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物流机器人洁净被服配送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索医院物流机器人配送洁净被服的适配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院内日间病房洁物运输场景下传统物流运送的需求和痛点,通过试用机器人,对比、评估机器人与传统人工配送在主要效果评价指标方面的差异,及在洁净被服配送场景下的适配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相较于传统人工配送模式在日间病房洁物配送任务中的主要表现,物流机器人均次配送时间缩短,送达准确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节约显著,感染风险较低,关键用户体验感更佳.结论 物流机器人在病房洁物配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减轻人员负担,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高温瞬时灭菌对开心散有效成分含量及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比较不同高温瞬时灭菌条件下开心散的灭菌效果,结合灭菌后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确定最佳灭菌条件.方法: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对2~8目的远志、人参、茯苓和石菖蒲4味中药的粗颗粒进行灭菌,分别考察160、165、170℃3个温度水平,灭菌时间分别为5、7、9 s.在洁净区对灭菌粗颗粒分别进行粉碎,过六号筛后均匀混合,制得开心散.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开心散灭菌前后的样品进行含量检测.结果:9个灭菌条件下开心散样品的需氧菌总数均小于1×104 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小于1×102 CFU·g–1.同时,控制菌项下的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均未检出,所有开心散灭菌样品均符合口服散剂的微生物限度要求.开心散中8个有效成分(远志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茯苓酸、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的含量受不同灭菌温度和时间影响.结论:结合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结果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情况,最终确定灭菌温度160℃、灭菌时间5 s为开心散最佳高温瞬时灭菌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某口服液制剂消毒工艺改进及其消毒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在关键质量属性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某口服液的消毒工艺,并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 观察增加制剂成品消毒工艺对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并制订改进措施;采用微生物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口服液制剂过程中消毒工艺及其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车间洁净技术、湿热消毒工艺和工作人员手消毒措施等综合消毒工艺,某口服液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全部合格,跟踪统计消毒工艺改进后的产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结论 消毒工艺能显著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确保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手术室刷手服对干态微生物颗粒穿透性的阻挡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刷手服对干态微生物穿透性的阻挡效果.方法 选取面料为100%棉和35%棉+65%涤的刷手服各5组样品.通过振荡面料干态微生物穿透检测和平板沉降法采样,依据YY/T 0506.5-2009对刷手服面料阻挡颗粒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组纯棉刷手服面料样品的穿透菌数均>300 cfu/试样;棉涤混纺刷手服面料穿透菌数为>168 cfu/试样.所有检测的刷手服面料干态微生物穿透数全部超标.结论 本研究刷手服的阻干态微生物穿透性能较差,阻隔携菌皮屑扩散能力有限,使用中存在手术感染风险,建议选用阻挡微生物效果更好的刷手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功效函数法的手术室设备预警评估模型管理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基于功效函数法构建手术室设备预警评估模型在手术室设备预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基于功效函数法在设备诊疗能力、性能质量、洁净程度和管理水平层面的22项绩效指标,构建手术室设备预警评估模型,根据预警评估值和分级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提升手术室设备运行质量和服务能力.选取医院手术室常规配置且在用的171台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7台)和观察组(152台,含对照组中的118台和新增加的34台),对照组采用传统预警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构建的手术室设备预警评估模型进行预警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室设备的绩效指标评估值及中高风险预警率.结果:观察组设备诊断能力、性能质量、洁净程度和管理水平的绩效指标评估值分别为(0.91±0.06)、(0.86±0.08)、(0.90±0.06)和(0.89±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t=2.240,t=4.787,t=4.442;P<0.05);观察组麻醉机(27台)、输液设备(42台)、监护设备(51台)和微创手术设备(32台)的中高风险预警率分别为7.41%(2/27)、9.52%(4/42)、11.76%(6/51)和3.13%(1/3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4,x2=5.758,x2=6.756,x2=6.184;P<0.05).结论:基于功效函数法的手术室设备预警评估模型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估手术室设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绩效管理水平,降低设备运行风险,确保设备临床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体系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获得性事件备受关注,尤其以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和临床用药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是现代医院为满足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需要而建立的新型工作模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性的药学部门[1].由于静脉输液直接输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因此,静脉输液的质量要保证绝对安全[2].PIVAS每天为临床科室配置大量的成品输液,若配置过程中输液被污染,将造成当天大批量的静脉成品输液质量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3].PIVAS虽然属于医院感染防控的高风险部门,但由于无患者污染来源等特点,因此,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的院感风险预防及控制点不同.解放军452医院PIVAS自2012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不断探索实践符合PIVAS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的措施,并不断改进优化,建立了完善的PIVAS医院感染及控制管理体系,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1例肿瘤并发疥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肿瘤并发疥疮患者的临床特征、排查方法与护理对策,以为临床上疥疮的诊治、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肿瘤科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1例肿瘤并发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我科制定的疥疮患者疥疮排查评分表筛查后确诊,该表主要依据头发(长度、洁净度)、指甲(长度、洁净度)、服装(洁净度)、皮肤瘙痒、出疹等方面组成,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21例肿瘤并发疥疮的患者入院后,疥疮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疥疮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1.4±2.3)d.家属、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 疥疮排查评分表能够有效地对非皮肤专科患者进行排查,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疥疮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心电图机临床应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医院数字心电图机临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在用的46台数字心电图机,按照随机方法将46台设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台.实验组按照新建立的安全对策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安全隐患差异性的检验.采用心电图机检定仪对其外观、内定标电压、输入电压范围、耐极化电压、加权系数误差、噪声、共模抑制比、频率响应、时间常数、波形识别能力与幅度-时间参数等10项指标进行计量检定,对其2015-2016年的使用安全问题数据进行统计,从电气安全、性能安全和洁净安全3个维度制定"1+3"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1.65±0.982)例,对照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6.70±1.820)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安全隐患的差异性,其差异性水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136.799,P<0.01).结论:数字心电图机管理中采用"1+3"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对医疗设备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孢氨苄酶法合成影响因素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头孢氨苄作为第一代口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中生产头孢氨苄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合成过程步骤繁琐,对环境污染严重.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酶法合成头孢氨苄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洁净安全等优点.本文概述了酶法合成头孢氨苄固定化酶的制备,合成过程中各个反应物浓度、温度、pH、投酶量、非水介质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酶法合成头孢氨苄存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创新型设计高校产学研型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创新型设计高校产学研型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是满足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必然需求.以2010版GMP标准为依据,遵循制药车间通用性“三协调”原则,提出同心圆型洁净等级梯度布局的洁净等级协调原则、生物制药工艺流程协调原则及生产实训过程中人流物流协调原则,结合流通路径的“工艺流程顺流不逆”、“人流物流合理分与合”,“不交叉和不折回”,路径越短越好等要求,进行创新型设计.在学校所能提供的特定场地限制条件下,创新型设计了产学研型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实现了车间在GMP洁净与规范化要求的前提下,同时满足高校对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在学生实训教学、实验室科研成果中试研究及科研成果产品转化方面的“三重”需求,建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的投用在教学、科研、社会技术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值得行业借鉴.展望未来,希望该新理念能为更多高校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涌现出更多、更全面的设计方案,促进高校产学研型生物制药GMP实训车间的建设投用,能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