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外用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对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的部分专家以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大量临床文献为基础,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制定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共识,旨在规范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减少和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选乳腺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干浸膏得率和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乳腺康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法,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和溶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乳腺康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第一次用12倍量水提取1.5 h,第二次用10倍量水提取1 h;最佳成型工艺:选择β-环糊精为辅料,辅料与药粉比例为1.8∶1,85%乙醇作为湿润剂,乙醇加入量为药辅总量的36%.结论 本研究可为乳腺康颗粒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后续的生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清肝降浊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清肝降浊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为水提工艺考察指标,优化清肝降浊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煎煮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5 h;制粒辅料为糊精,稠膏与糊精1:2配比,80%的乙醇为湿润剂,制成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均较好.结论 优选得到的清肝降浊颗粒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红芪促睡眠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确定复方红芪促睡眠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红芪促睡眠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制剂工艺研究.结果:取处方量的复方红芪方中药,加1 0倍水煎煮3次,1.5h/次,合并煎液,静置,滤过,煎煮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 1.30 (60℃)的稠膏,减压干燥(70℃),得到干膏粉.干膏粉和糊精按1∶1.5混合均匀后以85%乙醇溶液为湿润剂制成颗粒,干燥,即得.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得制剂质量稳定,可作为复方红芪促睡眠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交试验法筛选慢粒灵胶囊成型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选慢粒灵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吸湿性、休止角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崩解时间和吸湿率为指标,考察填充剂和助流剂,清膏的相对密度,湿润剂的浓度,加入的方法.结果:成型的最佳工艺为浸膏密度为1.25,用糊精做填充剂和助流剂,用搅拌机混匀,润湿剂乙醇的浓度为55%.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适合中试生产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715例矽肺的X线及临床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解放前××煤矿井下的岩石开凿工作是采用手锤打钻方法,以后逐渐改为风动机钻,但以上二种方法都是干式作业,以致粉尘飞扬,工人在操作中吸入大量粉尘,易生矽肺。解放后,煤矿响应了政府消灭矽肺的号召,在岩石工作中已全部采用了湿式凿岩,在重点的工作面上,推行了综合式的湿式作业,其中包括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使用湿润剂和改善通风等,这样就降低了粉尘浓度。为了了解工人矽肺的发病情况,某医院矽肺防治小组于1956年对全矿区的五个矿井下开拓区工人进行了普遍检查体格的工作。今将检查结果,分别列表说明,并根据体检及X线的现象分析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次敷用湿润剂的效应――乳剂水份蒸发、皮肤表面温度、导电性、电容及皮肤表面脂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皮肤病治疗中经常使用水包油乳剂,但其生理作用尚不清楚.为了研究皮肤对水包油乳剂的生理改变作用,作者以12名年龄在45~66岁的健康男性作为观察对象.受试者在实验前2天停用任何护肤用品.将一侧前臂屈侧皮肤作为试验部位,其对侧前臂皮肤作为对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七味铁屑片成型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确定藏药七味铁屑片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工艺参数和片剂质量标准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片剂工艺.结果:处方[铁屑-北寒水石-藏木香-木香-甘青青蓝-红花-五灵脂膏(3.125:3.75:1.875:1.25:1.875:1.875:1)],取药粉(铁屑-北寒水石-藏木香-木香-甘青青蓝-红花)与淀粉:微晶纤维素(1:1)按比例3:1混合;同时加入崩解剂4%羧甲基淀粉钠,矫味剂0.5%阿斯巴甜;以3%PVP(K-30)90%乙醇液为湿润剂、粘合剂,其用量为25%;搅拌混合,喷入五灵脂浸膏搅拌混均;用18目筛,开启制粒;将湿颗粒置于40℃真空减压干燥箱中,干燥90 min,用16目筛整粒;取16~100目之间的颗粒,加入0.7%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结论:片剂经检验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成型性好,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藏药七味铁屑片制剂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试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无磨料牙膏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制新型无磨料牙膏,并评估其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PMMA)树脂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新型牙膏中去除磨料并调整表面活性剂和湿润剂的比例,对10种新型牙膏的性状进行评估;选择较佳性状的2种新型牙膏(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与市面牙膏(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市面泡腾片(市面泡腾片组)及蒸馏水(对照组)对PMMA树脂片进行清洁处理,比较各组清洁前后PMMA树脂片表面光密度(OD)值及粗糙度(Ra)值,评估各类清洁剂对PMMA树脂表面清洁效果及磨损水平.结果 10种新型牙膏中2号(新型牙膏A组)和6号(新型牙膏B组)具有较佳的性状,其pH值分别为7.18和7.22,并用于后续研究.(1)清洁效果:对照组清洁处理前后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及OD值基本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清洁处理后的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程度较清洁处理前明显降低,OD值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尤其以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清洁效果最为显著.(2)磨损水平:体视显微镜观察发现,清洁处理后,对照组PMMA树脂片表面光滑无划痕;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划痕较深且划痕数量较多,Ra值也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仅出现轻微细小浅划痕,Ra值略微升高,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新型无磨料牙膏在有效清除菌斑软垢的同时可减少PMMA树脂表面划痕,可成为临床义齿清洁牙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夏蛎金消颗粒水提工艺的优化及制粒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确定夏蛎金消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出干膏率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并取其权重后综合评分,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橙皮苷含量;采用醇沉法纯化夏蛎金消颗粒,以橙皮苷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醇沉条件.以成型率、颗粒性状为指标筛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2h/次,加8倍水.其醇沉条件为药液含乙醇体积分数60%,相对密度1.12(80℃).干膏粉和糊精按1:2混合均匀后以60%乙醇湿润剂制成颗粒.结论:优选的提取和制备工艺简单且合理可行,可为夏蛎金消颗粒的生产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