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氏新小绥螨对同一栖息地枸杞瘿螨的捕食功能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Acari:Eriophyoidae)是枸杞上为害最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近期在内蒙古地区发现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Acari:Phytoseiidae)与枸杞瘿螨可同时发生在野生枸杞上.为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枸杞瘿螨的捕食潜力,本研究在室内25±1℃、RH 65%±10%、16 L∶8 D的条件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枸杞瘿螨成螨(30、50、70、90、110、130、150、170 头)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的雌、雄成螨对枸杞瘿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II型,即巴氏新小绥螨雌、雄成螨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一直到猎物密度较高时趋于稳定;而巴氏新小绥螨雌、雄成螨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相同密度下的枸杞瘿螨成螨的捕食量均高于雄成螨,而且雌成螨的搜寻效应也强于雄成螨.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攻击率(α = 4.4121)高于雄成螨(α = 2.4403),而雌成螨的处理时间(Th =0.0094 d)短于雄成螨(Th =0.0196 d);雌、雄成螨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T/Th)分别为106.61 头和51.02 头.研究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对枸杞瘿螨有较好的捕食潜力,性别对巴氏新小绥螨捕食枸杞瘿螨的功能反应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5种生物杀虫剂对4种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生物杀虫剂及天敌昆虫的应用是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但有关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尚不明确.研究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可以为更好地协调使用生物杀虫剂和天敌昆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滤纸膜片法测定了5种生物杀虫剂(苦参碱、桉油精、鱼藤酮、除虫菊素、橄榄鲨)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对4种天敌昆虫(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致死率.[结果]除虫菊素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大,致死率均达到100%;鱼藤酮对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均较大,致死率在98.65%以上;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均小于30%;苦参碱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食蚜瘿蚊和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56%和15.91%;桉油精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东亚小花蝽和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91%和6.67%.[结论]这5种生物杀虫剂中,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桉油精对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苦参碱对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安全,鱼藤酮对东亚小花蝽安全,除虫菊素对食蚜瘿蚊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枸杞瘿螨发生及其与枸杞木虱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确枸杞瘿螨年发生动态及其与携播寄主枸杞木虱的相关性,为枸杞瘿螨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早春枸杞发芽前用纱网罩住枸杞植株,释放不同数量的越冬枸杞木虱成虫,调查纱网内枸杞叶片虫瘿发生数量与释放枸杞木虱的关系;田间定期调查枸杞瘿螨和枸杞木虱种群数量,统计分析两种害虫的年发生动态及两者相关性.结果:早春枸杞瘿螨虫瘿数量与越冬枸杞木虱成虫数量密切相关,枸杞木虱数量越多,枸杞瘿螨虫瘿数量越多.生长季节枸杞瘿螨发生高峰期为5月和8月,早春和秋季瘿螨虫瘿与木虱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早春枸杞叶片虫瘿主要由越冬枸杞木虱成虫所携带的枸杞瘿螨所致;枸杞瘿螨的防治需关注越冬枸杞木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枸杞主产区瘿螨鉴定及其越冬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研究明确我国枸杞主产区枸杞瘿螨种类及其越冬情况,为枸杞瘿螨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早春及生长季节赴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枸杞主产区调查采集越冬枸杞木虱成虫及枸杞瘿螨虫瘿,鉴定越冬瘿螨和枸杞叶片虫瘿内瘿螨种类,调查分析枸杞木虱携带枸杞瘿螨越冬情况.结果 表明,我国枸杞主产区形成虫瘿的枸杞瘿螨均为白枸杞瘤瘿螨Aceria pallida,只能通过枸杞木虱成虫携带越冬;枸杞木虱越冬成虫普遍携带枸杞瘿螨,携带率达75%以上.枸杞瘿螨携带越冬现象在我国枸杞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只能以携播方式越冬,防治枸杞瘿螨应重视越冬期枸杞木虱的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maravirus属新病毒:中国枣树花叶伴随病毒全基因组测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2016年以来,新疆阿克苏等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枣树病害,严重威胁当地及周边红枣产业.本研究旨在鉴定引起此次病害的病原,探究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为生物防治策略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发病植株进行小RNA测序以鉴定病原体;对新鉴定的病毒,通过RNAseq和反转录PCR获取病毒全序列;体外表达重组的病毒结构蛋白并制备特异性抗体,通过Western斑点杂交法在发病植株中确证病毒蛋白;收集发病区域的媒介昆虫,通过反转录PCR在昆虫体内检测病毒的基因组,鉴定可能的传毒介体.[结果]本研究鉴定一种新的欧洲山梣环斑病毒属病毒为新疆新发枣树病害可能的病原体,命名为中国枣树花叶伴随病毒(Chinese date mosaic-associated virus,CDMaV).CDMaV是一种多分段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由5条负义RNA组成;RNA1-RNA5大小分别为7160、2224、1230、1493、971 nt,每条基因组RNA的互补链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个蛋白,依次为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核衣壳蛋白和两个未知功能蛋白.