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TOF-MS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物质成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化学成分,探讨酒煎法对该方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ALO 90A C18色谱柱(2.1 mm × 100 mm,2.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作为流动相体系,以0.3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根据化合物精确分子量、质荷比、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在线数据库与相关文献报道,通过Agl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95种化学成分.结论 该研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化学成分与物质分类,发现酒煎法可丰富该方有效成分并减少潜在毒性成分,为进一步探究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N糖图谱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联合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联用脉冲安培检测器(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PAD)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N糖图谱方法进行多实验室联合验证.方法 将rhEPO供试品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超滤置换缓冲体系,调整浓度至2mg/mL,用糖苷酶F酶切后,经乙醇沉淀,取上清冷冻干燥,获得rhEPO游离N糖.色谱条件:分析柱为Dionex CarboPac PA200,保护柱为Dionex CarboPac PA200;流动相A为5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动相B为20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动相C为250 mmol/L乙酸钠溶液;进样体积为25 μL;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30 ℃;梯度洗脱;使用仪器自带分析软件进行峰簇最高峰保留时间和峰簇面积百分比积分.选择3家实验室(L1~L3)进行方法的联合验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线性、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稳定性.结果 rhEPO N糖各峰簇清晰可见;3个实验室不同浓度供试品各峰簇面积百分比均在84%~116%之间,方法准确度良好;各峰簇最高峰保留时间RSD均<5%,面积百分比RSD均<10%,方法重现性良好;蛋白浓度在1.0~3.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8;LOD约为0.10 mg/mL,LOQ约为0.32 mg/mL;在2~8 ℃下存放48 h,稳定性良好.结论 建立了 rhEPO N糖图谱IC法,联合验证指标良好,为rhEPO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茱萸丸调控TMA/FMO3/TMAO通路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抗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旨在研究茱萸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成功的47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10只,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阿托伐他汀钙组10只,以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0.54、261.08、522.16 mg·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10.40 mg·kg-1灌胃,每日1次,各组小鼠共灌胃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主动脉及肝脏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生化法检测肝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检测血浆三甲胺(TMA)、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肝脏中二甲基苯胺单加氧酶3(FMO3)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FMO3、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ATP结合盒转运子G5抗体(ABCG5)、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和细胞色素P4507A1(CYP7A1)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HE染色可见主动脉内膜大面积增厚,肝脏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严重;血清中ox-LDL、MCP-1、VCAM-1、ICAM-1升高;肝脏TC、TG、LDL-C升高;血浆中TMA、TMAO水平升高;以及肝脏中FMO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BCA1、SR-B1、ABCG5、ABCG8、CYP7A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HE染色随着茱萸丸浓度的增加,斑块富集区域逐渐缩小,肝脏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降低;血清中ox-LDL、MCP-1、VCAM-1、ICAM-1降低;肝脏TC、TG、LDL-C降低;血浆中TMA、TMAO水平降低;以及肝脏中FMO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BCA1、SR-B1、ABCG5、ABCG8、CYP7A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 茱萸丸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MA/FMO3/TMAO脂代谢通路,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和分解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甘肃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党参炔苷差异及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党参炔苷(LBT)差异,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为党参质量评价及产地归属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9个产地党参药材,进行性状比较,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党参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LBT含量;并统计分析无机元素和LBT含量,联合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LBT含量存在差异,各元素平均含量高低顺序大致为 K>Mg>Ca>Na>Fe>Mn>Co>Zn>Ni>Cu;LBT含量范围为 0.75~6.50 mg/g.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党参中LBT含量与Mn、N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o含量与党参"菊花心"特征呈负相关;Fe、Ca含量与党参根头部横环纹特征存在正相关.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LBT、K、Mn、Ca、Na、Mg是鉴别不同产地党参的主要成分元素.结论: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LBT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三方面联合可有效评价党参质量及产地归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白术漂制工艺的合理制定及炮制机制的阐释提供参考.方法 以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的漂制品(第1、2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用9倍量米泔水各漂12、24 h;第3~5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各漂12、24、48 h,漂洗温度均为2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其化学成分,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30%B;5~14 min,30%~60%B;14~23 min,60%~70%B;23~31 min,70%~95%B;31~32 min,95%~5%B;32~35 min,5%B),柱温 40 ℃,进样量 2 μL,流速 0.3 mL·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并采集质谱数据,扫描范围m/z 50~1 250;利用PeakView 1.2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对照品、chemicalbook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质谱数据通过MarkerView1.2软件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差异化合物,分析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漂制时间不同的变化规律.结果 从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中共鉴别出55个化学成分,包含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在内的40个共有成分.其中,从白术生品、第1~5阶段漂制品中分别鉴别出了 53、47、49、49、44、46个成分.与白术生品比较,漂制过程中新增了 vitexin和dihydrosyrindine 2个成分,未检测到聚-L-组氨酸、尿苷等 9 个成分,而 9-hydroxy-7-oxo-7H-furo[3,2-g]chromen-4-ylβ-D-glucopyranoside、4-octylbenzoic acid 等 4个成分在漂制过程中呈消失-出现的变化趋势.