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乌梅丸联合消痔灵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8
乌梅丸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转导的上游调控点IκB激酶(IκB kinase,IKK),下调IκB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活化,还可通过下调免疫性结肠炎结肠NF-κB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消痔灵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乌梅丸联合消痔灵可以通过NF-κB抑制肠道炎性反应,对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国际与国内关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研究较少,分子结构尚不明确,诊断与治疗缺乏统一性,且乌梅丸组成众多,各方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机制较为复杂.今后,需开展动物实验及循证医学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消痔灵联合乌梅丸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消痔丸对巴豆油致肛门肿胀模型大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巴豆油诱导大鼠肛门肿胀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消痔丸低、中、高剂量(0.81、1.62、3.24 g/kg)组和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g/kg)组,每组20只,连续ig给药7d,于给药第4天,采用巴豆油涂抹肛管诱发肛门肿胀至72 h,通过测量肛门肿胀面积初步评估各给药组治疗效果;通过采集大鼠血液、肛门直肠组织进行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测,评价消痔丸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消痔丸组大鼠肛周肿胀、黏液溢出、便秘等症状明显减轻,肛肠指数和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P<0.001),肛门直肠组织鳞状上皮细胞缺失、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等现象明显减少;血中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0.001),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血清及肛门直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肛门直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0.001).结论 消痔丸对巴豆油诱导的急性痔疮模型治疗作用显著,其对于痔疮引起的肛门肿胀、炎症反应、直肠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消痔丸对醋酸致肛门溃疡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消痔丸(0.81、1.62、3.24 g/kg)组、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 g/kg)组,另设置对照组,每组 10 只.对照组与模型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 0.1%CMC-Na溶液.各组连续ig给药 10 d,1 次/d.观察各组大鼠表观指标,并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溃疡面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肛门直肠组织病理学,并进行分级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肛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肛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消痔丸组可显著改善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肿胀、黏液分泌等情况,加快大鼠肛周黏膜上皮修复,溃疡面积缩小,减少间质或黏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物;消痔丸组可抑制肛周组织中MMP-9、IL-6、TNF-α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增加TGF-β1 表达(P<0.05、0.001).结论 消痔丸对醋酸诱导的肛门溃疡模型治疗作用显著,主要通过抑制IL-6、TNF-α、MMP-9 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升高TGF-β1 表达,从抗炎消肿、抑制基质降解、促进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等途径,起到消肿生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消痔灵治疗睾丸鞘膜积液5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止痛如神汤联合耳穴压丸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止痛如神汤联合耳穴压丸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内套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的6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肛肠科常规换药处理,治疗组30例则在对照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止痛如神汤坐浴熏洗联合耳穴压丸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各时间点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评分、水肿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7±2.9)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22.0±3.1)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1,3,5,7d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VAS评分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7 d后,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止痛如神汤坐浴熏洗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术后肛门疼痛,促进肛缘水肿加速消退,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静志安神法辅助耳穴压丸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混合痔为肛肠科常见疾病,兼具内痔与外痔双重特征,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肛周湿疹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肛门周围血管神经分布丰富,疼痛敏感,加之手术为强烈的应激源,术后疼痛导致患者焦虑、恐惧、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1].因此,术后有效镇痛,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促进机体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耳穴压丸是根据人体经络腧穴的理论及耳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穴位达到镇痛效果[2].静志安神法通过指导患练习六字诀呼吸操,均行局部与全身的功能调整,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消极情绪,增强患者耐受性的作用.本研究将静志安神法与耳穴压丸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观察其对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地奥司明对睾丸鞘膜积液的疗效及其对CRP、HSP、PSA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对睾丸鞘膜积液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热休克蛋白(HS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62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使用消痔灵治疗.比较两组睾丸鞘膜积液疗效,CRP、HSP、PSA水平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3.5%vs.64.5%,P<0.05).治疗前两组CRP、HSP、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31.2±1.6)mg/L vs.(53.5±1.8)mg/L]、HSP[(3.2±0.3)ng/L vs.(8.8±0.4)ng/L]、PSA[(1.2±0.1)μg/L vs.(2.8±0.3)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14.2±1.6)分vs.(26.5±1.8)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vs.29.0%,P<0.05).结论 地奥司明能有效改善睾丸鞘膜积液,降低CRP、HSP、PSA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耳穴压丸配合手指点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耳穴压丸配合手指点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混合痔初次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压丸配合手指点穴)与对照组(不采用耳穴压丸配合手指点穴)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疼痛、水肿、肛门下坠症状消退、创面愈合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活动评分、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肢体活动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取耳穴压丸配合手指点穴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肢体功能,促进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京万红软膏联合加减地榆槐角丸用于痔疮手术术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京万红软膏联合加减地榆槐角丸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水肿程度、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水平及创面分泌物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混合痔患者,依据术后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换药(碘伏油纱条+止痛栓)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京万红软膏+加减地榆槐角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创面恢复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创面恢复情况、血清相关指标变化,并对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分泌物多少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研究组创面疼痛消失时间(8.24±1.67)d、水肿消失时间(10.56±2.21)d及创面愈合时间(9.58±1.9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消失时间(12.58±2.01)d、水肿消失时间(15.21±2.84)d及创面愈合时间(13.74±2.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4、10.009、10.61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创面水肿和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创面疼痛(0.68±0.21)分、创面水肿(0.27±0.05)分及创面肉芽组织(0.30±0.08)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创面疼痛(1.51±0.36)分、创面水肿(0.93±0.26)分及创面肉芽组织(1.02±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26、19.309、22.045,P<0.05),血清PDFG(60.01±8.02)ng/L、VEGF(140.56±20.12)ng/L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血清PDFG(45.55±7.11)ng/L、VEGF(111.58±16.78)n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0、8.568,P<0.05).另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京万红软膏联合加减地榆槐角丸用于痔疮患者术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能上调血清PDFG、VEGF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