以临床实用技术技巧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死亡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安宁疗护培训项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研制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于2019年11—12月,对上海市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所有条目的培训需求均>71.0%,培训需求总分为(2.58±0.63)分。各维度培训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2.59±0.64)分]、动作技能[(2.57±0.68)分]和情感[(2.56±0.70)分],具体需求最高的前3项为生前预嘱和法律知识(80.5%,5 660/7 027),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方法(75.3%,5 290/7 027),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压力和适应(75.1%,5 279/7 027)。女性[(2.61±0.62)分]、行政管理、医技及其他岗位[均为(2.68±0.56)分]、初级职称[(2.61±0.62)分]、未目睹临终患者死亡的过程[(2.65±0.58)分]、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2.68±0.55)分]的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更高( P<0.05)。 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均较高,建议靶向开展多层次、针对性强的安宁疗护培训,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死亡态度、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死亡态度、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的现状,并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开展死亡教育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于2022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1 902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和死亡教育需求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其死亡态度、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837份。护士死亡态度总分为(91.37 ± 11.26)分、死亡应对能力总分为(109.25 ± 21.67)分、死亡教育需求总分为(214.13 ± 28.64)分。护士自然接受与死亡教育需求呈正相关( r=0.458, P<0.05)、逃离接受与死亡教育需求呈正相关( r=0.312, P<0.05)、趋近接受与死亡教育需求呈正相关( r=0.347, P<0.05)、死亡逃避与死亡教育需求呈负相关( r=-0.291, P<0.05)、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教育需求呈正相关( r=0.356, P<0.05)。 结论:护士死亡态度较为正向、死亡应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教育需求较高;护士死亡教育需求与正向死亡态度和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应该加强死亡教育,培育正向死亡态度、提高死亡应对能力,提升临终护理质量和患者死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国内医学生死亡教育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死亡教育已成为当代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对国内医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医学生对死亡教育存在较大需求。医学生存在负向的死亡态度,但通过死亡教育可以向正向转变。当前死亡教育教学目标涉及认知、情感和技能,教学内容多样但散在,课程有待整合,教学方法以语言传授为主,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有待增加,教学评价中死亡态度是常用指标。结合现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我国医学生死亡教育发展的展望,旨在为加快死亡教育向医学生和全社会的普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儿科病房开展死亡教育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张炎改编制的医护人员死亡教育认知评估量表,以问卷星形式对全国15家儿童专科医院的827名护士进行死亡教育认知调查,分析影响死亡教育认知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3.0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和ANOVA分析,并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对儿科护士死亡教育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果:儿科护士死亡教育认知总得分为(35.61±5.64)分,低于中位数得分的36分,儿科护士对死亡教育认知程度处于中下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职称(回归系数0.064, P=0.045 )、对死亡教育的培训需求(回归系数0.300, P<0.001 )和了解途径(回归系数0.018, P=0.003 )是儿科护士死亡教育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儿科护士死亡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有待通过专业的培训获得并提高。医院应把死亡教育列入儿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儿科护士的死亡教育认知水平;促进死亡教育活动在儿科病房临终关怀中的开展和应用;降低死亡事件对护士自身情绪的冲击;减轻家长的焦虑和痛苦体验,提高就医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死亡认知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对死亡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最大差异选样,从不同文化层次进行抽样,资料饱和后再增加2例,最终纳入1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所得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及主题分析法,编码采用手工编码和Nvivo 12软件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的死亡认知归纳为:回避死亡;被动的应对死亡,表现为应对死亡的无力感、无助感;对死亡过程未知性、不可预见性充满恐惧感;优死的需求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身体少受痛苦,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家人关爱与陪伴的渴求;欠和睦的家庭关系、薄弱的家庭经济、争强好胜的性格特质、身体状况的好坏和年纪的大小是影响老年人死亡态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应在社区开展死亡教育,引导老年人关注"优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打破死亡的神秘色彩,减轻老年人应对死亡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