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心脏康复依从性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心脏康复依从性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总结心脏康复依从性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5月,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心血管疾病人群心脏康复依从性相关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基本分布特点、共现作者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共纳入944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研究地区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作者与机构发文量较多,尤其是美国占主导地位;该研究领域已经形成核心作者群,但作者间合作较少。研究热点集中在患者运动耐力及运动安全性对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促进患者利用心脏康复的行为学干预、心脏康复依从性现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等。研究前沿可能在于对PCI围手术期人群的心脏康复依从性研究,同时,社会经济、患者症状报告可能是改善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关键所在。结论:促进心血管疾病人群心脏康复依从性的行为学干预和识别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国需要从医疗保险、行政策略层面加大对患者进行全程心脏康复的支持,同时,今后可着眼于开发验证心脏康复依从性评估工具,辅助制订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方案,进一步发展新兴技术,如远程监测、提醒系统等,有利于提高心脏康复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热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回顾国外航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掌握军事航空医学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军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 公开发表的军事航空医学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33篇,专著1部,报告2篇,电子公告1份。资料综合 长航时导致的飞行疲劳和作业能力降低,缺氧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是目前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航空医学领域中飞行疲劳与情绪-认知相互作用。视觉失匹配负波可能是低氧暴露时感觉和认知障碍的早期和可靠的预测指标。飞行人员颈腰椎损伤影响因素及防治一直是航空医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美国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和考核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应继续关注疲劳、缺氧及颈腰椎损伤对飞行人员的影响,全面系统地增强飞行人员的认知能力与体能训练,建设更为适合我军的航空医学体系,提高飞行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的航空医学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肺运动试验在左心室辅助技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肺运动试验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客观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制订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晚期心力衰竭人群逐渐增加,供心数量持续紧张,左心室辅助装置已经由心脏移植的过渡手段逐渐成为其替代性治疗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心肺运动试验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置入和撤除、术后右心室衰竭及运动康复效果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性,27岁,因“乏力、活动耐力下降3个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月27日病理检查(骨髓活检)示:骨髓细胞容积约70%,粒红比例明显升高,粒系细胞各阶段可见,偏幼稚阶段细胞易见,比例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易见,红系少见,巨核细胞可见,数目偏少,查见3个巨核细胞,呈分叶核;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善检查后予以4周期化疗,临床达到完全缓解后,计划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弟供姐,HLA5/10半相合,血型A供O),先予BUCY(阿糖胞苷4 g/m 2,白消安注射液3.2 mg/kg,环磷酰胺1.8 g/m 2)方案预处理及水化、碱化尿液、抗排异等治疗,于2020年12月15日给予回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28 ml,移植后患者曾出现皮疹伴瘙痒,考虑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予以抗过敏、抗排异治疗后好转,顺利出院。2021年1月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畏寒,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地尼”,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次日出现肉眼血尿,立即就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查尿常规示:隐血++,尿蛋白++,红细胞计数142.5个/L;血巨细胞病毒DNA测定:5.28×10 3拷贝/ml;考虑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遂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欠佳,言语流利,查体合作;结膜无充血、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查及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自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亚甲基蓝通过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焦亡以改善其运动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及中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25 mg/(kg·d)构建PD模型;低剂量治疗组及中剂量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连续3 d腹腔注射亚甲基蓝2 mg/(kg·d)或10 mg/(kg·d)预处理,然后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25 mg/(kg·d)+亚甲基蓝2 mg/(kg·d)或10 mg/(kg·d),期间注射亚甲基蓝与MPTP时间间隔12 h。造模结束后第8天,对各组小鼠进行旷场实验、爬杆实验和转棒实验以评估其自发运动情况、协调性、耐力及运动能力等。随后处死小鼠并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小鼠黑质及纹状体中TH、α-突触核蛋白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Caspase-1)和Gasdermin D(GSDMD)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黑质及纹状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爬杆下降时间明显延长、旷场箱内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以及黑质及纹状体中TH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LRP3、ASC、cleaved-Caspase-1及GSDMD、GSDMD-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治疗组及中剂量治疗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爬杆下降时间明显缩短、旷场箱内移动总路程明显增多,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以及黑质及纹状体中TH蛋白水平明显升高,NLRP3、ASC、cleaved-Caspase-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TNF-α、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治疗组与中剂量治疗组小鼠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中剂量亚甲基蓝能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其机制与下调黑质及纹状体中NLRP3炎性小体表达、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焦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之一.