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用于尿道瘢痕防治动物实验的超声探头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尿道瘢痕是患者尿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难以通过手术治疗方法清除.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 ultrasound,LIPUS)在抑制纤维化,抑制炎症方面有十分突出的表现,为超声防治尿道瘢痕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目前并没有对超声用于尿道瘢痕的防治作用的报道,另外有关超声抑制纤维化、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新西兰雄兔尿道重建模型设计了一种超声探头,用于LIPUS抑制尿道瘢痕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兔阴茎的尺寸与形状设计探头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预测探头声场,用3D打印技术制造原型机.最后对探头声场进行测试,并且用于动物实验验证其实用性.结果 探头超声频率为2 MHz,治疗腔长度44 mm,直径8 mm.治疗腔沿长度方向上有3个紧邻的治疗区,每个治疗区的半功率长度约6 mm,治疗区内的Isata(时间平均空间平均声强)可通过前端驱动器电源电压进行调节,当电源电压为30 V时,Isata大于0.87 W/cm2.结论 本文设计的超声探头体积小、重量轻、声场均匀,可以对动物尿道实施稳定有效的超声照射,为超声治疗尿道瘢痕动物实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荧光引导下手术在重建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荧光引导下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是应用荧光造影剂可视化目标组织,并提供实时动态的图像,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应用方式等优于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主要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重建外科手术常涉及血管、淋巴和神经的定位及辨别.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概述FGS在皮瓣外科、淋巴重建和神经重建等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荧光造影剂及成像系统的开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新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构建方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优化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大鼠模型构建方法,为研究HFpEF提供实验模型.方法:10周龄,Zucker糖尿病脂肪/自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肥胖(obese zucker diabetic fatty/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F1 hybrid,ZSF1-obese)大鼠和ZSF1瘦型(ZSF1-lean)大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ZSF1-obese大鼠,饮水中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inhibition of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L-NAME),n=6]、经典模型组(ZSF1-obese大鼠,普通水,n=3)、空白对照组(ZSF1-lean大鼠,普通水,n=4).三组均以普通饲料饲养.实验组给药10周后采集三组的血压、葡萄糖耐量、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成像、生化指标数据.结果:实验组在给药10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55.0±6.6)mmHg(1mmHg=0.133kPa)和(119.4±10.9)mmHg,比起经典模型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01和P-0.0143),达到高血压标准,而经典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没有达到高血压标准.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三者均呈现射血分数保留(均P>0.05),实验组和经典模型组有相似的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和糖耐量受损(P>0.05).生化指标也显示实验组和经典模型组存在相似的脂肪肝、肾功能减退.结论:与传统的ZSF1大鼠直接作为HFpEF模型相比,联合L-NAME的ZSF1大鼠作为HFpEF模型能更全面呈现HFpEF的疾病特征,包括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糖耐量受损等表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荧光微泡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染料掺杂工程化技术制备超声荧光微泡,探讨其在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负载吲哚菁绿(ICG)染料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比较ICG-MBs和商用SonoVue超声微泡的超声造影性能。采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评估小鼠尾静脉注射ICG-MBs后脑血管成像性能,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分散均匀、粒径约为1 μm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证实该微泡具有普通超声微泡和荧光成像的双重性能。超声造影结果显示,与同等浓度SonoVue微泡比较,ICG-MBs依然保留微泡的超声造影功能,且二者超声信号强度相近。在小鼠头皮和颅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ICG-MBs实现了快速(200 ms)、高空间分辨率(165.1 μm)的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且小鼠各主要器官组织均无明显炎症或损伤。结论:超声荧光微泡ICG-MBs具有荧光和超声显影的双重功能,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小鼠脑血管成像,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取褐色挪威(BN)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STZ+亚精胺(SP)组,每组12只。STZ组和STZ+SP组尾静脉注射STZ,STZ+SP组玻璃体注射亚精胺,对照组给与同体积的溶剂。造模后继续饲喂12周,期间监测体重和空腹血糖。利用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供应情况。动物处死后取眼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基本结构,分析各层厚度。视网膜消化铺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和神经胶质抗原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血管和周细胞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咬合蛋白(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多组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法。