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了解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交易现状,发掘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进行调查,完成包括基原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内容的药用植物编目.结果:经过整理和鉴定,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有153种,隶属72科,123属,被《中国药典》收录49种,作为保健品使用的药材共28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共29种.药材药用部位有8类[根类(根或块根或根茎)、全草类或全株类、果类、鳞茎、花类、子实体类、油类、叶类],其中以根类入药最多,占总种数的47.7%.药材主要用于益气补血、益肾强筋、键脾和胃、调节免疫、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温里散寒、温经止痛、抗炎、镇痛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药材使用方法以水煎服为主,其次是多种配伍炖肉,煎汤熏洗或沐浴,捣烂外敷,泡酒涂擦.药材治疗疾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最多(56种,36.6%),其次是治疗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54种,35.3%).结论: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被用于药用、食用和保健品,药用独具民族特色,成为发掘新药源、新用途的潜在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治法、足浴时间、联合用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文献,对各文献中采取的中药、治法、足浴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利用Excel 2007和CiteSpa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149篇文献.涉及用药140味,合计出现1 319次.其中药物频次≥20的有20味,合计出现910次,占总数的68.99%.使用频率较高的20味中药主要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通经络药、温经散寒药、益气养阴药.中医治法出现频次≥10的主要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益气、温经、养阴等.足浴时间为30min的文献89篇,占总数的59.7%,联合用药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主的西医治疗占总数的58.7%.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药虽以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大法,但应注意温阳、养阴、散寒等药物的配伍使用,该研究领域的严谨性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妇科彩超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768例,处方数8986个,其中中药信息201242条,影像学资料4322条,使用的中药362味,使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使用频次> 2000的中药35味,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中的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醋延胡索、醋香附、蒲黄、炙甘草、党参,得到3层核心药物加减配伍子网络图.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反映了真实世界中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治疗AM应在活血化瘀的总前提下,佐以理气止痛,益气补血.寒凝血瘀者温经散寒,热灼血瘀者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正气虚弱者补肾益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芪、川桂枝、鸡血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仝小林院士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是其主要治则.常用黄芪、川桂枝、鸡血藤三味小方进行治疗,方中黄芪益气行滞通痹,补经络之气,用量多为24~45 g.川桂枝温经散寒止痛,用量范围为9~30 g,以15 g居多;鸡血藤活血养血,舒筋活络痛,用量常为15~45 g,多为3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丰广魁效方治验——葛根定眩汤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葛根定眩汤组? 成:葛根30?g,桂枝12?g,生白芍12?g,羌活9?g,川芎6?g,僵蚕9?g,钩藤15?g(后下),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9?g.功? 效:温经通络,解肌舒经.主? 治:颈性眩晕.用? 法:每日1剂,每剂煎煮2次,每次得药液200?mL,日2服.3~7剂为1个疗程.方? 解:方中葛根升阳解肌,可缓解因风寒湿痹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而致的项强背痛;桂枝辛温通阳、温经散寒、发表解肌;川芎辛散温通、通络活血;白芍合甘草,酸甘养阴、缓筋止痛;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羌活辛温通络、祛风散寒祛湿;僵蚕祛风活络、化痰散结;钩藤平肝息风、通络止痉;生姜、大枣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通络、解肌舒经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彭江云辨治痛风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彭江云教授门诊的痛风患者病案,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分析、总结彭江云教授辨治痛风的思路及遣方用药经验.方法 纳入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彭江云教授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以拍照、抄写等形式记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信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辨治痛风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73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常见病机为:湿热蕴结、寒湿阻痹、脾虚湿盛、肝肾亏虚;常见病理因素有:湿、热、痰、瘀,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常用药物为:独活、海桐皮、海风藤、生薏苡仁等.