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运动员服用APAP较为常见,该药物不仅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同时也展现出潜在的机能增强效应.然而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服用APAP前对其预期用途或副作用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因为过度追求疗效导致过量摄入从而损害健康.因此,本文就急性摄入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APAP对耐力、短跑和抗阻运动表现均有影响:1)运动前摄入APAP对高温下耐力运动表现具有一定的益处,这可能是由APAP的解热作用介导的;2)机体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摄入APAP可以改善单次短跑成绩;3)摄入APAP有助于减轻最大用力收缩运动时肌肉力量的下降;4)运动前30至60分钟摄入1500毫克的APAP对提高运动表现具有积极影响;5)过量摄入APAP会导致肝中毒.尽管APAP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核心温度、减少疼痛传递和提高神经肌肉募集水平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建议运动员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谨慎使用APAP,因为在提高成绩方面,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可能超过了有限的优势.此外,虽然摄入APAP可以短期缓解疼痛,但在长期治疗或根治时,应考虑副作用更小的其他方法.同时,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挖掘,其摄入剂量、摄入时间,以及在女性和精英运动员中的应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热习服相关代谢产物及通路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热习服与未习服人员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揭示人体热习服相关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特征.方法 选择 70 例由温到热跨域作业的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以跨域后暴露于自然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人工空调舒适环境作业为标准,分为热习服组(n=40)和未习服组(n=30).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跨域后 2 个月时的清晨空腹血液样本,经标准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用Progenesis QI软件和R 1.6.2 软件ropls包筛选两组人员的差异小分子代谢物,对差异小分子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共发现小分子代谢物1 320 个,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热习服组和未习服组样本表现出良好的组间区分和组内聚集.两组血清样本间浓度差异在 1.5 倍(P<0.05)以上的小分子代谢物有 89 个,其中 57 个在热习服组升高、32 个在热习服组降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小分子代谢物主要富集于氨基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13 条代谢通路,涉及色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等通路.结论 热环境暴露下的热习服训练改变了人体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的组学特征,表现为氨基酸代谢水平增强,其可能与热耐力的维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保护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8周、体质量240~26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常温生理盐水对照(normoxia normothermia saline control,NNC,n=10)组、常氧常温丁酸钠(normoxia normothermia sodium butyrate,NNB,n=10)组、低氧寒冷生理盐水对照(hypoxia cold saline control,HCC,n=19)组和低氧寒冷丁酸钠(hypoxia cold sodium butyrate,HCB,n=19)组.NNB、HCB组的灌胃剂量为200 mg/kg,NNC、HCC组的灌胃剂量为5 mL/kg.①连续灌胃7 d后,HCC、HCB组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000 m、温度8℃暴露7 d,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和内分泌激素.NNC、NNB组大鼠在舱外同时喂养,7 d后进行指标检测,评价丁酸对机体的保护效应(n=10).②监测HCC、HCB组大鼠核心体温,评价丁酸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体热平衡(n=3).③检测低氧寒冷暴露前后HCC、HCB大鼠的低氧(平原低氧箱,11%O2)运动耐力,评价耐缺氧能力(n=6).结果 与NNC组比较,HCC组大鼠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IL-4、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皮质醇(cortisol,F)、核心体温以及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降低(P<0.05);而红细胞数目(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浓度(ha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清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RDAC-T)、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IL-6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组比较,HCB组大鼠动脉SaO2、PaO2、IL-4、E2、F、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显著升高(P<0.05),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增加(P<0.05);而RBC、HGB、HCT、CRDAC-T、UA、ALT、TCH、LDL、IL-6、GM-CSF、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以及核心体温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条件下的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低氧寒冷的共习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心脏康复训练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脏康复训练可通过改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改善HFpEF患者运动耐力,已成为心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介绍心脏康复训练改善HFpEF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中重度COPD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肺康复干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德尔菲法肺康复干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拟行支气管热成形术的82例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支气管热成形术后行常规肺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德尔菲法肺康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氧合功能、生活质量、病情改善情况、运动耐力、急性加重次数、再入院率及呼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95.13%,高于对照组的63.41%、85.36%,两组显效、有效、无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指数和氧合指干预前后差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指数、氧合指数的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GRQ、CAT及6MWT干预前后差值差异进行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GRQ、CAT及6MWT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呼吸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德尔菲法肺康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氧合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提高运动耐力,降低急性加重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