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管理不同科室病案迟归档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不同科室病案迟归档现状,观察戴明环(Plan-Do-Check-Act cycle,PDCA)管理病案迟归档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医院各科室全部出院病案,剔除疫情导致缺失的数据合计331 066人次,分析病案归档的情况,观察出院病案3日以上延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为临床流程管理提出科学合理改进策略.结果 2021年某院出院人次共计184599人次,病案迟归数共计1340份,病案迟归率为0.73%.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仅做了7个月的统计,出院人次共计115 436人次,病案迟归数共计1456份,病案迟归率为1.26%.之后院内逐步应用PDCA管理法,2023年仅收集2个月,出院人次共计31 031人次,病案迟归数共计108份,病案迟归率为0.35%.与PDCA管理法应用前相比,PDCA管理后病案迟归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迟归档以烧伤科、泌尿外二科、呼吸一科、胰腺外科、肝脏-腹腔镜外科、综合外科/特需外科较为常见,通过PDCA管理法可有效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适宜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六西格玛理念的精益管理法在优化胸外科日间手术管理流程的实践与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六西格玛理念的精益管理法在优化胸外科日间手术管理流程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50例设为常规组,将2021年5~11月50例设为观察组。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管理,观察组应用基于六西格玛理念的精益管理法实施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管理期间接台手术延迟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接台手术延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均 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 P<0.05)。 结论:在胸外科日间手术管理中应用基于六西格玛理念的精益管理法能有效降低手术接台延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目标管理法减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目标管理法减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的长效机制并评价其管理效果。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目标管理法。遵循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流程,通过成立领导和实施小组、确定控制目标、制订现场检查追踪内容和评价标准、加强全员培训、过程追踪并及时反馈等方法建立减少住院患者UE的长效机制,评价2014—2018年患者UE发生率、重置率和病区UE管理的合格率。结果:2014—2018年UE发生率及重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015—2018年住院患者UE发生率分别为0.21%(141/72 112)、0.08%(62/79 284)、0.07%(52/69 840)、0.06%(41/71 994);UE重置率分别为31.58%(48/152)、46.77%(29/62)、26.92%(14/52)、26.83%(11/41)。2015—2018年病区UE管理合格率分别为61.33%(92/150)、90.54%(134/148)、98.66%(147/149)、98.37%(181/184)。 结论:目标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可持续降低住院患者UE发生率和重置率,提高病区UE管理的合格率,提升护士对非计划拔管的正确管理能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HACCP管理法的多院区药学人员培养质量控制体系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立多院区药学人员培养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多院区药事质量同质化发展.方法 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法对多院区药学人员的培养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监控程序及纠偏措施.结果 确定6个CCP,从人员分工、培养流程、教学实施过程三方面建立多院区药学人员培养质量控制体系.结论 HACCP管理法用于多院区药学人员培养管理,可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中的潜在和明显影响因素,提升多院区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分院区与主院区药事管理水平与药学服务质量同质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放射科CT辐射剂量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加强放射科CT辐射剂量管理.方法 按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DMAIC模式对放射科辐射质控流程进行优化,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2月成人和儿童常见CT检查项目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辐射质控问题发生状况作为基线资料,2022年8月至2022年9月同一设备成人和儿童CTDIvol、DLP值及辐射质控问题发生状况作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的对照资料,对实施前后剂量值和问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成人DLP:CT尿路造影(CTU)降低65.5%、颈部增强降低25.5%、头颅降低9.8%、颌面部降低24%、胸部增强降低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增强降低9.7%(P>0.05).儿童头颅DLP:<1岁增加35%(P>0.05),1~5岁降低30.2%、6~10岁降低21.8%、11~15岁降低 27.6%(P<0.05);儿童颌面部 DLP:6~10 岁降低 43.3%、11~15 岁降低 29.1%(P<0.05);儿童胸部 DLP:<1 岁降低 13%(P>0.05),1~5岁增加2.2%(P>0.05),6~10岁降低42.6%、11~15岁降低54.2%(P<0.05).放射质控问题出现率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发现放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优化,能够提升科室辐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集中管理模式下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法对优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集中管理模式下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LSS)管理法在优化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流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输液泵和注射泵为例,运用LSS管理方法中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流程对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难点进行分析,采用组织系统模型流程管理及鱼骨图等方法,分析影响设备维修管理的关键环节,提出在集中管理模式中简化维修审批流程、建立集中管理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运行机制、规范设备消毒和检测制度等改进方案,对LSS管理方法实施前后输液泵和注射泵实际维修周期和维修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LSS管理方法实施后,输液泵和注射泵设备实际维修时长分别缩短至(6.75±1.81)d和(5.89±1.25)d,维修周期分别缩短26.87%和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泵和注射泵每月单次维修费用分别降低至232.10[32.50,291.00]元和164.40[32.80,183.4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维修费用分别降低至1217.00元和1426.75元,分别降低了16.54%和28.20%,达到了LSS管理方法的工作目标.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LSS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分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难点,从而在集中管理模式下针对性优化管理流程,可有效提升设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