结论 彭江云教授将痛风常分为5种证候,分别是湿热蕴结证、寒湿阻痹证、脾虚湿盛证、痰瘀痹阻证(未纳入数据源)和肝肾亏虚证.证不同则治则相异,治疗分别有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益气养阴;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健脾化痰、渗湿通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基于复杂聚熵类分析,得出9个新处方,新方通过系统计算得出,仍需实践于临床以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庆国教授临证运用附子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5
附子味辛性温,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王庆国教授继承张仲景的用药经验,临证时巧妙运用附子.从回阳救逆、量大重用,散寒止痛、配伍增效,补火助阳、早用广用3个方面介绍王教授临证运用附子的经验.通过配合清肺解毒法治疗痤疮、配合益气滋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2则验案,介绍王教授拓展运用附子的具体方法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培民效方治验——膝痹宁方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膝痹宁方组 成:淡附片10 g,桂枝10 g,制狗脊10 g,紫河车10 g,山萸肉10 g,巴戟天10 g,生薏苡仁15 g,制何首乌15 g,炒白芍10 g,川牛膝10 g,生甘草10 g.功 效:温经散寒,柔肝养血.主 治: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用 法: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 解:方中淡附片、桂枝益肾助阳、宣痹散寒、温经通络,为君药;臣以紫河车、山萸肉、巴戟天、制狗脊、制何首乌,补益肝肾,滑利关节,增祛风除湿之功;炒白术、生薏苡仁健脾益气且利湿舒筋,并助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柔肝养血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蔡连香教授治疗盆腔炎常用药对拾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盆腔炎性疾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蔡连香教授在盆腔炎临证中善用药对,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了十组常用药对.黄芪—莪术,功擅益气活血,扶正祛邪并行,用于治疗正虚邪恋、气虚血瘀的盆腔炎;重楼—连翘,有清热解毒,抗炎止血之功,治疗盆腔炎辨证属湿热瘀毒者;桂枝—红花擅通行经络,温煦胞宫,用于盆腔炎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元胡—没药,功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腹痛,口服和灌肠均可;徐长卿—蒲公英,可行气化瘀,消肿散结,口服或外用治疗湿热瘀结的慢性盆腔痛,或煎汤外洗治疗外阴诸病;威灵仙—石见穿,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敷用于腹痛、癥瘕等证;马鞭草—忍冬藤,功擅通络活血,清热利水,常用于灌肠方;透骨草—生艾叶,擅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可单用或作引药用于外敷方治疗附件炎、输卵管性不孕;皂刺—路路通,辛散锐利,活血止痛,常用于灌肠或外敷,是治疗输卵管积脓及积水的要药;白芷—千年健专燥湿祛风,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附件炎、输卵管积水、盆腔包裹性积液等疾病.文末附一临床病例,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整合组方规律发掘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系统理论思想从网络视角探索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得白脉软膏的化学成分及对应的候选靶标谱,根据白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慢性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4种疾病/症状为关注点,在人类表型本体(HPO),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白脉病相关的疾病基因集,构建"白脉软膏活性成分靶标-白脉病相关基因集"相互作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筛选其核心网络节点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白脉软膏组方中活血通络组(姜黄、麝香、碱花),行气止痛组(肉豆蔻、甘松、藏菖蒲),温经散寒通络组(干姜、花椒、藏茴香)和健脾温肾强骨组(阳起石、甘草)4个功效组配伍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结果:白脉软膏所含4个功效组富集的通路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系统调节和机体能量代谢3个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共有靶标基因关联又各有侧重.其中,活血通络组和行气止痛组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可概括为活血补气和醒神开窍;行气止痛组和健脾温肾强骨组主要用于推动机体气机运行,促进血液化生,增强机体免疫,维持炎症-免疫系统的调节;健脾温肾强骨组和温经散寒通络组主要通过补脾益气及温热药性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全方分析侧重挖掘白脉软膏从多维度、多层次干预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各功效组强调其在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中各有侧重的作用特点,2种网络分析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结论:白脉软膏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机体炎症-免疫系统平衡及干预机体能量代谢的整合效应来发挥其对白脉病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可为白脉软膏作用机制的深入阐释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