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寄主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葫芦科和茄科寄主果实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南亚果实蝇在南瓜、黄瓜、冬瓜和西红柿上的种群生命表,评价南亚果实蝇在 4 种寄主上的适应性.[结果]南亚果实蝇在南瓜上的成虫前期存活率(87.96%)和繁殖力(361.26 粒·雌-1)均显著高于南亚果实蝇在黄瓜(80.00%和288.34 粒·雌-1)、冬瓜(72.03%和84.80 粒·单雌-1)和西红柿(69.69%、76.55 粒·单雌-1)上的成虫前期存活率和繁殖力.以南瓜为寄主的南亚果实蝇的内禀增长率(0.10)和净增值率(90.63)显著高于以黄瓜(0.08 和 74.37)、冬瓜(0.07 和 35.62)和西红柿(0.07 和 26.03)为寄主的南亚果实蝇内禀增长率和净增值率.[结论]南亚果实蝇在 4 种寄主上均能完成世代周期,但是南瓜是南亚果实蝇最适宜的寄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河南省内乡县3种瓜类寄主作物上瓜实蝇的种群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近年来,世界性检疫害虫瓜实蝇由我国南部省份传入河南省西南部地区,对当地多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明确该虫在新传入地区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动态,有助于揭示其在田间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当地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202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对田间瓜实蝇成虫开展诱捕监测,比较分析其在丝瓜、南瓜和西葫芦3种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结果]瓜实蝇在河南省内乡县每年均有发生,成虫种群基本发生于6~7月下旬—10月下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9月下旬,有一个明显发生高峰期;其种群数量、种群动态以及发生期均受寄主植物和年代的影响.[结论]河南省内乡县瓜实蝇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不同瓜类作物蔬菜田中应因地制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瓜实蝇雄性决定因子基因MoY功能及其上游调控序列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雄性决定因子基因MoY上游调控序列,并探索该序列在胚胎早期驱动MoY表达对瓜实蝇性别决定的影响,为后续的瓜实蝇转基因品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可用元件.[方法]使用基因组步移法扩增瓜实蝇Y染色体连锁的MoY上游序列并测序,将获得的上游序列连接MoY的CDS区构建其驱动MoY表达的质粒;将MoY表达质粒注射进瓜实蝇新鲜的胚胎中,待胚胎孵化后观察成虫的表型以及性比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使用基因组DNA扩增MoY以判断获得的MoY上游调控序列是否具有驱动MoY表达的功能,同时分析MoY在胚胎中的表达对性别决定的影响.[结果]克隆并获得瓜实蝇MoY上游1 660 bp序列,构建该序列驱动MoY表达的质粒p1660.由注射胚胎发育而来的瓜实蝇雄成虫18头和雌成虫13头及另外发现3头成虫的生殖器发育异常且MoY的扩增结果为阴性,确认为间性个体.[结论]本研究通过对MoY进行基因组步移扩增发现所获得的瓜实蝇MoY上游调控序列具有驱动MoY表达的活性,当MoY于瓜实蝇胚胎早期表达可使原本发育为雌性的个体出现性别逆转的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瓜菜.为明确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耐寒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过冷却点仪,对取食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丝瓜Luffa aegyptiaca Miller和忙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南亚果实蝇5个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每一组寄主植物上的5个发育阶段中,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均为最低,显著低于1日龄蛹、幼虫和成虫;不同寄主南亚果实蝇同一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为-23.97~-8.06℃和-14.02~-0.59℃,其中取食苦瓜的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最低,均值分别为-23.97 ℃和-14.02℃,但与黄瓜无显著差异;4种寄主中老熟幼虫、1日龄蛹、1日龄雌成虫和5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均为取食黄瓜最低;杧果种群1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最高,均值为-7.47℃,苦瓜种群老熟幼虫体液冰点最高,均值为-0.59℃.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寄主对南亚果实蝇耐寒力的影响,这对其越冬种群动态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瓜实蝇不同寄主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为探索瓜实蝇Zeugodocus cucurbitae不同寄主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在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了瓜实蝇节瓜、黄瓜、丝瓜和苦瓜种群4日龄成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随后将瓜实蝇不同寄主种群致死中浓度LC50进行比较,计算抗性倍数.结果表明,4个寄主种群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为节瓜>苦瓜>丝瓜>黄瓜,其中节瓜、苦瓜种群对甲维盐最敏感,其次是丝瓜、黄瓜,LC50值分别为0.250、0.391、0.809和1.035 mg/L.4个寄主种群对灭多威的敏感性表现为节瓜>黄瓜>苦瓜>丝瓜,LC5o值分别为0.302、0.318、0.652和0.804 mg/L.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黄瓜、节瓜、丝瓜、苦瓜,LC50值分别为1.157、1.198、1.232和2.029 mg/L.