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发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RLP-C、AIP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残粒样脂蛋白-胆固醇(RLP-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RLP-C、AI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LP-C、AIP及联合检测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LP-C、AIP均是早发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不良组11例、预后良好组109例,预后不良组RLP-C、AI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RLP-C、AIP联合检测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92,95%CI:0.981~1.000]均高于RLP-C(AUC:0.927,95%CI:0.862~0.993)、AIP(AUC:0.982,95%CI:0.955~1.000)单独检测.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且RLP-C、AIP联合检测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残粒样微粒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进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残粒脂蛋白(RLP)醇对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从而揭示残粒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DES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 312例,应用Cox's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极VLDL-C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VLDL-C确定的切点重新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IS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ox's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DES置入术后ISR的危险因素是VLD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VLDL-C的最佳截止点,将患者分为低VLDL-C组(n=1 072)和高VLDL-C组(n=1 240)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出762对患者,K-M曲线表明,VLDL-C≥0.505 mmol/L的患者组累积ISR率明显高于VLDL-C<0.505 mmol/L的患者组(HR=4.175,95% CI:3.045~5.723,P<0.001)(Log-rank P<0.001).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强调了VLDL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理中的重要性.T2DM患者的ISR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采取措施将VLDL-C控制在0.505 mmol/L水平以下,以更好地预防T2DM患者的IS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介入患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及MACE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介入术( PCI)后患者残粒样脂蛋白-胆固醇( RLP-C)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诊断 ACS 并行急诊PCI患者共90人,术后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服用阿托伐他汀,研究组42例加用依折麦布治疗,检测治疗前后RLP-C水平,并通过定期随访获取患者治疗期间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RLP-C水平明显下降(P<0.05) ,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治疗可以降低ACS 行急诊PCI 术后患者RLP-C 水平,减少MACE,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与早发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残粒样脂蛋白-胆固醇(RLP-C)与早发冠心病(PCHD)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通过冠脉造影诊断为PCHD患者共858例作为研究组,排除冠心病共341例为对照组.依据Gensini评分评估研究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病变组(<16分)、重度病变组(≥16分),统计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血脂水平并计算RLP-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组RLP-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冠脉重度病变组RLP-C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②相关性分析中,RLP-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98,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吸烟史、LDL-C、RLP-C为P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PCHD独立保护因素(P<0.05);年龄、吸烟史、LDL-C、RLP-C为冠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冠脉重度病变独立保护因素(P<0.05).④ROC曲线分析中,RLP-C对PCHD重度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截点值为0.498 mmol/L,灵敏度为76.6%,特异度为73.2%.结论:在PCHD患者中,RLP-C水平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为PCHD及重度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CHD重度病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