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消化道-呼吸道瘘封堵器治疗慢性胸腔胃-气管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胸腔胃-气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传统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消化道-呼吸道瘘封堵器,成功应用在多例消化道-呼吸道瘘患者的治疗中。本文报道1例应用该封堵器成功治愈慢性胸腔胃-气管瘘,并自行将封堵器排出体外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病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是消化道与呼吸道之间的病理性交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种危重疾病。为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系统梳理了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的病因,其中良性病因主要有创伤、食管异物及人工气道,恶性病因包括肿瘤侵袭与肿瘤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的发病率可能会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或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干细胞、中医药可能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闭锁儿童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调查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EA患儿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版(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TM 4.0,PedsQL TM4.0)对200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2~18岁EA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共发放问卷153份,回收合格问卷130份,其中男孩80例,女孩50例,中位年龄3.3(2.7,5.0)岁。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并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EA患儿PedsQL TM4.0问卷的总分为(73.07±17.80)分,低于全国常模的(81.18±12.03)分( 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孩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女孩( P=0.001),近1个月存在消化道问题(烧心、呕吐、吞咽困难、食物嵌塞、吞咽疼痛)、呼吸道问题(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部紧压感)或喂养问题(避免进食某些食物、吃小块食物、需高能量食物、进食时间>30 min、饮水辅助进食)的儿童总分均显著降低( P<0.05),既往接受胃造瘘术也与生活质量总分降低相关( P=0.02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咳嗽、进食时间>30 min是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EA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规范化随访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膈疝并食管闭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孕38 +5周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67 kg。孕17周行唐氏筛查提示18-三体高风险,孕20周行羊水穿刺基因学筛查提示染色体无异常。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先天性左侧膈疝,分别为孕28周、32周、36周,测量肺头比(lung area to head circumference ratio,LHR)分别为1.8、2.1、2.0。产前(孕30周时)MRI提示先天性左外侧膈疝,疝内容物为胃腔、部分肠管(图1)。怀孕过程中无特殊服药史、物理或化学物质接触史。出生后的1 min、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分、8分,但之后出现气促、发绀,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处理,无明显好转,予以气管插管,血氧饱和度90 %~95%。术前常规置入胃管时,发现置入胃管12 cm左右明显受阻,考虑合并先天性食管闭锁可能。予胃管内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5 ml摄片,提示为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合并左侧膈疝(图2)。继续予抗感染、支持及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因患儿术前准备已完善,无合并重大畸形,血气基本正常,且合并Ⅲ型食管闭锁,呼吸机辅助通气时会有大量的气体通过食管气管瘘管进入消化道而加重左侧膈疝,故在出生后的37 h行左侧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右侧胸腔镜下食管闭锁一期成形术。行左侧膈疝手术时,见疝内容物为部分胃、大部分小肠、部分结肠、脾,还纳后见膈肌缺损约5.0 cm×3.0 cm,予生物补片修补,手术顺利,用时85 min。取左侧卧位,重新消毒铺巾,胸腔镜下见食管远端位于气管隆突上1 cm与气管相连,食管远近端相距约1.5 cm。结扎食管气管瘘后行远近端单层吻合,检查无吻合口瘘后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手术顺利,用时138 min。术后予呼吸机辅助、头屈曲位、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术后12 h复查胸片提示左侧膈肌位置良好(图3),术后9 d复查食管造影提示吻合口通畅,无吻合口瘘、狭窄,左侧膈肌位置良好(图4),术后第20天出院。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生长发育情况好,呼吸平稳,进食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H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双H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DCTEFs)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DCTEFs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案进行分析。以"气管食管瘘""H型气管食管瘘""双气管食管瘘""双H型气管食管瘘""V型食管闭锁""单纯性气管食管瘘""食管气管瘘"为中文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再以"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H-type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double H-type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double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Ⅴ-type esophageal atresia"为英文主题词,在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1952年1月至2022年11月。结果:①患儿1(4个月2 d龄)以生后呛奶、吐奶、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于2018年8月29日入本院治疗。患儿2(2岁11个月)以生后呛咳伴呕吐、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于2020年3月24日入本院治疗。对2例患儿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2个H型气管食管瘘,并进行内镜下气管食管瘘封堵术(TFC),使用氩气刀灼烧食管内侧瘘口周围黏膜,患儿1治愈,患儿2于术后8个月复发。