在枣树寄生虫枣瘿螨体内扩增到病毒序列,表明该病毒可能以枣瘿螨为介体在枣树间进行传播.[结论]本研究为新疆新发枣树病害鉴定了相关病原体CDMaV,完成CDMaV全基因组测序,并鉴定枣瘿螨为可能的传毒介体.鉴定病原体和传播介体是建立病害防治方法的必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枸杞瘿螨对枸杞侵染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枸杞瘿螨对寄主的侵染行为及温湿度对虫瘿生长和种群增长的影响,为枸杞瘿螨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显微拍摄法观察枸杞瘿螨侵染行为,调查不同温湿度环境对枸杞瘿螨侵染、虫瘿生长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枸杞瘿螨为害形成的虫瘿大部分是由多个瘿螨共同参与完成,枸杞瘿螨优先选择枸杞幼嫩部位侵染;温湿度对枸杞瘿螨的侵染有显著影响,枸杞瘿螨适宜的侵染条件为温度25℃湿度60%,低温或高湿均不利于枸杞瘿螨侵染,35℃高温不利于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及种群增长,湿度对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及种群增长无显著影响.结论:枸杞瘿螨虫瘿的形成由多头瘿螨协同完成,短时间内可快速完成侵染,温湿度环境显著影响枸杞瘿螨侵染率,生产中应当以预防为主,在适宜环境下重点关注枸杞瘿螨的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宁夏枸杞对枸杞瘿螨为害的内源激素响应及外源水杨酸对枸杞瘿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索宁夏枸杞对枸杞瘿螨致瘿过程诱导的激素响应及外源水杨酸对枸杞瘿螨的影响,利用LC-MS/MS技术对枸杞瘿螨为害后宁夏枸杞叶片中水杨酸(SA)、茉莉酸(JA)、生长素(Auxin)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浸叶法研究外源SA对枸杞瘿螨侵染过程、虫瘿生长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枸杞瘿螨的致瘿行为可引发枸杞叶片中多种内源激素产生变化,其中SA和JA的变化最显著,分别是对照组含量的4.0和13.0倍,而Auxin和ABA的变化不显著;外源SA对枸杞瘿螨虫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同时虫瘿内瘿螨种群数量受到显著抑制.枸杞瘿螨能够同时诱导枸杞产生SA和JA抗性,外源SA对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和瘿螨种群数量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利用外源SA防治枸杞瘿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枸杞瘿螨致瘿后宁夏枸杞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是我国枸杞主产区最常见的成灾害虫之一,取食为害枸杞叶片导致局部组织畸形膨大形成虫瘿,严重影响枸杞生长和产量,然而致瘿过程对枸杞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影响却知之甚少.该文通过实验条件下人工接种枸杞瘿螨,利用LC-MS/MS技术对枸杞瘿螨致瘿后宁夏枸杞叶片进行代谢组学测定,比对分析枸杞瘿螨致瘿后枸杞叶片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为枸杞虫瘿叶片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 显示,枸杞叶片富含氨基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基于LC-MS/MS技术在枸杞叶片中共检测到16个类型合计204个化合物,其中初生代谢产物以氨基酸类为主,次生代谢产物以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为主.枸杞瘿螨致瘿后可显著影响枸杞叶片代谢产物的含量,引起黄酮类、苯丙素类等30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有21种代谢物上调,9种代谢物下调,此外圣草酚、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东莨菪内酯等8种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含量显著上调.枸杞虫瘿叶片资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植保无人机喷雾对枣树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对枣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在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后,调查了对截形叶螨、枣瘿蚊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在供试飞行条件下,药后5d25%环氧虫啶(用药量为300 g/hm2)、70%吡虫啉(用药量为150g/hm2)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7.73%和89.74%,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均与22%噻虫?高氯氟(用药量为375 g/hm2)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药后13 d 30%乙唑螨腈(用药量为262.5 g/hm2)和45%螺虫?乙螨唑(用药量为105g/hm2)对不同方位枣树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8.64%和93.95%,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1.8%阿维菌素+20%双甲脒(用药量为345 g/hm2+525 g/hm2)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雾滴覆盖密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生产中用植保无人机喷施25%环氧虫啶、70%吡虫啉、30%乙唑螨腈、45%螺虫?乙螨唑对枣园枣瘿蚊和截形叶螨能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有机栽培条件下宁夏枸杞6个品种生长特性及抗性差异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有机栽培条件下宁夏枸杞不同品种生长特性及抗性差异,为筛选适合有机生产的枸杞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枸杞6个品种("宁杞1号""宁杞4号""宁杞5号""宁杞7号""杞鑫10号"和枸杞品系"0909")为实验材料,按中国有机标准种植于同一地块并统一管理,分别调查枸杞物候期、生长量、果实性状、产量、枸杞群落5种主要害虫种群数量、黄叶率,测定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6个参试品种中,"宁杞7号"植株长势较好,产量和品质较高;"宁杞4号""宁杞1号"产量次之,但抗性较强;"宁杞5号"长势旺,瘿螨问题较严重,果粒较大但整体产量较低;"杞鑫10号"长势较好,果粒较大但对修剪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本试验期间未高产;枸杞品系"0909"长势较弱,产量较低,抗性较差.结论:推荐将"宁杞7号""宁杞4号"和"宁杞1号"作为宁夏枸杞产区有机种植优选品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