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医院日间手术室运行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推进综合医院规范、高效开展日间手术,优化日间手术室管理机制,提高手术当日服务流程关键节点和要素管理水平,夯实医疗质量安全基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和国家科技部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订《综合医院日间手术室运行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该共识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优先运行模式、日间手术室的归口管理和人力资源调配、日间手术专区设置、日间手术室设备和手术器械配置、日间手术室岗位设置、日间手术排程、手术医师手术日安排原则、首台手术入室时间、手术部位标识、日间手术患者组织标本病理学诊断、日间手术室医疗辅助人员配置等,适用于开展日间手术的各级综合医院,包括日间手术中心和专科病房日间手术单元2种运行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隐静脉曲张的日间手术技术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大量患者的治疗需求及手术技术的进步为积极开展日间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静脉腔内热闭合技术(激光闭合术和射频消融闭合术)及静脉腔内非热、非肿胀麻醉技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且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不亚于结扎剥脱手术。硬化剂闭合术和点式剥脱技术是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就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技术特点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超声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超声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因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障碍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下介入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血管通路的通畅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估算。结果:269例患者共行421例次超声下血管通路介入治疗,狭窄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和急性闭塞病变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8.8%、90.6%和86.4%,其中246例患者406例次(96.4%)获得临床成功。术后肱动脉血流量为821(627,1 029)ml/min,较术前[309(202,453)ml/min]明显升高( Z=-13.547, P<0.001)。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12、18、24个月血管通路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4%、59%、48%、45%,辅助初级通畅率为94%、91%、88%、82%,次级通畅率为96%、93%、91%、86%。与常规住院手术模式相比,日间手术模式总花费明显降低[12 067(10 051,13 198)元比14 986(12 411,20 643)元, Z=-13.185, P<0.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5.1(3.5,6.9)h比73.4(31.6,146.6)h, Z=-13.348, P<0.001]。 结论: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超声下血管通路介入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节省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尝试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眼科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实现信息共享,优化管理流程,解决眼科日间手术预约、患者宣教、病房管理及随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总结分析了某眼科专科医院日间手术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介绍该院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与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构建并应用眼科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践。该体系包括日间手术预住院管理系统、互联网病房平台、随访管理平台、日间手术电子病历和日间手术流程化专科护理机器人5个部分。该体系应用后1年与应用前1年相比,患者日间手术失约率和非计划二次手术率分别由应用前的2.40%和0.24%下降至应用后的1.00%和0.08%,患者满意度由94.5%提升到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该体系的应用能够方便患者并确保日间手术安全和效率,为其他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眼科日间手术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日间手术是目前发展迅速的手术医疗服务模式,眼科因其疾病诊疗特点更适合开展日间手术。为促进我国眼科日间手术推广和健康发展,提升眼科日间手术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会同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眼科学分会,在《我国眼科日间手术流程专家共识(2018年)》的基础上,针对眼科日间手术的设施建设、组织管理模式、手术执行的具体实施、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环节,通过认真、全面、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为我国眼科临床开展日间手术提供更多指导。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06-41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加剧及肥胖人群增加,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疝和腹壁外科起步较晚,但近年其在国内迅速发展,已经取得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疝和腹壁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材料学的不断创新、围手术期管理理念的提高及登记随访系统的完善等。笔者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材料学、日间手术及登记随访系统等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以期能为疝和腹壁外科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缝扎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对尿控与勃起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免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对尿控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3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免缝扎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改良组);18例行常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率、术后尿控功能、勃起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术后的早期日间尿控率和术后半年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均 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输血率、漏尿率、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率、血肌酐变化值、远期日间尿控率、夜间尿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免缝扎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技术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改善术后早期日间尿控功能与勃起功能,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和尿道狭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日间结直肠手术的现状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和加速康复外科的普及,结直肠手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加快,日间结直肠手术逐渐成为可能。自2009年首个日间结肠手术的病例报道起,近3年来多项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表明1/3的结直肠患者可以安全、有效实施日间手术。筛选合适的患者、采用先进微创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积极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出院后实施及时有效的病情监测和随访机制是实现日间手术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在回顾、分析日间结直肠手术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开展日间结直肠手术的要点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做好眼科麻醉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由于大部分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球后阻滞或者表面麻醉)下完成,麻醉操作由手术医师兼顾,从而导致眼科麻醉经验不够,影响了眼科麻醉的质量与效率。笔者认为,做好眼科麻醉需要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充分利用声门上通气技术和清醒镇静技术,完善B超引导的眼部区域阻滞技术,加强与眼科手术医师的合作交流,从而满足眼科手术患者对舒适化的麻醉要求及适应日间手术的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MBL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性能指标,进一步阐明血清MBL检测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1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表观健康人群50名作为正常对照。与传统的ELISA方法比较,评价Luminex磁珠免疫法进行血清MBL检测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基于Luminex磁珠免疫法检测110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血清MBL,评估不同水平MBL分组肾移植患者移植后发生感染和临床排异事件的频率,采用SPSS 19.0和MedCalc12.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MBL重复性精密度≤7.15%,日间精密度≤8.44%,线性范围为0.05~11 233.00 μg/L;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L的线性范围为3.20~4 202.70 μg/L。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MBL线性范围较宽。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血清MBL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 Y=1.248 6 X+231.81,相关系数 r=0.978( P<0.01);采用Bland-Altman差异分析法显示Luminex方法的测定值高于ELISA方法,平均偏差百分比为37.4%(95 %CI 33.7%~41.1%)。检测110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前血清MBL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 164.0(2 124.0,7 064.5)μg/L,将肾移植患者以血清MBL<4 164.0 μg/L为中/低水平组,以血清MBL≥4 164.0 μg/L为高水平分组进行比较,血清MBL中/低水平组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为47.4%(27/57),高水平组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8.3%(15/5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4.230, P<0.05;血清MBL中/低水平组移植后排异事件的发生率为43.9%(25/57),高水平组移植后排异事件的发生率为20.8%(11/5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6.659, P<0.05。 结论:Luminex液相芯片磁珠免疫法检测血清MBL线性范围宽,方法学性能优于ELISA方法。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前检测血清MBL水平,对于移植后感染和排异事件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