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舒伐他汀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造影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及对冠脉病变造影评分(SYNTAX)、血脂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PCI术的82例CHD患者分为2组,各41例.2组均行PCI术,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疗效、冠状动脉病变程度[SYNTAX评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并发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YNTAX评分、Gensin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DL-C、T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IL-8、sICAM-1、MMP-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7%)低于对照组(24%)(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PCI治疗CHD效果确切,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脂指标,减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酸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尿酸白蛋白比值(UAR)能够反映机体的炎症和氧化状态,分析其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TO)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对患者中远期死亡的预判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的CTO患者259例,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行冠脉造影前计算UAR.应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UAR对CTO患者死亡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随访期[(39.9±12.3)个月]内,259例CTO患者中有39例(15.06%)死亡,220例(84.94%)存活.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更大,CTO双支病变比例更高,尿素氮、肌酐、尿酸、UA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更高,完全血运重建例数更少,白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O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CTO病变数量增多及UAR增高.UAR预测CTO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95%CI:0.547~0.748,P=0.003),灵敏度为53.8%,特异度为72.7%.结论 与生存者相比,死亡的CTO患者UAR明显增高,UAR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术中旋磨头嵌顿及处理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64岁,因“间断胸痛3年,加重1周”于2022年3月16日入院。患者3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骨后疼痛,放射至左上肢,伴胸闷,持续半小时左右,休息可缓解。于外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60%,长期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此后患者反复发作类似症状,1周前症状加重,安静时亦有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收入院。既往高血压20年,最高达210/100 mmHg,应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特拉唑嗪”降压,血压控制在160~170/70~80 mmHg;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0 ℃,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75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很高危;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梗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及心室重构分析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类型及心室重构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分为6种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及正虚阳脱证,分析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类型、TyG指数、心室重构的差异.结果 1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痰瘀互结证41例、气虚血瘀证28例、气滞血瘀证29例、气阴两虚证15例、正虚阳脱证2例、寒凝心脉证0例.病变血管为前降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病变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病变血管为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为主.单支病变以气滞血瘀为主,其次痰瘀互结;双支病变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气滞血瘀,3支病变则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痰瘀互结.痰瘀互结证患者的TyG指数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TyG指数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r=0.204,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TyG指数、甘油三酯、病变血管类型与中医证型有关;痰瘀互结证患者TyG指数最高;多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存在气虚证;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TyG指数、LVEDD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痰瘀互结证辨证具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MVA)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0例行PCI的ACS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VA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108),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MVA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PCI术后并发MAV患者预后较差;两组在平均年龄、吸烟、糖尿病、冠脉病变、发病至PCI时间、支架数量、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WBC)表达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发病至PCI时间≥6h、冠状动脉多支病变、CRP和BNP升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导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合并糖尿病、发病至PCI时间≥6h、冠状动脉多支病变、CRP和BNP水平升高可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出现MVA,临床应加强预防措施并积极干预,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非传统血脂参数在预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185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分为CHD组(104例)、非CHD组(81例),根据Gensini评分结果将CHD组分为轻度病变组(≤24分,34例)、中度病变组(25~49分,37例)、重度病变组(≥50分,33例).采集所有老年患者血液标本,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脂蛋白a[Lp(a)]等非传统血脂参数,比较CHD组、非CHD组非传统血脂参数水平,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非传统血脂参数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CHD组比较,CHD组sdLDL-C、ApoB、Lp(a)、non-HDL-C 水平均较高(P<0.05).