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隐静脉曲张的日间手术技术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大量患者的治疗需求及手术技术的进步为积极开展日间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静脉腔内热闭合技术(激光闭合术和射频消融闭合术)及静脉腔内非热、非肿胀麻醉技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且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不亚于结扎剥脱手术。硬化剂闭合术和点式剥脱技术是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就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技术特点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空气进入玻璃体腔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58岁,因"右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5年"入院。既往6年前于外院因"右眼视网膜分支静脉堵塞导致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光凝术";高血压病史10年,药物控制好;否认其他全身病史及手术史。入院查体:视力:右眼0.02,矫正无提高;左眼1.0。眼部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房闪(-),瞳孔圆,晶状体核棕黄色混浊,后囊下锅巴样混浊,眼底颞侧可见大量陈旧激光斑,黄斑区轻微金箔样反光;左眼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右眼黄斑区可见线性高反射信号,中心凹形态基本正常;OA2000测眼轴长度右眼22.67 mm,左眼22.41 mm,前房深度右眼2.77 mm,左眼2.66 mm。入院诊断:右眼并发性白内障,右眼黄斑前膜,右眼玻璃体切割术后,右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患者于2021年3月5日表面麻醉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应用Infiniti超声乳化仪(美国ALCON公司)进行,未行玻璃体腔灌注,超声乳化核块过程顺利,准备注吸皮质时,注吸针头进入前房前未排气,0档进入,踩1挡后瞬间可见巨大气泡进入玻璃体腔,气泡随眼内压变化于液性玻璃体腔内活动,上顶后囊,且气泡反光,导致术野不清、前房不稳,后续操作在术野模糊状态下完成。术后第1天,患者自诉眼前下方可见巨大移动黑影。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眼压14 mmHg(1 mmHg=0.133 kPa);切口闭合好,角膜轻微后弹力层皱折,前房深,房闪(+),瞳孔圆,直径约3 mm,人工晶状体位置正,虹膜轻震颤,其后可见透亮气泡反光;B超示人工晶状体在位,玻璃体腔可探及点状中等强度回声,玻璃体腔气泡影响,局部球壁回声遮挡。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赛米松眼膏每晚1次,使用1个月;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日4次,使用2周。随访过程中,患者诉眼前黑影逐渐减小,术后第4天完全消失,术后第7天,右眼视力恢复至0.5,角膜透明。随访至术后3个月,右眼视力0.6,虹膜震颤减轻,余无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参数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表浅静脉增粗、迂曲、扩张,可伴下肢憋痛、小腿肿胀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等。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EVLA)、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治疗等。本文就可能影响EVLA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的一些参数设置和设备选择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EVLA装置,为患者寻找可能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致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56岁。因"右眼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视物不见5 d"于2020年9月27日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糖尿病病史17年,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可。因右眼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于2020年8月06日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行右眼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 d视力由0.02恢复至0.15,术后20 d激光扫描检眼镜可见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稍淡,杯盘比约0.5,动静脉血管形态走形未见异常,视网膜呈豹纹状,全视网膜激光斑反应良好,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见图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和椭圆体带欠连续(见图2)。患者右眼术后1个半月复查时,诉右眼视力下降,查体见右眼视力0.05,后囊膜增厚混浊,诊断为右眼后发性白内障。于2020年8月22日门诊行右眼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激光能量1.5 mJ/脉冲,爆破点数25点,后囊孔3.5 mm,术后即查视力0.15,眼压18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示:右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闪辉(+),人工晶状体位正,后囊膜切开,玻璃体腔少量混浊,眼底未查。术后5 d,患者诉右眼视物不见,来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光感,矫正无提高;左眼视力0.8,矫正无助;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 mmHg、15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双眼角膜透明,人工晶状体透明、位正,右眼玻璃体腔内含大量色素性混浊,眼底模糊见视盘界清、色淡,全视网膜牵拉高起,波动差,视网膜颞侧数个牵拉裂孔,黄斑区裂孔(见图3)。OCT检查示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见图4)。眼部B型超声检查示:右眼视网膜脱离(见图5)。左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右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右眼行23G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手术,术中剥除黄斑区内界膜,注入硅油。术后1个月,右眼矫正视力0.12,OCT检查示黄斑裂孔闭合,黄斑区视网膜复位(见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SV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5 月 1 日收治的 90 例行腔内激光闭合术(EVLA)联合静脉泡沫硬化注射(FS)治疗GSV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2022 年 1月1 日~12 月 31 日收治的 45 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2023 年 1 月 1 日~5 月 1 日治疗的 45 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SRAFP)].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疗效、SRAFP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微创技术治疗GSVV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静脉腔内热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下肢静脉曲张在静脉系统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微创理念的发展,静脉腔内热消融术(EVTA)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闭合率高等特点,成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指南中的首选推荐术式.EVTA主要包括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和腔内微波消融术(EMA),通过不同的热消融设备施加热量于目标血管,以热能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和管壁胶原纤维,使管腔收缩形成纤维条索,从而达到闭合目标血管的目的.不同的EVTA术式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在应用范围上也有所区别.综述EVTA常见术式及近5年的临床应用,为合理选择热消融术式及设备提供参考,为预防热损伤并发症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sh组和HTRA3-sh组,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到NC-sh组和HTRA3-sh组RF/6A细胞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A3的转染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N组、H组、H+NC-sh组和H+HTRA3-sh组,细胞转染后,N组RF/6A细胞在完全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常氧培养,其他组细胞在添加200 mmol·L-1氯化钴(CoCl2)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低氧培养,使用Matrigel测定小管形成.将C57BI/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V组、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为未建模的小鼠,其他组为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小鼠.向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滴度为1 × 1011 TU·mL-1的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和CNV组小鼠注射PBS.注射后7 d,对小鼠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和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qRT-PCR检测RF/6A细胞或各组小鼠脉络膜组织中HTRA3、类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F/6A细胞或脉络膜组织中HTRA3、VEGF和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wAMD组患者的血清HTRA3 mRNA水平升高(t=11.804,P<0.001).与对照组和NC-sh组比较,HTRA3-sh组RF/6A细胞的HT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组比较,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H+NC-sh组比较,H+HTRA3-s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NV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NV相对荧光强度升高,Ym-1和Arg-1 mRNA水平升高,iNOS和COX-2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与CNV+NC-sh组比较,CNV+HTRA3-sh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CNV相对荧光强度降低,Ym-1和Arg-1 mRNA水平降低,iNOS和COX-2 mRNA水平升高,细胞核NF-K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下调HTRA3可抑制CNV形成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HTRA3可能是防治wAMD的重要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泪道激光联合引流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环形激光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环形激光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4月收治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环形激光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浅静脉剥脱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肢切口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小切口数目、腹股沟切口长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瘀血、感觉麻木、硬结、皮下脂肪液化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环形激光结合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微创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结合肿胀麻醉在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中镇痛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隐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成人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 ~ 40%[1].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2],推荐的麻醉方式是局部肿胀麻醉(Llocal tumescent anesthesia,LTA),但该麻醉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术中镇痛效果欠满意.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采用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联合LTA可更好地缓解EVLA术中的疼痛,故设计本研究以比较FNB结合LTA和单纯LTA在大隐静脉曲张EVLA术中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