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患者感染性角膜溃疡诊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4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年伴耳鸣1个月余,于2021年4月19日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眼科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8;双眼眼压均为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5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余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视野检查示可见生理盲点,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正常。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头颅CT检查后诊断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行肿瘤次全切除术及放射治疗。术后6个月,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伴分泌物增多及左耳胀痛2周,再次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指数20 cm;眼压19 mmHg,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中央可见4 mm×4 mm溃疡,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前房可见积脓,眼后段结构窥不清(图1)。激光扫描角膜共焦显微镜示病灶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结膜囊分泌物培养未见细菌及真菌生长。角膜知觉检查显示左眼角膜知觉反射迟钝。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左中耳炎。临床诊断为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氧氟沙星眼膏(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1次/2 h点眼,头孢曲松钠3.0g 1次/d静脉滴注。治疗5 d后,患者眼部及耳部症状明显减轻,左眼角膜溃疡范围缩小至3 mm×3 mm(图3A、B),前房积脓消失。停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1次/2 h点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持续治疗5 d后检查发现左眼角膜上皮缺损持续不愈,予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1:1约0.2 ml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行左眼角膜羊膜覆盖术。术中将羊膜覆盖全角膜,于角膜缘进行间断缝合。术后1 d,羊膜贴敷紧密,角膜缘无渗出及分泌物(图4A)。术后1周羊膜贴敷紧密、无溶解,拆除缝线(图4B)。术后2周羊膜仍覆盖角膜,未见溶解迹象(图4C)。术后1个月检查发现溃疡病灶愈合并呈片状云翳,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缘上方可见一新发1.5 mm×1.5 mm角膜溃疡灶,前房下方积脓(图4D);压迫泪囊区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点溢出,泪囊区皮肤无红肿和压痛;结膜囊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诊断为左眼泪囊炎、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全身头孢曲松钠3.0 g 1次/d静脉滴注,局部氧氟沙星眼膏、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1次/2 h点眼抗感染治疗,治疗5 d后行左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1年角膜溃疡已形成角膜云翳(图5),泪道冲洗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替吉奥致严重泪道阻塞的临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替吉奥(S-1)引起严重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S-1相关严重泪道阻塞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3±8)岁;口服S-1时间为(4.1±1.1)个月,从开始服用S-1至溢泪症状出现的时间为(53.3±31.2)d。12例患者均为双眼患病(12例,24眼),同时出现上下泪小管阻塞(12例,24眼,48个泪小管),其中45个泪小管(93.8%)重度阻塞,3个泪小管(6.2%)中度阻塞。2例患者双眼上下泪小管的泪点(8个)完全闭锁。12例患者中8例双眼(16眼)同时并发鼻泪管完全阻塞,4例患者双眼(8眼)同时并发鼻泪管不完全阻塞。8例患者接受泪道内窥镜下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5例溢泪减轻,3例无好转。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减轻。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症状改善明显,仅有轻度溢泪。结论:S-1所致严重泪道阻塞以广泛性多部位阻塞为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溢泪症状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细化靶向注射自体脂肪干细胞基质胶治疗眶区轻中度老化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注射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基质胶(SVF-gel)治疗以眶区软组织缺失为主要表现的眶区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有眶区年轻化需求的眶区老化患者46例,其中女43例、男3例,年龄27~47(35.3±3.5)岁,体质量指数(BMI)18.6~24.4(20.5±1.6)kg/m 2。眶区老化分级1级5例、2级17例、3级24例。46例患者均于自体大腿内侧或下腹部低负压手动抽脂,离心制作Coleman脂肪及SVF-gel。按照注射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5例,注射材料为SVF-gel,采用以眶区脂肪室解剖为基础的精细化靶向注射法填充眶区凹陷;对照组21例,注射材料为Coleman脂肪,采用多隧道多层次注射法填充眶区凹陷。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眶区老化分级等基线资料,观察手术完成情况和术后并发症。使用三维(3D)激光扫描仪将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面部3D扫描图像进行最佳拟合,通过色阶图色阶差分析眶区软组织体积变化,计算术后1个月内未行二次注射填充患者的泪沟点和眶睑沟凹陷最明显处在矢状轴方向的线性距离变化。术后3个月,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 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老化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46例患者均完成注射充填治疗,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血肿、脂肪栓塞、硬结、凹凸不平等并发症;其中8例根据患者要求于术后1个月内进行二次注射填充治疗。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3D偏差色阶图眶区注射区域示眶区体积增加。未行二次注射填充治疗的38例患者线性距离变化示,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及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下睑凹陷均有明显改善,但术后3个月时较术后即刻改善值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76、20.02、9.94、23.63, P值均<0.001)。术后3个月,行上睑注射的患者眶睑沟凹陷改善值在观察组(12例)为(4.90±0.41)mm,高于对照组(10例)的(3.81±0.28)mm;行下睑注射的患者泪沟点凹陷改善值在观察组(18例)为(2.21±0.22)mm,高于对照组(14例)的(1.81±0.2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17、-4.99, P值均<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0 ,P=0.194)。 