不同病情程度 CHD 患者 sdLDL-C、ApoB、Lp(a)、non-H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病变组高于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dLDL-C、ApoB、Lp(a)、non-HDL-C水平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LDL-C(AUC=0.835,95%CI:0.733~0.936,P<0.001)、ApoB(AUC=0.754,95%CI:0.651~0.857,P<0.001)、Lp(a)(AUC=0.949,95%CI:0.911~0.987,P<0.001)、non-HDL-C(AUC=0.879,95%CI:0.814~0.943,P<0.001)预测重度CHD的价值良好.结论 SdLDL-C、ApoB、Lp(a)、non-HDL-C与老年CHD患者紧密相关,对临床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具有良好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代谢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7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MI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中、低值组。Gensini评分用以定量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终点事件定义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CMI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MACE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CMI与MACEs发生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 Kaplan- Meier曲线分析组间生存差异;亚组分析评估CMI对MACEs预测价值的一致性。 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MI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r=0.13, P<0.001)。调整混杂后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I是MAC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HR=1.709, 95% CI 1.052~2.778, P=0.031)。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结果显示,CMI与MACEs发生风险之间呈"L"形非线性效应关系( P=0.024)。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MI升高,AMI患者MACEs累积发生率显著增加( P<0.05)。亚组间分析结果显示,CMI在不同亚组中对MACEs发生均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并且在血脂正常、体型正常的患者中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结论:CMI与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并且是远期MACE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olubl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sLRP-1)浓度、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造影的250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包括ACS患者158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2例、对照组50例。其中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66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进行评估,对照组为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血浆sLRP-1、RANTES浓度。结果:AMI组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0.69±0.20) mg/L与(125.17±34.87) ng/L]和UAP组[(0.62±0.19) mg/L与(118.51±21.46) ng/L]高于SAP组[(0.42±0.11) mg/L与(99.56±21.46) ng/L]和对照组[(0.27±0.08) mg/L与(98.39±19.37) ng/L]( P均<0.05),而血浆lg sLRP-1和RNATES在AMI组与UAP组之间、SAP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ACS患者经PCI治疗后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较术前下降( P均<0.05);ACS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 r值分别为0.12、0.22, P均>0.05)。 结论:ACS患者血浆sLRP-1和RANTES参与ACS的进展过程,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肌灌注治疗改善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酒精摄入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酒精摄入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和心内科住院的155例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明确酒精摄入量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应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一步评估饮酒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饮酒者占63%,其中约60%饮酒者平均每日摄入酒精量超过推荐剂量。与非饮酒组患者相比,饮酒组患者体质指数[(26.1±3.6)比(24.9±3.1)kg/m 2]、血压[收缩压(142.0±17.6)比(131.2±17.8)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8.6±12.1)比(83.8±8.9)mmHg)]、血清总胆固醇[(4.8±1.3)比(4.3±1.3)mmol/L]、血尿酸[(370.9±89.6)比(349.6±84.3)μmol/L],以及吸烟率(76.0% 比 13.3%)、高血压患病率(78.6% 比 42.2%)均显著增高(均 P<0.05)。与适量饮酒亚组相比,过量饮酒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0.9)比(2.8±0.9)mmol/L]、纤维蛋白原[(3.5±0.5)比(3.3±0.4)g/L]水平显著增高( P<0.05)。此外,过量饮酒亚组的吸烟率(69.0% 比 42.5%)及高血压患病率(93.1% 比 57.5%)也显著高于适量饮酒亚组。高剂量酒精摄入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OR=0.259,95% CI:0.074~0.904),但不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t=-0.58, P=0.565)。糖化血红蛋白( t=3.11, P=0.019)、三酰甘油( t=2.30, P=0.039)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4.24, P<0.001)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结论:高剂量酒精摄入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无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有或无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登记的22 780例(取部分有效信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排除3 432例患者后,根据是否存在心血管风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为对照组(2 840例),有心血管风险因素为观察组(16 508例),观察两组间临床特点、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间年龄、症状、血压、心率、入院时血糖、入院时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酸酯、HDL-C、LDL-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单支病变、左主干或多支血管、左前降枝、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左主干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院期间死亡率(2.6% vs 3.1%, P=0.450)和并发症(20.6% vs 20.0%, P=0.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临床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全因死亡率为2.0%(57/2 840),观察组为1.3%(21/16 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 结论:即使在无心血管风险因素影响下老年患者也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无任何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仍需给予全方面的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