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手术治疗的成人声带小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的病例为单纯手术组,共40例,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显微手术切除声带小结;2014年9月~2016年3月的病例为联合注射组,共36例,均在喉显微手术同时行A型肉毒毒素0.25~0.5U双侧甲杓肌注射.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频闪喉镜及电子喉镜检查,采用嗓音主观感知GRBAS评估系统的G分级及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进行嗓音评估,记录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单纯手术组痊愈5例,好转28例,无效7例,有效率82.50%(33/40);联合注射组痊愈30例,好转6例,有效率100%(36/36).单纯手术组术后声门闭合良好22例,闭合不全18例;联合注射组声门闭合良好30例,好转但仍闭合不全6例,两组术后声门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注射组术后VHI、MPT、jitter、shimmer及DSI改善明显,两组之间比较,除了G分级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在恢复声带形态的同时调节甲杓肌肌张力,改善声带振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肉毒素注射环甲肌及甲杓肌缓解双侧喉返神经不全麻痹患者呼吸困难的初步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肉毒素注射环甲肌及甲杓肌缓解双侧喉返神经不全麻痹并发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6例并发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喉肌电图确诊为双侧喉返神经不全损伤并预测神经有自主恢复可能的患者,在环甲肌及甲杓肌上进行小剂量肉毒素注射,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相关参数,含呼吸困难情况、频闪喉镜下最大吸气相声带前连合夹角、正常发/i/音时的声学参数: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分别嘱患者在正常音调发/i/音、低频及高频发/i/音时喉部CT影像,并测量声带膜部长度、宽度及声门面积等参数.采用配对t值分析肉毒素注射前后的频闪喉镜图像及声学信号参数,采用方差检验分析三种不同发声时声带的CT参数.同时定期随访.结果 患者均顺利进行肉毒素注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其中2例注射前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注射后1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治疗后声带前连合夹角较治疗前增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P<0.05);F0及Jitter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2、1.42,P>0.05),Shimmer在治疗后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P<0.05);随着发声频率增高,声带长度增加,声带宽度变宽,声门面积增大,肉毒素注射前不同发声状态下3种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3,P <0.05),肉毒素注射后不同状态下的3种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6.84,P>0.05),肉毒素注射前后3个参数在不同的发声状态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1个月的喉肌电图显示喉内收肌的募集密度及动作电位幅度较治疗前下降.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7个月、1年、1年、18个月、22个月、2年,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发呼吸困难.结论 小剂量肉毒素注射环甲肌和甲杓肌,可缓解双侧声带不全麻痹导致的急性呼吸困难,注射后声音质量稍变差,该方法可作为双侧喉返神经不全损伤缓解呼吸困难的替代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肌电图监测下经皮肉毒素A喉肌注射治疗痉挛性发音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神经肌电图监测下经皮肉毒素A注射治疗痉挛性发音障碍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根据喉内镜、嗓音学检查后诊断为痉挛性发音障碍的患者18例,进行神经肌电图监测下经皮肉毒素A,根据痉挛的部位,注射部位为甲杓肌、甲会厌肌、环杓后肌等,剂量为0.1~1.0 U,注射频率为每月1次,行频闪喉镜检查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主观评分以及客观嗓音分析,包括喉肌电图检查(EMG)、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以及最大发音持续时间(maxium phonation time,MPT)测定等来评估患者的嗓音质量.结果 18例患者注射后24小时起效,发音震颤及中断症状明显改善,发音流利、平稳,无音质紧张,疗效均持续1个月,经过3次注射后,患者喉内镜下见声带震颤症状明显消失,患者发音流利,嗓音主观评估和客观嗓音分析明显改善,注射前声带闭合时挤压明显,声门上区代偿;注射后声带闭合时节奏感,声门上区代偿减轻.喉肌电图和多维嗓音分析程序(MDVP)提示注射后比注射前改善明显.所有患者术后均并发程度不等的声嘶症状,一般在注射后2天出现,持续3~5天,3例患者出现饮水呛咳,所有患者无呼吸困难.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发音良好.结论 神经肌电图监测下经皮肉毒素A喉肌注射是治疗痉挛性发音障碍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侧声带麻痹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单侧声带麻痹是因单侧支配喉内肌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的单侧声带运动障碍、声门闭合不全,可同时伴喉感觉神经障碍,导致声音嘶哑、呛咳、误吸及吞咽障碍等症状.单侧声带麻痹的病因既有中枢性损伤,也有肿瘤、炎症、手术外伤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外周性神经损伤.临床需行声带运动振动评估、嗓音评估、空气动力学评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和喉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评估.治疗方法有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嗓音康复治疗、喉返神经修复术、声带注射喉成形术、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杓状软骨内收术及联合术式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