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平视技术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3D平视技术与显微镜目镜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观察系统不同分为3D平视技术组和显微镜目镜组,每组24例(24眼)。比较2组患者术眼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术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解剖复位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数据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 结果::显微镜目镜组、3D平视技术组的手术时间依次为(64.4±19.8)min和(63.1±1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7, P=0.089)。术后1、3个月,显微镜目镜组和3D平视技术组术眼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3个月BCVA均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个月复查时,同一时间点2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出血率、后囊膜破裂率、气体注入率和硅油注入率及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前房反应、高眼压及低眼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时显微镜目镜组和3D平视技术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3D平视技术下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可以达到与显微镜目镜下同样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河南"4.26" 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照后20年医学随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对1999年河南省"4.26" 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照后20年医学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远后效应,为放射医学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方法:收集5名受照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眼科检查及患病史;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项目、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甲状腺功能、生殖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辐射遗传学指标等;器械检查包括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生殖系统彩超、心电图、胸部CT等。结果:"梅"照后2~3年出现放射性白内障早期典型的形态特点,照后13年行左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此次随访右眼视力眼前指数/10 cm,后囊下较厚,近似锅巴样浑浊,2019年11月行右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旺"、"天"、"民"、"义"均出现双眼后囊下或赤道部不同程度浑浊;"梅"照后7年至今心电图均提示心肌缺血改变,"天"照后12年确诊"冠心病",照后20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手术",5名受照者均出现血清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增高,4名受照者出现双侧(或单侧)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梅"受照后11年至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持续偏高,"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明显增高,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梅"、"民"照后15年发现甲状腺结节;"天"照后13年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目前病情缓解;肿瘤标志物检测"天"、"民"、"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稍偏高,"天"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小结节;5名受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易位(t)改变为主(t率≥0.5%),"旺"、"天"可见少量双着丝粒体(dic)或无着丝粒断片(ace)。结论:电离辐射照射可导致受照者眼晶状体、甲状腺、心血管循环系统等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效应及发生肿瘤等随机性效应,遗传损伤可长期存在于受照者体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例肥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32±9)岁。病人均行腹腔镜BPD-DS。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微信方式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并发症,体格相关指标,术前合并症缓解情况以及血液生化指标。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术中和术后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BPD-DS,其中1例因胆囊结石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56±2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4~38 d)。2例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2)随访情况:10例病人均获得术后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3例病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频次为3~5次/d;7例病人大便频次为1~2次/d。10例病人中,4例术后胆汁淤积,2例新发胆囊结石,4例未见异常。10例病人术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分别为(139±22)kg、(46±10)kg/m 2、(139±14)cm;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07±19)kg、(35±8)kg/m 2、(118±17)cm;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92±17)kg、(30±6)kg/m 2、(104±12)cm,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70.01,104.42,120.25, P<0.05)。10例病人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多余体质量减少率分别为58%±36%和81%±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00, P<0.05)。