对啶虫脒的敏感性为苦瓜>节瓜>黄瓜>丝瓜,LC50值分别为17.946、20.166、20.190和21.986 mg/L,其中对甲维盐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大,为4.140倍,其次是灭多威,为2.654倍,对啶虫脒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小,为1.225倍.表明寄主植物可引起瓜实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桔小实蝇中国与马来西亚种群间杂交:融合性、生物学及检疫挑战(英文)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桔小实蝇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可对水果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首先采用微卫星标记比较桔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性,然后通过室内种间杂交试验,研究了两个相异地理种群(此前称谓的来自中国的桔小实蝇和来自马来西亚的木瓜实蝇)之间杂交后代在繁殖力、孵化率、发育历期、产卵管长度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中国和马来西亚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极为相近,不存在生殖隔离,但杂交后代在繁殖力、孵化率、幼虫发育情况、高蛹期抗逆性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亲本种群,产卵管长度则介于亲本的马来西亚种群和中国种群之间.上述杂交种的适应性特征分析表明,杂交后代可能具有比亲本更强的传播潜力,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桔小实蝇相异地理种群的检疫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蝇蛹俑小蜂卵巢发育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寄生蜂卵巢发育的研究是生理学和生物防治的重要基础.本文研究了从瓜实蝇蛹刚羽化至死亡的蝇蛹俑小蜂雌蜂的卵巢发育.结果表明蝇蛹俑小蜂内生殖系统由l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等组成,羽化后卵巢迅速发育,卵巢指数从0.34 mm2增大到0.48 mm2,卵粒数从37.67增加到42.67.雌蜂发育4d后,卵巢逐渐萎缩,卵巢指数、卯粒数减少.本研究得出2日龄雌蜂繁殖力最强,对评估蝇蛹俑小蜂品质和放蜂时间有潜在应用价值,使其能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中国瓜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是一种重要入侵害虫,寄主广,危害性大.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瓜实蝇种群分化和遗传变异情况.[方法]利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7个主要分布省份的21个地区共190头瓜实蝇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1个瓜实蝇地理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97.08%,Shannon氏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8841,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 =0.12806,说明已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海南(不合三沙)、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三沙的瓜实蝇种群聚为一支,福建、江西和四川的瓜实蝇种群各自聚为一支.[结论]中国的瓜实蝇种群已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积累的变异程度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0Co-γ射线辐照对南瓜实蝇的不育效果及对南瓜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60Co-γ辐照处理对南瓜实蝇的影响及其对南瓜品质的影响,分别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150、250、300、350、400 Gy)处理不同龄期的南瓜实蝇(包括卵、1龄、3龄幼虫和蛹),观察在不同辐照剂量处理下,南瓜实蝇F1代的致死作用和不育作用;并用最高剂量400 Gy处理南瓜果实,探究对南瓜品质和生理的影响.采用250-350 Gy的60Co-γ处理处于卵、1龄和3龄幼虫和蛹期的南瓜实蝇后,均可实现F1完全不育;以400 Gy处理处于各龄期的南瓜实蝇,均可实现F1完全致死.以400 (y剂量辐照南瓜,其蛋白质、总糖、还原糖、维生素、淀粉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营养成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南瓜主要保护酶SOD和POD处理10d内有上升,但10 d后会恢复至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在不影响南瓜品质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南瓜实蝇的存活率,作为南瓜实蝇的检疫处理措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温度胁迫下瓜实蝇RT-qPCR内参基因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特定条件下稳定表达内参基因的筛选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基因表达的关键基础.本研究以不同温度胁迫后后的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2龄幼虫、雌虫和雄虫为试验材料,对其9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进行了RT-qPCR分析,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4款软件分析各候选内参基因在3种虫态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18S rRNA基因Ct值(≤5)较小,不适合作为内参基因使用,其它8个内参基因在瓜实蝇2龄幼虫中的稳定性排序为RpL32> RPS13> TBP> β-tubulin> TUBE> Actin2> G6PDH> Actin3.雌虫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为:RPS13> RpL32>β-tubulin> TBP> TUBE> Actin2> Actin3> G6PDH.雄虫表达稳定性为RpL32> RPS13 >β-tubulin> TBP> TUBE> Actin2> G6PDH> Actin3.geNorm软件分析各个虫态内参基因最佳组合均为2个.RPS13和RpL32组合可作为瓜实蝇不同虫态下温度胁迫后的内参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