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癌症作为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是人类第二大死因.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为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均需要配合使用抗肿瘤药物,然而肿瘤细胞会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使药物的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耐药性作为造成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综述了肿瘤多种耐药机制,包括肿瘤微环境、病毒因素、细胞物质转运、药物代谢酶等,以期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癌症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可以推测未来肿瘤的治疗方案将包括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针对多药耐药性特定机制的特定弱点等联合疗法.通过逆转癌细胞耐药性的新药将提高化疗的效率,为目前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提供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道微生态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免疫失调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肠道微生态中高度多样性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影响血液系统肿瘤的进展及患者预后。笔者拟从肠道微生态的组成,肠道微生态与宿主抗肿瘤免疫、血液系统肿瘤发病及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化疗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等方面,对肠道微生态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放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过去30余年,依托泊苷+铂类的双药化疗方案始终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而放疗在ES-SCLC中的应用始终未得到明确。近年来免疫治疗在ES-SCLC中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免疫治疗联合基础化疗的方案已经成为ES-SCLC的标准治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提出放疗与免疫治疗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在免疫治疗时代放疗对ES-SCLC的应用价值也被重新提起。如今胸部放疗和脑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早期临床研究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低剂量放疗在ES-SCLC中的引入也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就放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死亡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全因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06—2020年期间开滦队列中首次诊断为恶性肿瘤且基线无ASCVD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 079例,利用患者确诊恶性肿瘤后最近一次健康体检的数据,根据患者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危险因素达标≤1项(407例)、达标任意2项(865例)、达标≥3项(807例)。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结果:2 07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为(60.4±10.4)岁,男性占71.2%(1 480例),随访时间[ M( Q1, Q3)]为2.95(1.38,5.12)年。随访期内共出现600例全因死亡,63例ASCVD相关死亡,314例肿瘤相关死亡事件。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食盐摄入、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后,与危险因素达标≤1项的患者相比,达标数量≥3项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ASCVD死亡风险、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降低, HR(95% CI)值分别为0.68(0.54~0.86)、0.35(0.16~0.77)、0.60(0.43~0.82),均 P<0.05。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危险因素达标数量增加,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呈现下降趋势(均 P趋势<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60岁、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ASCVD死亡、肿瘤相关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相关(均 P<0.05)。 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数量越多,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结局的改善越好,且老年、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喉头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2%~3%,是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75%) [1,2]。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作为临床常用的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大剂量方案(>500 mg/m 2)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小剂量MTX也可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3,4]。MTX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剂量为50 mg/m 2或1 mg/kg,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其经济、有效且不良反应小,是国内外指南推荐临床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最常用的药物,治疗成功率约70%~95%,可能取决于治疗方案和初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5]。但应用MTX的患者个体化差异较大,据文献报道小剂量使用MTX,也可引起患者发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剥脱性皮炎等一系列严重毒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6,7,8,9]。本文报道一例由MTX治疗异位妊娠所致喉头水肿的病例,旨在为临床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提供参考,以期预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WOS数据库的治疗药物监测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国际上治疗药物监测(TDM)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or "drug monitoring"为检索词检索WOS数据库(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集并分析TDM研究类文献的年收录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爆发引文检测,使用VOS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和研究热点。结果:共纳入2 318篇文献,第1篇发表于1975年;美国是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Roberts JA;共检测到10篇爆发引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6个TDM相关聚类,近期国际研究热点包括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TDM、危重症患者抗感染药物TDM、抗肿瘤药物TDM。结论:可参照国际研究热点,开展更多药物的TDM(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伊马替尼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用药监护,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血液中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帮助宿主抵御炎症和肿瘤。大部分的肿瘤可将巨噬细胞驯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并对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然而,巨噬细胞经适当的激活时也可以通过增强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细胞毒性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TAM与肿瘤治疗包括免疫治疗的不良预后和耐药相关,这表明巨噬细胞是肿瘤治疗中联合治疗的诱人靶点。在此,我们将对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转移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基于以巨噬细胞为中心包括消耗和重塑TAM的治疗策略来描述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二线治疗的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化疗近期总有效率[70.00%(42/60)]高于对照组[3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6.15, P < 0.05);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22.57±3.22)μg/L]、糖蛋白抗原125(CA125)[(48.61±5.42)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211)[(10.61±1.64)μg/L]较对照组[(35.52±4.46)μg/L、(69.64±7.75)U/mL、(14.26±1.95)μ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23、17.22、11.09,均 P <0.001);观察组CD 3+[(78.31±8.09)%]、CD 4+[(48.63±5.74)%]较对照组[(69.58±7.26)%、(39.82±4.25)%]均明显增高,CD 8+[(22.64±3.82)%]较对照组[(26.77±4.0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2、-9.55、5.77,均 P <0.001);观察组1年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 2=4.05, P < 0.05);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机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患者1年生存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循环微RNA在监测和预测肿瘤患者化疗反应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胞内微RNA(miRNA)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而细胞外miRNA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用途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研究证实某些胞外miRNA的水平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相关。文章从循环中肿瘤特异的胞外miRNA的产生途径、检测方法、化疗反应预测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体液中miRNA的检测是标志物研究中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是循环miRNA主要来源于血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一些血流量较高的器官,肿瘤特异的miRNA表达信息容易被掩盖,仍然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加大样本量来提高相关研究的说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新型生物靶向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重新激发抗肿瘤免疫监视的效果,但会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irAEs的临床疾病谱复杂,目前的机制研究尚不深入,临床诊治中往往会借鉴传统风湿病的诊治经验。irAEs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警惕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效应的风险。本文从免疫学角度概述了介导irAEs的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总结当前可用的药物及有前景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以提供未来针对irAEs进行个性化治疗的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