结论:以眶区脂肪室解剖为基础,精细化靶向注射SVF-gel,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方法注射Coleman脂肪可更好地改善眶区凹陷及肤质,患者满意度更高,在眶区年轻化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泪道置管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激光泪道置管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周口市眼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老年慢性泪囊炎80例(112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57眼),行激光泪道支撑管置管成形术;对照组,40例(55眼),行单纯激光泪道成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0.00%(44/55)( χ2=5.56, P=0.018);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36)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2.87、2.94、2.53、2.56, P=0.005、0.004、0.014、0.012)。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72%(50/57)高于对照组的69.09%(38/55)( χ2=5.77, P=0.016);SF-36中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3.57、3.29、2.98、2.77, P=0.001、0.002、0.004、0.007)。 结论:激光泪道支撑管置管成形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比较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泪道阻塞性疾病253例(286眼)的临床资料。A组,单纯鼻泪管阻塞83例(96眼);B组,慢性泪囊炎170例(190眼)。两组均行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管后随访2~3年。结果:A组有效率为96.9%(93/96),高于B组的86.3%(16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04, P=0.005)。 结论:泪道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较慢性泪囊炎有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院外延续护理对泪道重塑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泪道重塑术后患者治疗依次性的影响.方法:将2019 年6 月1 日~12 月31 日75 例(84 眼)行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的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 眼)和对照组(41 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泪道重塑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兔角膜上皮的CFTR分泌通路与细胞内钙信号释放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研究表明角膜上皮中的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是重要的阴离子和水分泌通道,CFTR激动剂可促进泪液分泌,对干眼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曾有研究认为CFTR通路是cAMP-PKA依赖通路而没有钙信号参与.然而,升高cAMP并不能促进角膜上皮CFTR通路的分泌,钙信号在角膜上皮CFTR分泌通道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从生理学角度探讨CFTR在兔角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实现与钙信号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配法将16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各8只.动物全身麻醉下取双眼角膜,然后处死.角膜上皮面朝向正向电流方向置于尤氏小室,奇数组兔右眼角膜仅给予单纯ATP刺激(ATP刺激组),左眼角膜用CFTR特异性抑制剂CFTRinh-172预处理后给予ATP刺激(CFTRinh-172预处理组);偶数组兔右眼角膜用于原代角膜上皮细胞培养并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进行单个细胞胞质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测定,左眼角膜组织用细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MPTA/AM预处理后给予ATP刺激(BMPTA/AM预处理组),采用短路电流装置记录各组兔角膜上皮的短路电流变化. 结果 ATP刺激组、CFTRinh-172预处理组和BMPTA/AM预处理组角膜上皮电流值分别为(5.73±1.36)、(1.30±0.95)和(2.47±0.55) μA/cm2,CFTRinh-172预处理组和BMPTA/AM预处理组角膜上皮电流值均低于单纯ATP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01、5.508,均P<0.001).单细胞的细胞内钙离子检测发现,ATP刺激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迅速升高至ATP刺激前的3.25倍.结论 ATP可引起兔角膜上皮细胞分泌增加,CFTRinh-172抑制整个CFTR通路中ATP促发的角膜短路电流,而BMPTA/AM消除了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提示兔角膜上皮细胞分泌的CFTR通道功能的实现与细胞内钙信号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泪道激光联合引流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中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钇铝石榴石激光泪道成形术(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中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中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的阻塞性泪道疾病患者1000例(1250眼)的病历资料,按泪道阻塞的部位分为慢性泪囊炎组(380眼)、泪小(总)管阻塞组(360眼)、鼻泪管阻塞组(342眼)、泪小点阻塞组(86眼)及外伤性泪小管离断组(82眼).5组患眼术中将稍加热后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装入1 mL注射器内通过探针注入泪道内,边推注边退出探针.术后定期冲洗泪道,随访3个月.对各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慢性泪囊炎组患眼术后治愈率为85.00%、有效率为87.63%,泪小(总)管阻塞组患眼术后治愈率为87.78%、有效率为94.45%,鼻泪管阻塞组患眼术后治愈率为89.18%、有效率为95.03%,泪小点阻塞组患眼术后治愈率为84.88%、有效率为94.18%,均显著高于外伤性泪小管离断组患眼的治愈率(42.68%)、有效率(6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眼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泪小(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泪小点阻塞中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阶梯治疗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包括膜性与骨性阻塞.我国开展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已有50余年,从简单的凭临床经验判断,到CT、MRI、造影检查;从泪道冲洗、探通、挂线、插管、鼻腔泪囊吻合(dacryorhinocystostomy,DCR)手术治疗,到鼻腔内窥镜下插管、泪道激光联合插管、鼻腔内窥镜下泪道造孔手术、3D内窥镜下泪道微创手术,逐渐发展到精准、微创、个性化治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专职的泪道医生仅分布在数个大城市,很多眼科医师缺乏对儿童泪道疾病阶梯治疗理论体系的了解与系统培训.本文就普及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阶梯治疗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解读,以期更多眼科医生了解儿童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阶梯治疗要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