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特色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3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专为霍乱而设,为清代温病医家王孟英所著,详析理法方药于前,记述病案方证于后.其于书中提出愆度之论,以行调愆解郁之法.治法分内外而论,内治之法首在分理寒热,次辨湿浊之偏盛,要在明其轻重;外治之法形式多样,步步为营,旨在多路达邪.其遣方用药更是别具特色,理病机之矛盾而善并行寒热、升降之法,又取法《伤寒论》,于栀子豉汤的应用卓有发挥,进一步提出多法达邪之论.其治有分步,尤重预防,注重防治同调.该书不仅为霍乱而设,更可为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亦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着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王孟英体质思想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王孟英医案及饮食谱中涉及很多中医体质学的思想及论述.通过研读王孟英的相关著作,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分析、归纳、总结王孟英医理医案中蕴含的体质思想,内容涉及对体质基本原理的认识、对体质综合分型及辨体论治的认识、体质养生调理 3 个方面.王孟英的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且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随息居饮食谱》中性味甘平食品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总结归纳王孟英对《随息居饮食谱》中性味甘平食品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分析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以求将食疗和养生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生活.[方法]筛选书中性味甘平食品,按食品类别一一罗列,探索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功效,归纳其临床应用方法,结合中医理论体系,综合分析其中蕴含的食疗理论特色.[结果]《随息居饮食谱》中各类食品均含有性味甘平者,其数量不一,以毛羽类最多,既有滋补五脏的功效,又能泻部分实证,临床应用方法符合方剂学中药物的七情配伍,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结论]《随息居饮食谱》中王孟英对性味甘平的食品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使用方法多样,对生活中和临床上运用性味甘平的食品进行食疗和养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李佃贵基于浊毒理论运用王氏连朴饮临证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连朴饮出自温病医家王孟英《霍乱论》一书,为治疗气机逆乱、清浊相干、脾胃损伤的常用方剂.立论于此,介绍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理论提出的"气不化则浊难行,浊不去则热难清"的医治法则,分享其临床诊治"湿热浊毒""气之浊毒"合而致病时要兼而治之的经验.同时从浊毒理论视域解读连朴饮组方思路,体会李教授用方初衷,以期为临床审证求因、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并附验案2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王乃誉日记》中"王氏世医"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王孟英、王乃誉均系海宁安化王氏之后.文章系统检索了《王乃誉日记》中的医学记载,考证得知王乃誉的祖父王汉槎、父亲王春谷、长兄王雅伯三世皆行医,且极有可能王汉槎自王孟英去世之后继承安化王氏世医衣钵,在上海、海宁行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王孟英论治老年便秘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调愆"为王孟英治疗内伤杂病的法则,也是其治疗老年便秘的指导思想,具体为宣肺降气、疏肝平肝、燮理中焦三法.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发肃降则腑气通顺;肺为水上之源,肺叶布津则肠腑濡润,故王孟英常从肺论治便秘,对于他脏气机愆滞所致之便秘,王孟英仍以宣降肺气法治疗.肝气在左,其性升发;肺气在右,其性敛降,两脏气机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称为"龙虎回环",肺肝升降之环共司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故王孟英治疗老年便秘亦多从疏肝平肝论治.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运行之中轴,脾气不足,推动无力,胃不降浊,腑气不通,皆可导致便秘,故调理脾胃也是治疗老年便秘的重要途径.王孟英遣方用药注重气机的调畅,强调药贵流通、浊药轻投,与"调愆"思想相呼应.由于老年人年高体弱,王孟英虽用峻下药,只以丸药缓投,且临证寻察病因,兼顾体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基于明清医学浅述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明清医学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在这一阶段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作对伤寒进行了新的阐述补充,如《通俗伤寒论》《伤寒大白》《伤寒辨类》等,且温病学迅速发展,涌现了一批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在治疗疫病包括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方面均有深入的临床研究.回顾明清时期中医文献探讨“辨伤寒,析温病”“辨寒热,析表里”“辨外感,析内伤”在流感辨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诊治流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王孟英生平看“卓越中医师”成长之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王孟英的生平事迹,总结其成为名医的经验:献身杏林的志向、刻苦钻研的毅力、勇于创新的精神、甘贫乐道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等,对中医学子的成长成才,尤其是对“卓越中医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孟英承先贤,集大成;《温热经纬》采各家,融寒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新,融合寒温理法于一炉,切合临床实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学科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关于秋燥之邪属凉还是属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燥属火热、燥属次寒、燥分温凉等多种观点.从秋燥实质的角度,对两种观点进行探究,认为秋燥本由凉生,而产生之后可表现为热,由此尝试对古代的两种观点做出了解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