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口不同氮基质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分及氮输入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4年4-11月,选择黄河入海口北部滨岸高潮滩的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N0,无额外氮输入;N1,低氮输入;N2,中氮输入;N3,高氮输入),获取相应的不同氮基质种子(S0,S1,S2和S3),以研究其发芽率以及幼苗生长状况对不同盐分胁迫和氮浓度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氮负荷影响下碱蓬成熟种子中的氮含量整体表现为S2>S0>S1>S3,中氮输入更利于种子中氮养分的累积.盐分和氮交互作用下4种氮基质种子的发芽率总体表现为S2>S1 >S0>S3(P>0.05),S2在不同盐分胁迫下的发芽率最高,幼苗的生长状况也最好.随着盐分的增加,4种氮基质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状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较低的盐分有助于其幼苗长度的增长,且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盐分胁迫、氮浓度和种子类型作为单独因素出现时对碱蓬的发芽率、幼苗长度、鲜重和干重均产生显著影响,除幼苗长度受氮浓度和盐分胁迫交互作用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外(P<0.05),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诸生态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发现,不同氮输入处理不仅改变了原生环境碱蓬种子的氮含量,而且也使这些具备不同氮基质的种子对不同盐分胁迫与氮浓度环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中氮输入下的碱蓬种子(S2)无论在萌发率还是在幼苗生长状况上均优于其他氮基质的种子.未来,随着黄河口新生湿地氮养分供给的不断增加,当湿地氮养分达到中氮水平时,将更有利于碱蓬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当氮养分达到更高水平时,碱蓬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桐种子醇提物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抗内毒素活性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海桐种子乙醇总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from seeds ofPittosporum tobira Ait,EESPTA)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EESPTA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初步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终点基质显色法鲎实验检测其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效果,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 共检测出并初步分析鉴定32个色谱峰,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82%.在EESPTA的挥发性成分中,1R,4S,7S,11R-2,2,4,8-四甲基三环[5.3.1.0(4,11)]十一碳-8-烯含量高达54.78%,其他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亚甲基-胆甾烷-3-醇(7.27%)、蛇麻烷-1,6-二烯-3-醇(6.23%)、4-甲基-5-癸醇(4.11%)、绿花白千层醇(3.86%)、别香橙烯(3.80%)、反式-2,3-二甲基丙烯酸(3.50%)、二氢-噻喃-3,5-二醇-四氢-4-甲基-4-氮-二乙酸乙酯(2.04%)等成分.结论 EESPTA具有较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活性,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桐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废弃菌袋鸡粪堆肥发酵制备微生物菌肥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索食用菌栽培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废弃菌袋和鸡粪为基质,按1∶1 (W/W)充分混匀,添加1%(W/W)的腐熟菌剂初发酵3周后,添加0.5% (w/w)的功能菌剂进行复发酵.结果表明废弃菌袋和鸡粪腐熟充分,其种子发芽指数(GI)符合有机固体废弃物腐熟情况的公认指标.堆肥成品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重金属(总砷,总汞,铅,镉)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NY525-2012,可用于农田、果园等作物的肥料,为后续废弃菌袋和鸡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淡黄花百合的引种驯化与繁殖栽培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武汉对从云南红河州采集的野生淡黄花百合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其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繁殖栽培技术,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淡黄花百合适应性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观赏价值高,耐热性良好;通过鳞茎、珠芽、种子繁殖,以殊芽繁殖效果较好;开展基质、施肥对珠芽生长的试验,表明泥炭与珍珠岩比例为1∶1、氮磷钾比例为2∶1∶1的组合对植株成活率、株高以及鳞茎增长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作为珠芽繁殖的最佳配比,为淡黄花百合的人工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1].目前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体患病率约为15%,4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5% ~17%,60岁以上达50%,70岁以上高达80% [2].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和软骨下骨骨质增生,其病理核心是关节软骨的损伤及骨赘形成[3-4].软骨下骨的降解与合成过程动态平衡的打破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中医认为本病属于"骨痹"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病理学理论的根源,而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体内长期慢性劳损,年龄增长体内器官退变,外感风寒湿邪有很大的关联.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逐渐明朗,如中药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软骨降解酶、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等的影响.近年来,组织工程化软骨为关节软骨退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及支架材料,这三点构成了组织化软骨的基本要素[6].在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中,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研究前景[7].随着中医药在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方法中的逐步完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机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复方制剂对机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和刺激再生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株羽毛针禾内生细菌的鉴定、功能及促生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羽毛针禾是沙漠群落演替中的"先锋"草本植物,可在荒漠贫瘠地带繁殖,其生命力顽强、繁殖速度快、种子量大、扩散广.[目的]探究羽毛针禾具有促生效应的内生细菌资源.[方法]从种子中分离出内源性细菌Z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化学、发酵和促生等方面的研究.[结果]Z1菌落呈黄色球形,不透明,中央有小突起,边缘褶皱而湿润,镜检成直杆状,表面有细鞭毛,大小范围为(0.5-1.0)μm×(1.0-3.0)μm.经革兰氏染色试验、靛基质、甲基红、氧化酶、淀粉生产水解试验、V-P试验、明胶液化学试验测定后均呈阳性,甲基红试验、尿素分解实验测定均呈现阴性,是泛生菌属(Pantoea)的细菌.Z1具有产吲哚乙酸的能力,单位产量为3.14mg/L;而且具有溶磷、解钾、分泌铁载体的能力.Z1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是:氮源为蛋白胨,碳源是溶性淀粉,无机盐为碳酸钙,pH9.0.Z1接种小麦10 d后促生效果明显,叶宽、株高、根长等指标分别增长了60.0%、13.5%和8.0%;小麦幼苗的叶片含水量、总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Z1是一株具有促生潜力的功能菌,可为利用微生物-植物互作和治理荒漠提供新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