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用有效氯1 000 mg/L的84消毒液对该隔离点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喷洒消毒并作用30 min,对布放在物体表面上和地面墙面的载体上大肠埃希菌杀灭率均>99.9%.用3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以20 mL/m3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并保持作用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杀灭率均>1.0.结论 经现场消毒试验评价,隔离点终末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10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消毒剂施药量对传染病现场终末消毒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消毒剂不同施药量对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终末消毒效果,以科学指导终末消毒.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法,检测和评价气溶胶喷雾消毒剂和常量喷雾消毒剂不同施药量对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场的终末消毒效果.结果 使用30 g/L过氧化氢分别按10、20和30 mL/m3施药量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作用30 min对室内空气自然菌有效杀灭率和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相同方法对物体表面自然菌杀灭率为66.7%~73.3%,消毒合格率为33.3%~66.7%;对物体表面指示菌消毒合格率均为0.0%,杀灭率仅为20.0%~55.0%.使用含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不同施药量常量喷雾消毒,作用30 min,施药量在100~300 mL/m2,对物体表面污染的指示菌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使用30 g/L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进行空气消毒时,10~30 mL/m3的施药量基本有效,但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不合格;使用含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常量喷雾,剂量为100 mL/m2可对物体表面进行有效消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一种第四代季铵盐消毒剂对坑道空气消毒效果的现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第四代季铵盐消毒剂在坑道中进行现场空气消毒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坑道中选择5个功能不同的房间,采用有效活性浓度为1000 mg/L的第四代季铵盐消毒剂,以10 ml/m3的量,在房间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30 min.利用安德森采样法,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计算空气菌落总数,观察消毒剂对坑道内房间的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效果.结果 5个房间中第四代消毒剂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在92.14%~100.00%之间,均>90%.结论 所选的第四代季铵盐消毒剂对坑道内空气中的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用于坑道内空气的消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双瓜类消毒剂对地下工事中空气消毒效果的现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聚双瓜类消毒剂在地下工事中进行现场空气消毒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某地下工事中选择4个功能不同的房间,采用有效活性浓度为2000 mg/L的聚双瓜类消毒剂,以10 ml/m3的量,在房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30 min.利用安德森采样法,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计算空气菌落总数,观察消毒剂对地下工事内房间的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效果.结果 4个房间中聚双瓜类消毒剂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在90. 59% ~98. 87%之间,均>90% .结论 所选的聚双瓜类消毒剂对地下工事内空气中的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用于地下工事内空气的消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雾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输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广泛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疾病.当代雾化吸入疗法始于19世纪.1858年法国人Sales-Girons发明一种手动施压将药液泵成雾状用于经口吸入的装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效应的喷雾器问世,这一原理目前仍然广泛使用于现代雾化吸入装置[1,2].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超声雾化机及计量吸入喷剂的发明,吸入给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领域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过氧化氢气溶胶对不同材质表面细菌芽孢杀灭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气溶胶对不同材质载体上细菌杀灭效果,为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过氧化氢气溶胶消毒器杀灭不同载体上细菌芽孢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以浓度为30 g/L过氧化氢溶液,按15 ml/m3喷雾后作用60 min,对不锈钢、棉布及玻璃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3.67、2.02和3.25;作用120 min,对上述3种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02、5.35和5.89.结论 过氧化氢气溶胶对不锈钢和玻璃载体上细菌芽孢杀灭效果好于棉布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过氧乙酸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消毒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消毒应用效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实验室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基因检测技术,对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消毒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复方过氧乙酸含过氧乙酸约2.5 g/L与过氧化氢60 g/L,以其原液用气溶胶电动喷雾器按22 ml/m3 用量,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标本制备间进行喷雾消毒并密闭作用60 min.该实验室已连续30 d,在每次工作结束时进行喷雾消毒,所有采集的实验室环境标本均未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从未发生过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结论 结果 证明用该复方过氧乙酸对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进行喷雾消毒,可有效果杀灭实验室内环境中新冠病毒,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α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的文献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分析α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α干扰素的最佳给药方法,寻找α干扰素注射液雾化使用治疗COVID-19的证据.方法:使用计算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文献数据库、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研究;同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疾控中心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对我国已发布的相关诊疗方案进行检索.最终纳入的文献按照循证药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提取.结果:检索获得2105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1)皮下或肌内注射α干扰素用于SARS、MERS治疗的文献有9篇,且治疗成功案例较多;(2)鼻腔给予重组人α干扰素鼻喷剂用于预防SARS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文献有1篇,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进行验证;(3)未获得α干扰素注射剂雾化用于SARS、MERS治疗的临床研究.结论:皮下或肌内注射α干扰素为常用有效的给药方法,符合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可尝试用于COVID-19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α干扰素注射液雾化用于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后期可开展该剂型雾化治疗COVID-19的疗效观察和评估;另外,可开展雾化剂型和喷雾剂型的开发研究,进一步探索α干扰素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用于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临床需要,规避气溶胶感染和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儿童气溶胶吸入技术及注意事项
编辑人员丨2023/8/5
吸入疗法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该文从原理、优势与局限性方面介绍了3种主要的吸入技术,即喷雾吸入、压力定量吸入、干粉吸入.并探讨了不同吸入器的应用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有害生物防制公司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消毒能力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社会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8月对国内11家PCO公司人力资源、消毒器械、消毒剂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利用及环境消毒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11家PCO公司共参与环境消毒2648次,出动消毒人员40079人次.消毒总面积达98万平方米,预防性消毒占55.7%,终末消毒占44.3%,消毒效果均达到自然菌杀灭率≥90%的指标要求.各种消毒器械平均使用率为58.3%,其中气溶胶喷雾器的使用率最高达66.1%,占其储备量的2/3;储备的各种消毒剂的平均消耗率达84.3%.消耗率最高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消耗率达100.0%.储备的防护用品平均消耗率为88.2%,防护服消耗率达100.0%.结论 国内PCO公司具有协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消毒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