10例病人中,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分别为5、4、6、8、9、9例,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4、2、5、5、1、1例,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5、3、4、6、7、5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高血压病部分缓解病人分别为8例和4例。5例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1.4±3.1)mmol/L和9.3%±1.6%,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5.6±1.0)mmol/L和5.5%±0.5%,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4.9±0.5)mmol/L和4.8%±0.5%,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4.55,39.84, P<0.05)。10例病人视黄醇结合蛋白、维生素E、血清铁、血清锌术前检测值均正常;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5、2、1、1例缺乏;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3、3、2、4例缺乏;上述营养素缺乏病人均无相应临床症状。10例病人术前维生素A缺乏、低钙血症、叶酸缺乏分别为2、2、0例;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5、0、0例缺乏;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3、0、1例缺乏。10例病人术前及术后均未发生维生素D、维生素B12及铁蛋白缺乏,均无贫血。 结论:腹腔镜BPD-DS治疗肥胖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选取2022年6—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并成功复位的累及黄斑区的RRD患者30例(60眼),均为单眼发病。手术后随访半年,于术前、硅油注入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后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并于硅油注入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后3个月使用MP-3微视野对黄斑区平均视敏度(MS)和固视稳定度进行检查。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检查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形态指数,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长度密度(VSCP)和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灌注密度(PSCP)等黄斑区微循环情况;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检查是否存在黄斑下积液(SMF)、黄斑前膜(ERM)、黄斑囊样水肿(CME)以及椭圆体带(EZ)和外界膜(ELM)连续性中断等黄斑区微结构改变。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 t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术后视功能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患眼硅油取出术后BCVA(LogMAR)较术前提高( Z=-4.78, P<0.001);患眼MS在硅油注入术后较对侧眼明显下降( Z=-5.59, P<0.001),在硅油取出术后逐渐上升( Z=-3.55, P<0.001)。患眼FAZ面积在硅油注入术后和硅油取出术后较对侧眼均扩大( Z=-2.63, P=0.010; Z=-2.03, P=0.040);PSCP和VSCP在硅油注入术后均明显小于对侧眼( Z=-3.11, P=0.002; Z=-3.80, P<0.001),在硅油取出术后均明显上升( Z=-3.37, P=0.001; Z=-4.14, P=0.003)。EZ和ELM连续性中断发生率在硅油取出术后较硅油注入术后明显下降( χ2=6.70, P=0.010; χ2=4.80, P=0.030)。硅油取出后视功能与FAZ面积、PSCP、VSCP、EZ和ELM的连续性均有相关性(均 P<0.05);黄斑区PSCP、VSCP与FAZ面积均呈负相关( r=-0.56, P=0.001; r=-0.58, P=0.001)。 结论::RRD患者PPV术后FAZ面积明显降低,PSCP、VSCP在硅油注入后明显降低,硅油取出后恢复正常,PPV术后视功能与FAZ面积、黄斑区PSCP、VSCP以及EZ和ELM的连续性具有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FCVB)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18例(18眼)接受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或硅油取出术联合FCVB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球形态及眼压。结果:所有患者FCVB均顺利植入。随访期间,FCVB形态完整,位置正,视网膜在位。无感染、硅油乳化或球囊暴露等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3例,视力不变者15例。眼压基本正常,眼球形态维持良好。患者基本满意度达88.89%(16/18)。结论:FCVB植入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可避免反复手术、眼球摘除或硅油长期充填等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Wernicke脑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40岁,2020年1月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B-2(WPSS评分3分)",分别于2020年1月、2020年3月和2020年5月应用地西他滨去甲基化治疗。移植前骨髓原始粒细胞占0.020,微小残留病(MRD)0.77%,WT1基因定量18.658%,NPM1-A基因突变定量1.244%。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4 g·m -2·d -1,移植前10 d(-10 d)、-9 d,地西他滨20 mg·m -2·d -1,-10 d~-6 d,白消安3.2 mg·kg -1·d -1,-8 d~-6 d,环磷酰胺1.8 g·m -2·d -1,-5 d、-4 d,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 -1·d -1,-5 d~-2 d,司莫司汀250 mg/m 2,-3 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西罗莫司、霉酚酸酯联合短程甲氨蝶呤。患者于2020年8月18日行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女供母,HLA 6/12,AB+供A+),回输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MNC)9.63×10 8/kg,CD34 +细胞3.84×10 6/kg。移植后11 d(+11 d)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3 d患者发生呕血,给予禁食水、抑酸治疗。患者高热,血培养、病毒、细菌、真菌筛查均为阴性,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未降。+8 d,患者出现皮疹。+9 d,患者发生上腹部烧灼感伴腹泻,考虑急性GVHD,加用甲泼尼龙2 mg·kg -1·d -1,体温降至正常。+13 d,患者血脂明显升高(甘油三酯38.18 mmol/L,总胆固醇8.65 mmol/L)。患者间断恶心、呕吐伴上腹不适,+14 d,患者出现乳糜血(甘油三酯41.70 mmol/L,总胆固醇7.49 mmol/L),停西罗莫司(此时西罗莫司浓度17.7 μg/L),改为环孢素A治疗GVHD,甘油三酯降至3.80 mmol/L,总胆固醇降至6.15 mmol/L。+25 d,患者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好转,血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阴性,环孢素A浓度165.5 μg/L。