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课程开展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条件、教学评价及效果这些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安宁疗护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宁照护用于肿瘤临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49, 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 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守正创新 开创安宁疗护服务新局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总结回顾了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安宁疗护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生命教育普及化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 B=-1.207)、护士( 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 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 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 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 P<0.05)。 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利用和需求情况。方法:从不同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抽取480例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质量、服务需求和利用方面,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29份(89.38%)。在不同人群对家人的理解、支持和沟通的需求上,男性选择需要及很需要208例,女性选择需要及很需要201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χ2=7.184, P<0.05)。疾病信息需求上,养老院及社区医院患者选择需要及很需要168例,综合医院患者选择需要及很需要1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84, P<0.05)。服务需求上,养老院及社区医院选择需要及很需要179例;综合医院患者选择需要及很需要169例,不同机构患者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有统计学差异( χ2=17.219, 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女性对家人的理解支持和沟通的需要程度高于男性。综合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对所患疾病信息的需求和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高于养老院及社区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能力提升需求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护士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了解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现状并提进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5月在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的1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有体系存在着培训体系层次性欠佳、培训内容专业性不足及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结合度不紧密等问题。能够满足安宁疗护护士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公众死亡教育、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临终话题沟通、家属支持、护士自我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护士推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论: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上需要加强护士死亡教育能力、人文关怀技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并更多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肿瘤科护士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1—2020年国内外对肿瘤科护士群体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2011—2020年国内外肿瘤科护士相关研究的文献,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线上分析和CiteSpace5.7.R1等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发文期刊、机构、关键词等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文献588篇,国外文献738篇,关键词分析显示国内对肿瘤科护士的研究热点为职业评价类、临终关怀类、心理类、职业防护类,国外对肿瘤科护士的研究热点与国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为生育力保存、沟通交流等方面。结论:国内对肿瘤科护士研究的文献的核心期刊论坛总体仍过于分散,发文量也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仍需加大该领域的研究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科学研制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测量量表,于2019年11—12月抽样调查上海市16个区217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选择调查2 982名开展过安宁疗护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总体行为频度介于“偶尔做”(3分)和“经常做”(4分)之间,得分(3.7±0.9)分,总分(52.1±10.0)分,平均得分率为74.5%。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关系方面行为频度最高(77.7%,2 317/2 982),在主动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推荐临终照护医疗机构方面实践不足(46.4%,1 383/2 982)。男性、本科及以上学历、已婚或其他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医生、副高职称、目睹死亡过程、目前在安宁疗护科室岗位工作医务人员的行为实践较好。结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总体频度较好,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的行为状况存在差异。需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行为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脑卒中伴多发性压力性损伤的高龄临终患者的家庭护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报告了1例脑卒中伴多发性压力性损伤的高龄农村临终患者的家庭护理经验。主要以尊重患者意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为宗旨开展,同时注重缓解家庭矛盾,提高家属满意度,帮助家属理性认识死亡并顺利完成内心的告别仪式。从发病至离世,历时102 d的家庭护理,最终实现了逝者安宁,生者无憾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 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 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 B=-0.544)、护士( B=-0.652)、近郊区( 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 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 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 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 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 P<0.05)。 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