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和STZ+SP组大鼠体重下降( P<0.05),血糖升高( P<0.05);与STZ组比较,STZ+SP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下降( 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则升高( 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STZ组和STZ+SP组大鼠神经细胞核层区排列疏松、紊乱,视网膜丛区水肿,且STZ+SP组表现的更为严重。与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厚度和外丛层厚度/视网膜总厚度增加( P<0.05),毛细血管无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增多和周细胞缺失明显。与对照组和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组织ROS水平均升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STZ+SP组claudin-1和occludin mRNA下降( P<0.05),相应的蛋白表达亦降低( P<0.05)。 结论:BN大鼠尾静脉注射STZ联合玻璃体注射SP能建立一种严重的DR动物模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更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顺应性下降,血流供应减少,视网膜水肿,新生无细胞毛细血管大量生成以及视网膜周细胞凋亡增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舰艇特殊环境对男性生殖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舰艇艇员长期处于海上或水下任务阶段,在舰艇舱室的特殊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其生殖能力与舰艇上高温、高湿、噪声、振动、电磁、次声、空气污染及水下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执行海上军事任务的舰艇艇员多为生殖功能旺盛时期的青壮年男性,生育力的保护对于提高舰艇艇员的身心健康状态、战斗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舰艇特殊环境对男性生殖能力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对于男性生殖器官精子参数和性激素的影响。笔者就舰艇特殊环境可能对男性生殖能力产生影响的理化因素进行讨论,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影响男性生殖能力的机制和途径,为开展舰艇工作人员的生殖健康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PG,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TNF-α、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采用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采用Wintrobe法测定ESR。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足背动脉和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和峰值流速,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1.8%(2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66, P=0.03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TNF-α、IL-1、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113、4.180、7.655、2.825、2.534, P<0.01或 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ESR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49、9.894、15.280、3.455, 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 t值分别为4.184、4.415)及血流量( t值分别为2.253、7.859)均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 t=6.346、6.427, P值均<0.01)。 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升高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降低峰值流速,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微泡介导T淋巴细胞Itch基因沉默增强T细胞免疫活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技术介导T细胞Itch基因沉默,观察T细胞免疫活性变化。方法:磁珠分选纯化T细胞,构建靶向Itch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实验组为超声辐照+Itch-shRNA质粒-SonoVue微泡,对照组为超声辐照+阴性对照shRNA质粒-SonoVue微泡,空白组未处理。转染48 h,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转染效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tch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转染72 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差异,两两比较LSD- t检验。 结果:利用UTMD技术介导shRNA转染效率达到52.3%,转染后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Itch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01±0.080、0.773±0.101和0.719±0.090,实验组Itch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441, P<0.01)。转染72 h,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IL-2浓度分别为(417.3±37.1)ng/L、(158.7±17.3)ng/L和(147.0±10.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8.701, P<0.001);IFN-γ浓度分别为(168.3±12.1)ng/L、(74.3±3.7)ng/L和(74.6±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6.833, P<0.001);实验组IL-2和IFN-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显著升高。 结论:利用UTMD技术介导Itch-shRNA转染能明显降低T细胞Itch水平,增强T细胞免疫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癌的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逐步推广,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快速增长。目前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明确肿瘤在前列腺内的空间分布,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评估、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指导后续诊疗措施、降低肿瘤相关死亡率,仍为前列腺癌研究上的热点问题。本文就PCa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与常规手术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微创组)102例,常规开胸手术(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术后转入ICU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并发症比较显示,微创组肺部感染、切口液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而两组吻合口漏、声音嘶哑、乳糜胸及胃排空不良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