+26 d,患者昏睡,定向力、计算力障碍、四肢肌力下降,腰穿脑脊液压力100 mmH 2O,氯114.3 mmol/L,葡萄糖8.30 mmol/L,蛋白0.55 g/L。脑脊液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及抗酸杆菌均阴性,脑脊液神经免疫病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AQP4、MOG、MBG抗体均为阴性。脑脊液和外周血病毒PCR筛查均阴性,脑脊液病原体二代测序(NGS)阴性。TMA筛查阴性。头颅平扫+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双侧颞叶深部(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左侧颞叶皮层多发异常信号并下丘对侧斑片明显强化灶。右侧小囊幕增厚并明显强化。结合患者近1个月进食差,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考虑不除外Wernicke脑病,给予维生素B 1 200 mg每8 h 1次治疗,+27 d患者神志转清,肢体肌力明显好转。患者维生素B 1<1.0 μg/L,明确诊断为Wernicke脑病,继续补充维生素B 1治疗。复查头颅MRI: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多发异常信号并双侧下丘、右侧小脑幕明显强化灶,较前部分病变信号明显减低,范围减小。+30 d,复查骨髓完全缓解(CR),MRD阴性,NPM1基因突变阴性,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完全供者型。+36 d,间断谵妄,给予奥氮平对症治疗后好转,+50 d,患者谵妄好转,停用奥氮平。随访至移植后8个月,患者无明显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环孢素A血浓度50 μg/L,原发病处于完全缓解状态,MRD阴性,STR-PCR完全供者型。头颅MRI: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多发异常信号并双侧下丘脑、右侧小脑幕病变强化灶明显减低,范围明显缩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口1,2-二氯丙烷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血清学指标变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经口1,2-二氯丙烷(1,2-DCP)所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特点,为进一步亚慢性、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将清洁级健康BALB/cA-nu小鼠随机分成5个染毒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一次性灌胃1,2-DCP 860、1 150、1 500、1 950、2 535 mg/kg,同时设立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玉米油)。染毒后24 h内及时对小鼠眼球采血并取肝胆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L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1,2-DC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细胞内微泡逐渐增多,炎细胞浸润增多,胆囊未见病理改变。与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增高,860、1 150、1 950、2 350 mg/kg染毒组血清IL-6、TNF-β含量增高,1 950、2 535 mg/kg染毒组血清TNF-α和TBLI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雌性小鼠血清中ALT、TBLI、TNF-β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雄性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口1,2-DCP可能引起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且雄性小鼠活化的炎性因子种类多于雌性小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lport综合征诊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23岁,2018年10月14日因双眼视物模糊3年于外院就诊,双眼裸眼视力0.5,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25 DS/-0.50 DC×5=0.6,左眼矫正无助;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2 mmHg;考虑诊断为"双眼视神经病变"。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查示右眼正常,左眼异常。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额叶少许脑缺血灶,双眼眼眶未见异常。未检测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3个原发突变位点mtDNA11778、mtDNA14484和mtDNA3460,初步排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及压迫性视神经病变。2019年6月29日患者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眼前节照相示双眼晶状体前圆锥样改变(图1A,B);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证实双眼晶状体前圆锥(图1C,D)。角膜地形图检查示双眼角膜偏薄,右眼瞳孔中心、顶点和最薄点厚度分别为471、470和466 μm,左眼分别为471、471和466 μm,最薄点均在颞下方,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较规则,两子午线曲率差异在正常范围(图1E,F)。右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2 683.7个/mm 2和61%,左眼分别为2 552.7个/mm 2和70%。彩色眼底照相可见双眼黄斑周围点状色素改变(图2A,B);OCT血流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示双眼黄斑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不规则;右眼黄斑旁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51.5%、46.3%、46.0%和44.1%,左眼分别为53.9%、51.3%、51.2%和50.6%;右眼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黄斑旁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21、242、275和253 μm,左眼分别为291、238、268和247 μm。双眼黄斑颞侧视网膜明显变薄,主要累及内层(图2C,D)。听力检测:右耳音平均听阈54 dB,骨导纯音平均听阈52 dB,左耳音平均听阈56 dB,骨导纯音平均听阈54 dB,提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结合患者病史经查阅文献后初步考虑为Alport综合征。2019年7月11日尿常规检测显示红细胞148个/μl、血尿(++)、蛋白尿(+);尿渗透压+尿位相结果示尿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为49 500个/ml;尿蛋白定量为0.8 g/24 h。