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波致热相变介导多尺度氟碳液滴的制备及其增效微波消融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相变氟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机制并评估其增效微波消融(MWA)疗效的作用。方法:制备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外壳,配比全氟化碳(PFC)为核心的相变纳米液滴(PTN),探究一种基于热致相变的相变机制——微波致液滴汽化(MWDV)。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体外溶血实验及CCK-8实验监测PTN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构建体外凝胶孔洞模型监测PTN的相变;通过活死荧光实验、流式分析及细胞活性实验评估MWDV介导后相变PTN增效微波消融疗效的作用。结果:当全氟戊烷和全氟己烷按3∶2配比构成全氟化碳核心时,PTN的相变温度恰为微波消融的边界温度(60 ℃)。进一步体外和细胞实验发现,该配比PTN不仅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而且能够在MWDV介导下发生相变,增强二维超声成像和提高微波消融疗效。结论:MWDV可以作为氟碳纳米材料的一种相变机制,其为肿瘤消融治疗提供了新的增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种新型相变纳米微球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验证其对HIFU的增效作用.离体实验采用250 W、10 s的连续波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在体实验采用200 W、5 s的连续波辐照活体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组织.测量、计算HIFU辐照后靶区的凝固性坏死体积、能效因子(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变纳米微球在溶液中呈球状、均匀分布,粒径均一.离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牛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未经处理的牛肝组织(t=28.80、19.55、14.30,P=0.01、0.02、0.02).在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新西兰大白兔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t=9.41、13.52、15.67,P=0.02、0.01、0.01).结论 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IFU消融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