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8个差异化合物,其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这3个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漂制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是生品中为最低,第3阶段漂制品中为最高.结论 漂制辅料(清水和米泔水)和漂制时间是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产生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漂白术饮片若以白术内酯Ⅰ、Ⅱ、Ⅲ为指标性成分和药效成分,则白术合理的漂制工艺为:白术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漂12 h.该实验可为樟帮特色米泔水漂白术炮制科学内涵的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紫色色杆菌转氨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利用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转氨酶(CV2025)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V2025,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将CV2025基因序列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V2025,转化E.coliTOP10中进行阳性克隆子筛选,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后,转化E.coli BL21(DE3)和Rosetta,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将重组菌28a-CV2025-BL21活化后接种2TY液体培养基,IPTG诱导表达制备粗酶液后,以异丙胺为氨基供体,1-(4-甲氧苯基)乙酮、邻氟苯乙酮、苯乙酮为氨基受体,采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初步检验转氨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ET-28a-CV2025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菌28a-CV2025-BL21、28a-CV2025-Rosetta的表达产物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51 000的目的蛋白条带,且28a-CV2025-BL21表达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酶液催化后,1-(4-甲氧苯基)乙酮与异丙胺发生转氨基化反应,生成对应的手性胺1-(4-甲氧苯基)乙胺,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结论 在E.coli中成功表达了CV2025,初步检验上清中可溶性蛋白具有酶活性,为后期转氨酶的分离、纯化以及增强产物转化率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薏苡仁谷蛋白胃肠模拟消化及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模拟胃肠消化对薏苡仁谷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模拟胃肠环境水解薏苡仁谷蛋白,超滤法(截留分子量3 kDa)进行组分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ACE抑制率;高活性组分进行体内降压药效评价.进一步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水解工艺.结果 在终浓度0.04 mg·mL-1时,肠道水解物≤3kDa组分的ACE抑制活性最高(99.94±0.01)%;单次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胰蛋白酶水解薏苡仁谷蛋白的最佳参数为:水解时间6h、底物浓度1.5%、酶底比1:5,谷蛋白的水解度为(16.37±1.68)%.结论 薏苡仁谷蛋白经胃肠模拟消化后可产生具有显著降压作用的小分子生物肽,有望开发为降压药物或功能食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GC-MS分析蕲艾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半仿生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蕲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蕲艾挥发油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半仿生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蕲艾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平板涂布法和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考察蕲艾挥发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蕲艾挥发油检测到52种化学成分,初步鉴定了20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5.95%,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蒿醇(55.49%)、3,3,6-三甲基-1,4-庚二烯-6-醇(15.37%)、桉油精(11.87%)和4-萜烯醇(3.50%)等,以醇类居多.蕲艾挥发油对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黄曲霉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结论:蕲艾挥发油主要由醇类组成,并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PLC-Q-Orbitrap-HRMS技术的葛根-丹参药对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HRMS)技术分别对以水和50%甲醇溶液为溶剂提取的葛根-丹参药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 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C18 色谱柱(150 mm×2.1 mm,1.9 μm),以 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0℃.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 从水提和50%甲醇醇提样品溶液中均鉴定出104个化合物,其中103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各有1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水提样品中的刺槐苷与50%甲醇醇提样品中的降丹参酮(或其同分异构体).共鉴定出的10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成分36个、苯丙素类成分20个、萜类成分24个和其他类成分25个.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UPLC-Q-Orbitrap-HRMS技术对葛根-丹参药对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可为葛根-丹参药对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液内两种胆汁酸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定量检测前列腺癌(PC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液样本内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验证CA和CDCA作为PCa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明确两者诊断性能.方法 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男性PCa患者20例纳入实验组,另外11例男性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其血液样本,将收集血液样本离心取其上清液,加入待测内标物质,使用梯度洗脱对CA、CDCA进行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定量检测血液中CA、CDCA含量,最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种物质CA、CDCA诊断模型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PCa组血液样本中CA含量分别为 0.302、0.287、0.215、0.187、0.190、0.185、0.180、0.166、0.174、0.158、0.155、0.144、0.140、0.120、0.125、0.135、0.110、0.124、0.129、0.115 ng/ml,健康对照组 CA 含量分别为 0.169、0.170、0.153、0.142、0.122、0.144、0.082、0.085、0.074、0.055、0.032 ng/ml,前者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血液样本中CDCA含量分别为1.770、1.612、1.508、1.235、1.339、0.650、0.662、0.942、0.752、0.750、0.760、0.555、0.507、0.523、0.421、0.333、0.345、0.378、0.329、0.225 ng/ml,健康对照组 CDCA 含量分别为 0.525、0.431、0.345、0.304、0.299、0.235、0.230、0.205、0.195、0.185、0.190 ng/ml,前者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CA实验数据绘制ROC曲线,此时曲线下面积(AUC)=0.761,截断值为0.085,检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5.45%,约登指数为0.455;使用CDCA实验数据绘制ROC曲线,此时AUC=0.902,截断值为0.304,检测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72.73%,约登指数为0.677.结论 PCa组患者血液中CA与CDC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具有较高灵敏度,因此血液中的CA与CDCA可作为诊断PCa的潜在生物标志物.PCa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液中CDCA含量均高于CA,且具有更高的特异度,CDCA作为PCa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诊断性能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