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五音疗法发展脉络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传统五音疗法思想启蒙于原始时期的巫乐医疗实践活动,萌芽于五行思想、五音体系与中医理论生成之中,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华传统五音疗法历经不同朝代的演化、发展,为传统五音疗法的现代传承、转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史上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治疗文化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黑龙江省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与传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当地居民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医药特色。他们在游牧、渔猎、采摘和农耕生活中,就地取材,用药鲜活,善用单方猛药,擅治各种寒地疑难杂症,北方寒地医疗特色鲜明。同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疗法并用,萨满文化特征显著。挖掘、整理、传承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向世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寒地黑土传统医药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强国战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壮医药线点灸是极具特色的壮医外治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效优价廉的优势.但目前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缺乏的总结与概述.本文收集近年来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相关文献,探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和机制,为推广壮医药民族特色疗法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章氏伤科传承脉络及"和合"思想渊源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析浙派中医章氏伤科传承脉络及"和合"思想的渊源,总结其学术特色,丰富和发展章氏伤科理论内涵.[方法]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搜集整理其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古代相关伤科医著,凝练总结其学术思想及特色.[结果]章氏伤科秉承道家文化之琼浆,汲取儒家思想之精华,上承佛家正骨之要术,中继民间疗法之特长,结合现代医学之技术,潜心医道两百年,济世情怀代相承,形成了以"和合"思想为核心,整体辨证、杂合以治、气血平调、筋骨互用、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形神合一等理论体系为特色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结论]章氏伤科博采众长,守正创新,中西并重,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和合"理论体系,总结其学术特色,对充实浙派中医骨伤流派学术内涵,推动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民族特色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2023/8/6
带状疱疹由潜伏于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呈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和神经痛为其重要特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性慢性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甚多,西医以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为主,中医有针刺拔罐等疗法.虽然疗效显著,但在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复发等方面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民族特色疗法是各地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治法与当地习俗、气候、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各民族医药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都有自己的理论及治疗特色,治疗方法有内服、外治和内服外治相结合,但主要以外治为主,兼以配合内服,且在临床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3年1月-2008年10月,浙江省文化厅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普查了全省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计7 849项,包括传统医药8大门类中的7类:活态中药文化、民族医药、针灸、正骨疗法、特色疗法、中药材及制剂、中药炮炙(制).其中,9项已列入国家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项列入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传承保护主要有4批师带徒外,还有组织保障、文献整理等其他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吾尔医学的传统鼻疗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疗法是维吾尔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在历代维医药文献中具有广泛记载.根据14部维吾尔医药文献的相关记载,对维吾尔医鼻疗法的应用分类、临床特点、用药特色进行了初步整理,结果表明,维吾尔医常用鼻疗法可分7类,常用药材200余种,常用炮制方法8种,常用剂型10种,并在临床中形成了鼻疗方数量大、遣方用药灵活、综合治疗特点显著等特色,具有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壮医“解毒”熏洗疗法对于膀胱癌应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膀胱癌为当今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手段还是以手术切除配合后期放化疗为主,但由于巨大的手术风险及长期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预后痛苦及生活质量下降.壮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治疗手段.文章论述壮医的“水路”理论及熏洗“解毒”疗法在膀胱癌中的应用,为使用民族医药治疗泌尿系肿瘤提供借鉴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学术传承
编辑人员丨2023/8/6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属壮医针灸范围,源自壮族民间,据考古实物提示早在秦汉时期壮医针灸就已产生并取得较高成就,文献记载已传承四代以上,是壮族历史上创造和沿用的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的特色实用疗法.其主张以壮医道路系统为传导和调节系统,针罐结合,浅刺不伤肉,喜用特定穴,旨在调气、祛瘀、排毒,简便廉验,治疗多种疾病,自黄瑾明挖掘整理至今,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建立了传承推广平台,打造了一支高水平传承团队.在提炼学术特征基础上,提出医道、医术、医德三传承,构建三级平台、四维网络的传承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音乐治疗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各类史料和医书中记载了各种形式的音乐治疗医案,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医音乐治疗特有的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方式.如通过音乐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具有负反馈控制法的特点;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基础的情志相胜音乐疗法体现了音乐的联觉和意象思维特征.古老的音乐治疗思维方法不仅与中医方法论一脉相承,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而且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基于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音乐医疗思想与实践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是特定的东方文明中人的身心关系的体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