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活性肽对化疗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协同改善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探讨海洋生物活性肽联合常规口服营养补充(oralnutritional supplement,ONS)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估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11月确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ONS组、ONS+活性肽组,3组均接受营养会诊及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均衡膳食.ONS组接受加餐常规口服营养液,ONS+活性肽组在ONS基础上联合18 g/d海洋生物活性肽,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和8周的主要观察指标变化,包括NRS2002评分、PG-SGA评分、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肌肉量、脂肪量、上臂肌围、小腿围、握力,次要观察指标包括腰围、臀围、血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36例、ONS组33例和ONS+活性肽组30例最终完成临床随访.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随访8周后,对照组患者NRS2002评分和PG-SGA评分明显增高,体质量、BMI、体脂肪量、上臂肌围、小腿围、腰围、臀围、握力水平、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ONS组和ONS+活性肽组患者体质量、BMI、肌肉量、体脂肪量、小腿围、腰围、臀围、握力水平、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ONS+活性肽组患者体质量、BMI、肌肉量、体脂肪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小腿围较入院时有明显增长;与ONS组相比,ONS+活性肽组8周时患者蛋白质摄入明显增多,PG-SGA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海洋生物活性肽联合常规ONS干预可能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中具有正面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深海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深海环境复杂多样,微生物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往往会形成独特的代谢途径,进而产生一些具有某种生理活性的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作为深海环境中的重要微生物类群之一,因其次级代谢产物出新率高、生物活性显著,近年来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焦点,倍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2004-2017年间发表的217个深海(>50 m)真菌来源的新颖次级代谢产物,其来源菌株广泛分布在真菌18个属,主要集中在Penicillium属(30%)、Aspergillus属(24%)、Spiromastix属(13%)和Acremonium属(7%);其结构类型包括聚酮类(99个)、生物碱类(54个)、萜类(50个)、肽类(11个)、其他类(3个);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毒性、抗菌、抗病毒、抗污损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甾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其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机体防御机制,从而能产生许多结构特殊、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药源.目前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大环内酯类、肽类、甾体类、萜类、聚酮类、糖苷类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海洋细菌以及海洋微藻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甾体化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蓝藻富含高活性抗癌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世纪70年代以来,Moore对蓝藻开展了最广泛的研究,筛选出了4 000多种淡水/陆地和海洋蓝藻藻株,分离出大约有1 000种化合物;2007 ~2016年,ICGB组织从海洋蓝藻发现了400多个新化合物,从中分离得到126个新的肽化合物,大多数显示出强烈的生物活性.蓝藻产生的细胞毒性次生代谢物,已有200多种被用于研究新的抗癌药物或药物先导物,数10种来源于蓝藻次生代谢物及其合成类似物,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前或Ⅱ期和Ⅲ期临床癌症治疗试验,2018年进行Ⅰ期或Ⅱ期药物开发的就有17种蓝藻衍生物或激发剂(Inspiredagents),蓝藻已作为全球海洋药物临床渠道的重要部分,蓝藻化合物已在科学研究方面显示出光明的前景,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文章对:1)来自蓝藻次生代谢物及其类似物共121个高活性抗癌化合物的来源,特性,化学结构,构效关系;2)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抗增殖,抗炎症和抗氧化的机理,包括抑制微管聚合,阻断癌细胞周期和强光敏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以及3)疗效好毒性大的化合物,如Dolastatin10,Cryptophycins 1,52经生物技术耦合单克隆抗体成为低毒高效的药物(ADC)均作了评述;最后,还介绍了美中法等国对β-胡萝卜素,维生素A,C,E,Se等多种抗氧化剂进行了5~8年的防治癌症试验,结果好坏参半,应慎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活性肽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物活性肽是21世纪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生物活性肽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陆地生物活性肽到海洋生物活性肽在生物医药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被不断发现、认知,这些功能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人体中的大多活性物质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生物活性肽被誉为人类健康的新宠儿.其能够让人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生物活性肽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洋生物活性肽是海洋生物免疫系统长期进化而来的一类蛋白类分子,在宿主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功能多样、来源广泛、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抗菌、抗肿瘤、抗炎等新型药物的研发,成为了当今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洋生物活性肽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海洋生物活性肽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拟诺卡菌来源的天然产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洋拟诺卡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功能,成为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根据2010-2013年初的海洋放线菌天然产物的统计表明,对拟诺卡菌的研究仅次于链霉菌.本文综述了从2001年的第一个海洋来源的拟诺卡菌天然产物至2018年6月17年间报道的65个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的微生物来源、结构及其生物活性.其结构包括吡喃酮类、二酮哌嗪类、多肽类等,其中吡喃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类型,占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总数的46%;而29%的海洋拟诺卡菌天然产物表现出抑菌、细胞毒、抗炎等生物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洋来源多肽生物活性及提纯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海洋生物来源的多肽,种类丰富,结构新颖,副作用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海洋生物来源的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的多功能活性肽进行综述,并对多肽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介绍,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生物活性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生物碱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生物碱(Alkaloids)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多数有复杂的含氮杂环,有光学特异性和显著的生物活性〔1〕.目前,人们从海洋生物、微生物、昆虫代谢物中亦发现类似的含氮有机物,也称其为生物碱.广义来讲,除生物体必需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外,其他所有含氮有机化合物类都可称作生物碱〔2〕.自1806年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以来,生物碱就备受关注,其生物来源广,还具有生物活性多样性,如降血压、抗肿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降糖、降脂、抗虫和抗微生物等,在消毒、医疗和农业杀虫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3〕.近年来,致病性微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耐药菌株增多,尚未解决的感染难题日益累积,使开发新型消毒剂成为必要〔4〕.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碱的基本分类,抗微生物作用及其机制,为生物碱在消毒防疫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红藻门植物提取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使海洋生物成为具有很大药物开发潜力的领域.红藻是藻类植物中重要的一大类群,目前已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红藻种类多、分布广,红藻门植物提取物(包括多糖、多肽、酚类、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抗肿瘤活性、抗凝血活性、抗高血压、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未来尚需在红藻的采样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上开展深入研究,并探寻提高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产量的有效方法,以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新药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