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1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根据随机字母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用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价治疗前、后的躁狂程度,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与WAIS-RC、WM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RMS评分均降低(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均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均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的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NSE、Aβ水平与WMS评分,NSE水平与WAIS-RC评分均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清心温胆汤治疗BD躁狂发作患者在降低躁狂评分,降低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以及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要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筛选温胆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药物靶标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高血压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采用Cytoscape v3.7.1构建网络,再用ClueGO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以适合的分子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温胆汤141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08个潜在治疗靶点;通过cytoHubba中MCC算法筛选出排位前20的核心靶点,GO分析包含164条显著性条目,包括生物过程133条、分子功能24条、细胞定位7条。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7条枢纽通路,且活性成分与靶点间对接良好。结论:温胆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高血压,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消走泄法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风、湿、热邪贯穿于小儿湿疹疾病始终,湿热体质亦是本病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小儿湿疹,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以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分消湿热邪气,纠正湿热偏颇体质,并辨证治以祛风解表、补脾益气,风湿袭表证用消风温胆汤,湿热浸淫证用薏竹温胆汤,脾虚湿蕴证用四君温胆汤,如此标本兼顾,常获佳效。湿疹患儿平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锻炼以改善体质,若湿热体质较为明显,症状缓解后可继服温胆汤加减巩固治疗及调理湿热偏颇体质,以达治病防病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主要采用内治、外治及内外联合治疗,多围绕脏腑辨证和气血痰瘀辨证,治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为主。内治多自拟方药或以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温胆汤等经典方化裁,外治主要有普通针刺、耳针、头针、腹针、穴位贴敷等,均可改善抑郁症状并控制血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医案107个,涉及中药225味,其中核心用药为甘草、陈皮、黄连、茯苓、吴茱萸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核心药对为甘草-陈皮。核心处方由甘草、陈皮、黄连、吴茱萸、茯苓、海螵蛸、蒲公英、枳壳、白芍、柴胡、姜半夏、香附、木香、竹茹、枳实、砂仁、白术等17味药组成。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温胆汤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胆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焦虑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术后焦虑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伴焦虑症状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予温胆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感知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14,PSS-14)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微小核糖核酸17-92(micro RNA-17-92,miR-17-92)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ADS-A、HADS-D、PSQI、PSS-14评分和血清GLU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NE、DA、GABA和miR-17-9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可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压力感知,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温胆汤调控5-HT、NE和DA能系统功能,调节miR-17-9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温胆汤对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共病同治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胆汤对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共病同治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与文献搜索得到温胆汤有效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以及TTD数据库搜索心力衰竭、抑郁症相关疾病靶点,与温胆汤作用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平台完成交集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并预测核心靶点,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温胆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核心成分为木犀草素、川陈皮素、β-谷甾醇、黄芩苷、豆甾醇等,核心靶点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蛋白激酶B1、白细胞介素-1β、肿瘤蛋白p53等,通过KEGG主要富集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环磷酸腺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等核心成分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等方面来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抑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对焦虑障碍证候的经典名方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学认为焦虑障碍相当于中医的脏躁病、郁证、卑惵病,其喜悲伤欲哭、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与焦虑障碍高度相似.论治焦虑障碍时,中医常用的经典名方主要面向焦虑障碍中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两种分型,通过辨证论治,将GAD分为了痰郁热扰、血虚、肝气郁结、瘀热内阻、心肾不交5个证型,代表方为温胆汤,酸枣仁汤、逍遥散、血府逐瘀汤、黄连阿胶汤等方剂;将PD分为了肝失疏泄、心胆两虚2个证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安神定惊汤等方剂.经研究,GAD中医证型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肝失疏泄证,用方逍遥散,PD中医证型中肝失疏泄、心胆两虚两证型出现频率相同,用方频率最高者为安神定惊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经典名方治疗GAD的平均治愈率达88%,治疗PD的治愈率达90%,治疗焦虑障碍平均显效时间约为35 d,综合考量,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焦虑障碍的理论基础可靠,临床疗效可靠,在实践中有研究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疗效观察及对血清5-HT、Glu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0例.西药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中药组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5-HT、多巴胺(DA)、Glu水平.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西药组72.00%(P<0.05).治疗后,2组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痰多、头晕、目眩、口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药物等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Glu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血清DA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西药组20.00%(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失眠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调节血清5-HT、Glu水平,降低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