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子孝从湿热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魏子孝教授根据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及传变规律,认为外感湿热疫毒、内伤湿滞为本病关键病因病机,急性期热毒夹湿,盘踞少阳;中后期湿遏热伏,脾胃受邪;恢复期湿热交蒸,弥漫三焦。临证可按感邪轻重、湿热偏盛、脏腑病位,治以清热解毒、和解少阳、调达气机、利湿化瘿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基于"三因四证"调整免疫炎症状态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物质代谢异常和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其病理始终.本文以"病"(心力衰竭)为切入点,结合心脉相关理论,总结气、血、水"三因"病机与免疫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心气、心血、心水异常可出现在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持续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心力衰竭始终.同时,岭南地区常年湿热的气候环境因素及人群气虚、阳虚和湿热体质与免疫炎症状态发生密切相关,"积湿生热"及"湿自热生"的湿热相互转化机制使得岭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病机以气虚痰浊夹瘀多见.在此基础上,痰、瘀、湿、热等伏匿机体的多种病理产物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累积,久酿而成内生伏毒,由此总结性归纳将痰、瘀、湿、毒"四证"与免疫炎症状态紧密联系.本文用"病—证—治"关联视角探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融合治未病思想,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到临床,以期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中医药诊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本体虚弱,湿瘀毒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杂病,其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气血不畅,久成瘀毒,留注肠络,渐成湿热→血瘀→浊毒内伏的恶性循环.脾气亏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久之脾肾两虚,且湿、热、瘀、毒等病理因素为标.故紧抓病机,从以下三方面辨治: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祛除毒邪;疏肝健脾,养血安神,宣发肺气;益气健脾,温肾助阳,防邪潜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饮食不节引动伏火,伏火内发,湿热瘀阻,腑气不通,并随发病部位不一、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发为本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以定震源、清里热、辨虚实、透伏邪、护津液为主要辨治原则.从伏气温病角度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消痈愈溃汤治疗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治疗难点,其中医病性乃本虚标实.脾阳亏虚,久则及肾;太少两感,久则累及厥阴,三阴合病,阳气大伤;湿热、浊毒、寒凝、食滞等邪气外侵内袭,伏于肠络,瘀阻化热,熏蒸脂膜而成内疡.正虚无力托疮是发病之本,肠络瘀滞是发病之标,"瘀"作为主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采用托疮祛瘀的思路论治,自拟消痈愈溃汤托疮生新,祛瘀消滞,燮理寒热,以扶正托毒,祛瘀通络,使邪去正安,内疡愈合,临证治疗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从"内毒致病"探讨克朗凯特-卡纳达综合征的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克朗凯特-卡纳达综合征是以消化道多发息肉和外胚层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中医学认为,内毒是一类特殊的内在致病因素,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所产生,具有潜藏蛰伏、入经入络、夹痰夹瘀的特点,能够外损肌肤、内蚀脏腑、攻于手足、耗伤正气.本文从"内毒致病"角度认识克朗凯特-卡纳达综合征的病机,认为脾虚湿热、湿毒内蕴是其发病基础,痰瘀毒结是胃肠道息肉弥漫性生长的病理本质,"湿毒-痰瘀毒-癌毒"的内毒转化过程可能是癌变发生的潜在机制.治疗克朗凯特-卡纳达综合征应以健脾、除湿、解毒为治疗原则,其中,健脾是基础,除湿是重点,解毒是关键,采用健脾渗湿、利湿解毒、化痰祛瘀等治法,辅以调理偏颇体质,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通因通用"辨治肾性蛋白尿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肾性蛋白尿之病机本质为风湿瘀之实邪作祟,袭肺碍脾扰肾,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常,清浊失序,水谷精微不循常道.虽呈谷精外漏之虚象,然其虚非为正虚,乃由邪气困正而成,邪气郁结于内,脏腑功能难复.治疗当注重审证求因以祛邪,邪困得解则脏腑功能复常,清升浊降,精微不泄,以"通"法治"通"疾,看似为"通",实则为"止".故秉通因通用为治疗大法,根据不同病邪,分别施用宣散外风、搜剔伏风、淡渗利湿、导利湿热、水血并调、化瘀通络之法.祛邪为要,以通为固,对于病久伤正者,并行通补之法,不使正伤邪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衷中参西方法下的多发性硬化病因病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该病的研究多见于西医.近年来中医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逐渐深入,中医学者多从湿热、伏毒、督肾阳虚等方面解释本病病机.古籍中对该病的症状和病因病机描述颇多,然则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梳理.通过分析和整理多发性硬化相关的中医古籍为基础,同时参考西医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总结该病发病过程为正气亏虚、肺热叶焦、遗毒内伏、久热伤阴;发病基础在于肺肾不和、残余之邪未净,内外合邪则病复不全.系统归纳和阐述其病因病机,可丰富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理论内涵,为多发性硬化的现代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象思维从"虫"论治小儿过敏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象思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临证中运用象思维辨治疾病,发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特点与"时发时止、反复发作、上下窜动、动静多变"的"虫象"相似,透过其形色各异的症状识别其虫象特征,尝试从虫论治:湿热生虫,虫邪蛰伏体内,成为过敏性疾病之宿根;风来虫动、气机逆乱为其主要病机.基于虫象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有较好疗效.文章运用象思维对从虫论治小儿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进行系统阐述,并列举验案加以说明,为临床治疗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提供新的辨治思路和有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黄芪配伍当归治疗T2DM肾病(气虚血瘀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 型糖尿病(T2DM)早期无明显发病前兆,是临床公认的糖尿病病变中的严重并发症.就目前我国医疗技术而言,能借助综合药代结合药效学特点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有效降糖还能兼顾肾功能,与此同时还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1],黄义芬等[2]的研究显示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好,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少尿蛋白排泄量.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已将T2DM肾病归为"消渴" "脾疸"等范畴,认为其发生与湿热内生、化热伤阴、肾气亏虚等相关[3],同时亦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步发现了中药在T2DM肾病中的应用价值[4],但临床关于黄芪配伍当归在T2DM肾病中的研究及文献却少有报道.基于此,现将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 T2DM 肾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黄芪配伍当归方案的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