2019年7月25日于肾内科行右侧肾脏穿刺活检术,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特殊染色三项(PAS、PASM和Masson染色)显示部分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伴局灶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略增厚,毛细血管襻基底膜染色不均一,少数肾小球球囊周纤维化,其内毛细血管襻缺血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多灶状及片状萎缩,肾间质可见较多泡沫样细胞,多灶状及片状炎症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刚果红、氧化刚果红、油红O染色均呈阴性(图3A~D);免疫荧光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α1阳性对照正常;α3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表达缺失;α5肾小球包曼氏囊表达节段性缺失,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表达缺失(图3E~G);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示,肾小球基底膜厚薄不一,基底膜致密层增厚,部分呈撕裂状和蛛网状,足突弥漫融合,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图3H~J)。明确诊断:Alport综合征。患者尿蛋白/肌酐比明显上升,尿白蛋白增加,经过控制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每天1片)和护肾治疗(复方α-酮酸片,每次4片和尿毒清颗粒,每次5 g,均为每天3次)后尿蛋白/肌酐比和尿白蛋白均有下降。目前继续控制血压和护肾治疗,定期门诊复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ircPUM1和miR-760的表达变化和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环状RNA PUM1(circPUM1)、微小RNA-760(miR-76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BMI、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118例PCOS患者做为研究对象(PCOS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12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血清circPUM1、miR-760表达水平,并检测血清各糖脂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指标;Pearson法分析circPUM1、miR-76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circPUM1、miR-760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及circPUM1表达水平分别为(23.81±2.85)kg/m 2、(4.87±0.73)mmol/L、(8.51±2.18)mIU/L、1.85±0.69、(1.58±0.57)mmol/L、(182.34±30.47)pmol/L、(7.43±2.05)mIU/ml、(323.45±60.25)mIU/L、1.05±0.21,PCOS组患者分别为(25.24±2.36)kg/m 2、(5.35±0.65)mmol/L、(14.43±4.36)mIU/L、3.21±1.05、(1.93±0.60)mmol/L、(193.75±38.42)pmol/L、(10.42±2.60)mIU/mL、(372.31±75.44)mIU/L及1.83±0.45,PCOS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miR-760表达水平为1.01±0.23,PCOS组为0.77±0.16,PCOS组水平显著降低(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circPUM1与miR-760呈负相关( r=-677, P<0.001),PCOS患者血清circPUM1与FBG、FINS、HOMA-IR、TG呈正相关( P<0.05),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 P>0.05);miR-760与FBG、FINS、HOMA-IR、TG呈负相关( P<0.05),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 P>0.05)。 结论:PCOS患者血清circPUM1表达水平升高,miR-760表达水平降低,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可用于预测PCOS患者代谢性疾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致双眼内源性眼内炎诊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40岁,2018年2月8日因发热伴肌肉酸痛4 d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肝胆内科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温39.6 ℃,随机血糖水平为21.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3.3%;上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肝左叶低密度影,考虑肝脓肿可能;胸部CT平扫结果显示双肺下叶炎症,以"肝脓肿、肺炎、2型糖尿病"收入院。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穿刺液细菌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予以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每日3次,并采用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全身情况好转。2018年2月11日因左眼进行性视物模糊2 d、右眼视物模糊1 d请眼科急会诊。患者否认眼部手术及外伤史。右眼视力数指/眼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下可见结膜充血,角膜透明,房水混浊,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尚透明,玻璃体腔絮状混浊,扩瞳检查眼底见下方视网膜大片黄白色病灶(图1A);左眼视力光感,结膜充血水肿,角膜轻度水肿,前房积脓2~3 mm,虹膜后粘连,瞳孔欠圆,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尚透明,玻璃体混浊,扩瞳检查眼底见视盘上方黄白色病灶(图1B)。双眼眼压正常。眼部B型超声检查示双眼玻璃体混浊,右眼视网膜向玻璃体腔内隆起(图1C),左眼视网膜脱离(图1D)。诊断:双眼内源性眼内炎。患者要求转上级医院,但因故于次日再次入院。患者诉右眼视物模糊加重,视力光感,前房积脓(图1E),液平略高于左眼(图1F),玻璃体混浊加重。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8.2 mmol/L,体温36.9 ℃。于2018年2月13日和14日于全身麻醉下分别行右眼、左眼23G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晶状体超声乳化+硅油注入+双眼玻璃体腔注药术(10 g/L万古霉素0.1 ml+20 g/L头孢他啶0.1 ml)。左眼术中见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脓苔样物质,切开视网膜后尽量清除(图2)。双眼玻璃体标本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第2天右眼前房再次积脓,行上述抗生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降血糖及全身控制感染用药方案同术前,患者血糖及体温均稳定。患者2018年3月5日出院,双眼裸眼视力数指/50 cm,角膜透明,前房清(图3A,B),晶状体及囊膜缺如,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视网膜平伏,可见散在激光斑(图3C,D)。后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伴视网膜脱离,于2019年6月12日和2019年7月31日分别行右眼和左眼玻璃体腔硅油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2019年10月10日复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1,左眼0.2,目前仍在随访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