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辅助生殖机构女性不孕症患者基本特征、就医情况和地区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我国辅助生殖机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就医情况,并比较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辅助生殖技术管理部自2018年起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中单元六——育龄人群生殖健康及医疗保健服务匹配情况现状分析和诊疗示范推广研究子课题的数据。选取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8个省会城市中2018年体外受精技术取卵周期数在1 000以上和1 000以下的辅助生殖机构各1家,对16家机构门诊首次就诊的20~49岁不孕症女性患者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频率描述、χ 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试孕时长、单程交通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3 673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31.0±4.6)岁,59.0%(2 156/3 660)为本科/大专以上学历,中位试孕时长2.0(1.3,3.5)年。人口学特征方面,东部和西部地区35岁以上患者在小机构中占比更大,分别为22.8%(216/948)和26.4%(148/561),中部地区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的比例更高,在大机构中为49.1%(216/440),小机构中为47.0%(275/585)。经济方面,30.5%(521/1 708)的东部患者达到10万元以上的个人年收入,而只有2.8%(26/939)愿意接受10万元以上的治疗费用,中、西部地区患者无论从个人年收入方面,还是可接受的治疗费用方面,均低于东部地区( P<0.001)。交通方面,西部地区患者所耗费的单程交通时间最长,30.9%(117/379)的大机构患者和29.8%(167/561)的小机构患者需要花费3 h以上;东部地区的大机构内异地就医的患者比例最高,为21.6%(164/758)。 结论:我国辅助生殖机构的不孕症患者年龄普遍超过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在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应加强生育知识的宣传,鼓励有生育意愿的夫妻尽早开始准备;另外,西部地区大龄患者更多,经济和交通条件更加不利,需要政策层面的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聚焦重要概念的单元复习教学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聚焦重要概念"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开展"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复习教学,首先构建单元概念体系和确定复习目标,通过具体的任务回顾与复习新授课归纳的4个次位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概念型单元复习课教学,可为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助力,通过构建生物学单元概念体系,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学单课时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内容聚焦大概念"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通常以"课程→大单元→单课"的路径推进,课程理念应在每个单课时中有所体现.以"开花和结果"一节为例,内容聚焦"生殖"的大概念,创设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开展教学,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构建概念,围绕情境设置课堂评价,利用形成性板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的真实情境中讨论与交流,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提升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福建省使用的口服化学药品最小销售单元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福建省上市药品口服制剂最小销售单元现状,为调整药品包装规格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中的化学药品口服制剂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平台数据,利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检索到口服制剂949个,装量范围为1~500片(粒或丸),使用天数范围为0.4~66.7天.装量和使用天数中位数M(P25,P75)分别为20(10,30)、7.2(4.7,13.3).普通药品、慢性病用药和特殊药品在装量和使用天数上存有统计学差异(P<0.001)."集采"药品较非"集采"药品装量更大,使用天数更长,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的口服制剂装量分布在5~50片(粒或丸)之间,使用天数1~30天不等,其中87.5%的慢性病用药使用天数均<14天.结论:上市药品慢性病用药(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装量普遍过小,普通药品(全身激素制剂,泌尿生殖系统药和性激素,肌肉-骨骼系统用药)及特殊药品(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装量偏大.建议普通药品最小销售单元装量采用<7天使用量小包装,慢性病用药采用4周使用量的倍量包装,特殊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采用特殊装量包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流程环节优控法在生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流程环节优控法在生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流程环节优控法实施前(2015年1~12月)于该院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12月)的同类病例65例设为试验组,观察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生殖医学中心就诊患者干预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控护理管理法实施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护士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流程环节优控法实施生殖医学中心护理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该护理单元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杜宝俊“生殖单元”学说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杜宝俊教授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功能都以“天癸”为本而又“阴阳各异”,在生殖过程中“阴阳交感”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动态变化共同构成生殖单元完成孕育生命的过程.同时生殖单元又是生殖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基础,故强调在不孕不育症的诊疗中以夫妇双方整体作为病理单位和诊疗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同诊原则”“同步原则”“同心原则”的治疗原则,形成了“夫妇同治”治疗方法,开创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道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继往开来永葆青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我院妇产科已成为西北地区综合医院中技术力量雄厚、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服务规范的主导学科,下设妇科、产科、妇女保健科三个亚专业及妇产科实验室等多个临床单元.床位使用率达116%以上,学科设置和学术水平均处于西北领先地位,已形成妇科、围产医学、妇女保健三大方向的学科梯队,既保证了妇产科领域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与全国平行、西北领先的地位,又致力于特色诊疗技术的开展.拥有多名享誉全国的知名妇产科学者,涉及妇幼保健、母胎医学、生殖健康、女性内分泌、妇科肿瘤和女性感染多个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织缺氧在黄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体是雌性动物生殖周期中形成和退化的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组织,由排卵后残留的卵泡组织发育而来,这一过程与血管的快速增生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增生过程的最重要的刺激因子,在新生黄体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调节作用.VEGF受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亚单元和β亚单元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HIF-1调控.由于卵巢卵泡的破裂排卵以及新生血管网的缺乏,导致卵巢局部处于缺氧状态,诱导了HIF-1α表达的增加,并通过VEGF依赖性血管增生参与新生黄体的形成过程.本文主要从排卵前与排卵后卵巢局部缺氧情况阐述黄体形成过程中卵巢功能与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旨在进一步理解缺氧在黄体形成与卵巢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个种还是多个种?简化基因组及其形态学证据揭示中国白桫椤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分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生殖隔离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关键;然而物种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分化演变之中,已经稳定成型但尚未到达分化后期的物种可能存在不完全的生殖隔离.对于物种的认识不能单从某一侧面或局部特征来界定,而应通过“整合物种概念”来确定物种地位.Flora of China记载了中国产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2种,即白桫椤(S.brunoniana)和笔筒树(S.lepifera),并认为原产中国海南的海南白桫椤(S.hainanensis)和白桫椤为同一物种而将其并入白桫椤;但海南白桫椤在形态上已出现了分化.为探讨白桫椤及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和物种多样性分化的情况,本文采集到9个居群共21个样本,通过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主成分及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叶片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孢子形态的观察测量.结果 表明,海南白桫椤不仅与云南产白桫椤的基因型不同,且在叶片特征和孢子纹饰上有明显差异;但两个居群的生殖隔离较弱,在广西沿海地区形成杂交产物,其叶片特征为亲本的中间类型.因此,我们认为海南白桫椤是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的一个处在分化路上的物种,建议恢复其物种地位;广西产白桫椤为自然杂交群体,应另处理为独立的自然杂交分类群——广西白桫椤(S.brunoniana×hainanensi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初中生物学单元复习课的研讨——探究“玉米籽粒畸形之谜”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在初中生物学“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单元的复习课中,围绕“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这个重要概念,设计“玉米籽粒畸形之谜”探究活动,用学案形式将知识点转换为情境性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细化单元知识点,以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适当拓展或引申复习内容.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梳理主干知识,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复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并应用习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领悟生物学科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