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主要位于非洲(60.81%,45/74)和亚洲(22.97%,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25/26)。2013-2019年,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95% 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95% 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95% CI:54.30~105.42)。 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疟疾流行,其中1/4的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应继续加强疟疾尤其是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以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疟疾输入风险提供参考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初步建立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国内18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展开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打分,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系数,筛选指标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采用克朗巴哈 α系数,权威系数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结果:13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最终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2%(13/18)和100%(13/13)。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2和0.25,均具有显著性。指标体系重要性评分、可操作性评分、熟悉程度评分和判断依据评分的克朗巴哈 α系数值分别为0.938、0.945、0.983、和0.962。各二级指标条目下归一化权重值居第1位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境外感染风险中的入境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0.048 1)、虫媒特征中的当地媒介能量(0.019 8)、自然因素特征中的当地海拔(0.028 5)、外部暴露风险中的来源国抗疟药物可及性(0.034 2)、境内传播风险中的当地与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关系(0.050 1)和内部防控能力中的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0.044 6)。 结论:所构建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其输入后再传播、巩固疟疾消除成果提供参考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疟疾诊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6月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疟疾威胁将长期存在。为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治疗疟疾,提高疟疾诊治的水平,国内感染病及寄生虫病领域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了《疟疾诊疗指南》。该指南对疟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重点强调了应对不同临床状况时的治疗方案,以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疟疾终结者”——疟疾在中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又一种传染病在中国被消灭了,这次是疟疾(malaria)。疟疾曾每年致3 000万中国人发病、30万人死亡。2021年6月30日8时,WHO总干事谭德塞正式宣布,中国已经消除了疟疾。这个“消除”代表的含义是一个国家内所有人类疟疾寄生虫的本地传播至少中断连续3年,且该国已经建立起一个能够防止本地传播再次发生的全面运行的监测和应对系统。从3 000万到连续3年,中国的“疟疾终结者们”到底做了什么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平顶山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6 - 2020年南昌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南昌市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及时调整南昌市消除疟疾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系统"收集2016 - 2020年南昌市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疟疾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和感染来源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16 - 2020年南昌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9例,其中恶性疟39例、间日疟19例、卵形疟9例、三日疟1例、混合感染1例。69例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分布于南昌市的8个区(县),以进贤县最多,占36.2%(25/69);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 ∶ 1(66 ∶ 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60岁,占97.1%(67/69);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26.1%(18/69)。69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从非洲输入67例,占97.1%。结论:2016 - 2020年南昌市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今后应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管控与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消除传染病的历史进程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致盲性沙眼和疟疾的历史进程,并对未来有望被消除的传染病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疟疾诊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6月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将长期存在。为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治疗疟疾,提高疟疾诊治的水平,我们邀请国内感染病及寄生虫病领域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了疟疾诊疗指南。该指南对疟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重点强调了应对不同临床状况时的治疗方案,以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力推动我国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病毒性肝炎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其每年造成的相关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为控制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流行,WHO提出了《2016-2021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GHSS),并成立了艾滋病病毒、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策略技术咨询委员会(STAC)。本文总结了GHSS目标和2020年STAC会议主旨,分析了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本期刊发的论文进行评论,为进一步推动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提供技术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复苏,人口跨境往来更加便利,对输入性疟疾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我国目前对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风险指标体系构建法、风险指数法、数学模型法、易感性-接受性-输入性法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研究领域常见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