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过程中牙列的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方法:利用志愿者的锥形束CT数据及舌侧活动翼托槽实体数据,建立排齐后的下颌牙列及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施力内收下前牙,初步分析下牙列的初始位移特点以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加力后,下颌中切牙倾斜移动伴有压低;侧切牙、尖牙少量舌侧移动;第二前磨牙远中倾斜略有舌倾;第一磨牙比较稳定;第二磨牙整体略有近中倾斜,牙冠则表现为舌倾和远中舌向扭转;在内收时,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颌中切牙,尤其是牙颈部和根尖部。结论: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对前牙压低的同时后牙支抗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牙弓形态有良好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过程中,双弓丝体系联合腭中缝微种植钉支抗时,上颌牙齿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双颌前突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分别建立单、双弓丝体系;有、无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加力内收上前牙,分析对比上牙列的初始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单、双弓丝体系对比组中,第一磨牙牙冠的矢状向位移量分别为-3.62E-4 mm、-2.64E-4 mm,上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8.64E-3 mm、6.23E-3 mm。联合微种植钉,第一磨牙牙冠水平向、矢状向、垂直向位移量为6.96E-10 mm、5.46E-10 mm、2.28E-10 mm,上中切牙冠根位移差为1.20E-2 mm。结论:双弓丝体系,更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和前牙转矩的控制。联合微种植钉后,后牙支抗控制更好,"拱形效应"减弱,前牙转矩控制相对减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微信平台对青少年正畸患者进行保持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提高正畸患者保持期的依从性和保持效果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佩戴活动保持器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宣教护理外,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接收信息监督保持器佩戴维护及口腔卫生知识宣教,为期1年,比较两组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第3个月时两组依从性各项指标良好,无明显复发,第6、12月时两组依从性呈下降趋势,复发率逐渐升高,其中第12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各项指标除尖牙宽度改变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青少年正畸患者进行保持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侧楔形鞋垫矫治成人扁平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成人扁平足导致的足部过度旋前可造成下肢力线改变并影响下肢关节运动功能,从而引起疼痛并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矫形鞋垫是一种以恢复人体下肢异常力线结构为目的的辅助功能矫形器,也兼具缓冲减震、增加本体感觉等作用。内侧楔形鞋垫(MWO)能矫正扁平足患者的下肢力线,改善踝、膝、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并缓解下背部疼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矫治扁平足。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MWO矫治成人扁平足的文献报道,发现合理应用MWO可改善扁平足患者足部过度旋前,从而影响下肢各关节运动及下肢肌肉活动,对缓解扁平足人群在特定运动时疼痛及预防运动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 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15岁,主诉"嘴突"。全身情况良好,无口腔不良习惯,家族无类似错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牙性及骨性参数、切牙牙根吸收分级、矢状方向角度、矢状方向尺寸指标.结果 研究组矫治后骨性参数大于对照组,牙性参数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牙牙根吸收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治后 SNA、ANB 及 Is-OLP、Ms-OLP 低于对照组,SNB 及 OLP-A、OLP-Pg、Ii-OLP、Mi-OLP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矫治过程中使用CICE-下颌前移器的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显著降低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及下前牙唇倾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活动矫治器制作虚拟仿真系统在正畸弯制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正畸治疗往往需要借助各种物理性装置产生的矫治力来促使牙齿、颌骨改变位置,甚至使颌骨发生矫形变化 [1].其中活动矫治器在协调牙颌关系、破除不良口腔习惯、创造口颌面发育的有利生长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2,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3年第24卷关键词索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A安氏Ⅱ类1分类错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髁突位置的影响(王淑敏 张 宇 王振宁等)(3):186奥密克戎变异株 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口腔门、急诊感控策略(张 宇 王淑敏 王振宁等)(2):132Bβ-连环蛋白miR-148a-3p靶向Wntl基因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活动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吴 东 朱青青 高振杰)(5):335BAG含BAG-nMg O的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的抗菌及再矿化性能研究(田 静 武忠圆 王 源等)(2):9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病的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不同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其中盘突关系恢复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现状和术后远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下弯、包皮异常分布,背侧包皮帽状堆积,腹侧缺如. 伴发畸形有阴囊分裂、阴茎阴囊转位、隐睾、腹股沟疝、小阴茎畸形等[1-2] ,无法进行正常性活动. 自19世纪至今,文献记载的术式达300余种,手术是唯一治疗方式. 尚无一种术式使各种类型患者均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多数医生只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治疗所收治的全部患者. 尿道下裂手术修复需要兼顾外形和功能2 个方面[3].外形方面:使外生殖器形态接近正常,包括矫直下弯的阴茎;组织移植重建缺损尿道;使尿道外口重新开口于阴茎头顶端,恢复纵行裂隙状;儿童患者包皮可半包并环绕阴茎头;伴发畸形得到矫治. 功能方面:恢复站立排尿;减少手术并发症(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发生率;减少排尿期下尿路症状(尿流分散、分叉、尿道内残余尿、尿后滴沥)的出现率;修复小阴茎畸形,使青春期及成年患者可以完成接近正常的性生活,尽可能实现生育.我们就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现状和术后远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