②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检索策略,共检索出10篇相关文献,纳入共计10例DCTEFs患儿诊疗研究。其中,7例患儿(患儿4、6~10、12)临床病例资料相对完整,临床表现均为进食后发绀、呛咳、吐奶或腹胀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1例(患儿12)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这10例患儿中,仅1例(患儿5)的食管造影术结果显示2个瘘口,对3例(患儿7、9、12)采取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2个瘘口,对1例(患儿11)采取支气管镜联合胃镜检查发现2个瘘口,1例(患儿3)尸检发现2个瘘口,1例(患儿4)尸检发现第2个瘘口,3例(患儿6、8、10)在术中或术后均发现第2个瘘口。4例(患儿6~8、10)采取开放性手术治愈,1例(患儿12)采取胸腔镜手术治愈。结论:DCTEFs是一种罕见病,该病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临床漏诊,检查过程中应仔细寻找第2瘘管,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呼吸道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消化道-呼吸道瘘的原因,总结其诊断、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同时并发消化道-呼吸道瘘的食管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和预后状态.结果 共收集32 例消化道-呼吸道瘘,其中30 例与消化道瘘相关,2 例为气管切开时的机械损伤.32 例中,14例瘘口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5±1.90)个月.32 例中24 例经保守治疗,9 例愈合;6 例行支架封堵,4 例愈合;2 例行手术治疗,1 例愈合;患者1 年内死亡率为50%,中位生存时间为(9.50±2.14)个月.结论 术中气管损伤、术后气管插管、长时间机械通气、消化道瘘等是发生消化道-呼吸道瘘的重要原因;患者早期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晚期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复发;食管或气管支架可能在消化道-呼吸道瘘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过量口服布洛芬致儿童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3例十二指肠穿孔的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2016年9月14日至2017年6月20日我院收治的3例儿童十二指肠穿孔的病例资料,总结儿童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年龄为2岁、3岁、5岁;3例起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史,并多次口服布洛芬后出现急性腹痛,经查腹平片提示气腹.3例穿孔部位均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直径0.5~1 cm,其中2例少量气腹者行3D腹腔镜探查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例因大量液气腹、休克严重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3例修补后均以大网膜覆盖.3例均预后良好,无吻合口瘘、溃疡、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3例经消化内科随访检查均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 短期内反复多次口服布洛芬可致儿童十二指肠穿孔.一旦确认消化道穿孔应紧急手术探查,腹腔镜修补十二指肠穿孔安全有效且恢复较快,若条件不允许可行剖腹探查穿孔修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食管异物致穿孔的诊治分析-单中心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各种食管异物嵌顿引起食管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因异物引起食管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异物种类、主要早期症状、近远期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例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病例,常见的异物种类包括纽扣电池(n=5)、鱼骨(n=4)和硬币(n=3),常见的早期临床症状包括发热(n=9)、呛咳(n=8)、咳嗽咳痰(n=8)、吞咽困难(n=6)、拒食(n=5)和颈部肿胀(n=4).从穿孔部位来看,12例为食管上段穿孔,1例为食管中段穿孔,2例为食管下段穿孔.15例患儿中有12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最常见为肺炎(n=10)、颈部软组织感染(n=7)和纵膈感染(n=5).5例因颈部或纵膈感染化脓而行脓肿引流术,其中2例因胸腔积脓引流不畅行开胸脓肿清除术、异物清除术;2例早期行食管破口胃镜下钛夹夹闭术.15例患儿中8例行胃造口术,4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2例行胃镜直视下鼻胃管置入术.11例食管穿孔患儿自行愈合,其中3例出现食管狭窄,经扩张治愈,1例因胃瘫而行幽门成形术;2例遗留食管气道瘘于3~6个月后行食管气道瘘修补术;1例因存在持续食管胸膜瘘行食管支架置入术而治愈;1例因感染死亡.10例患儿随访3个月至2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纽扣电池、鱼骨和硬币是常见的引起儿童食管穿孔的消化道异物.发热、呛咳等呼吸道症状是食管穿孔的早期预警症状.多数食管穿孔可不经手术修补而自行愈合,手术干预仅限于清除异物和引流脓肿.经合理治疗大多数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可获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介入诊治专家共识(第二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呼吸道管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管壁上出现瘘口时称为呼吸道壁瘘.若瘘口造成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相通,进而导致消化道内容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发热、咳痰等一系列呼吸道症状,被称为消化道-呼吸道瘘,是呼吸科、消化科、胸外科、介入科、放射科和肿瘤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一种危重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介入诊治专家共识》(第二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3/8/5
消化道?呼吸道瘘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之间的一种病理交通,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 AGRF )与恶性肿瘤、感染、创伤等多种因素相关,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一种危重疾病.随着封闭瘘口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2018 年《继发性气道?消化道瘘介入诊治专家共识》的发表为规范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1].为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AGRF的诊治水平,王洪武教授再次组织专家制定并发表了第二版《继发性消化道?呼吸道瘘介入诊治专家共识》[2].第二版共识从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这3个方面对AGRF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与第一版共识比较,第二版共识增加了中医药诊治AGRF的相关介绍,力求全面反映我国实际诊疗经验.本文将着重从呼吸专业角度解读该共识的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