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相关颈肌阵挛的临床电生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20年1—8月收治的31例颈肌阵挛患者,分析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对所有患者均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71%),女性9例(29%),平均年龄27.8岁。颈肌阵挛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 n=8),其次为癫痫( n=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n=4)、焦虑抑郁状态( n=3)和打鼾( n=3)等。共监测到555次颈肌阵挛,89.5%(497/555)的颈肌阵挛发生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5.8)明显高于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0.2)。48.3%(268/555)的颈肌阵挛伴随脑电觉醒,0.7%(4/555)致患者清醒,2.7%(15/555)伴随肢体动作。 结论:睡眠相关颈肌阵挛多见于REM睡眠期,可出现在有睡眠障碍性疾病及癫痫的患者。颈肌阵挛的生理或病理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癫痫共患抑郁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癫痫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共患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儿童癫痫共患精神障碍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癫痫患儿共患抑郁焦虑障碍最常见。反复癫痫发作很容易引起患儿抑郁焦虑情绪,同时抑郁焦虑也有诱发癫痫的可能,两者相互影响。因此,癫痫共患抑郁焦虑的评估、筛查、诊断及干预成为儿童癫痫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就儿童癫痫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方法与评估、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耐受性好且安全无创的大脑物理刺激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某些常见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使用规范,有必要制定临床治疗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21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发布tDCS在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使用所致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疼痛、帕金森病、脑卒中和癫痫治疗的专家共识,并介绍了临床上tDC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描述了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希望为tDCS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促进该治疗技术未来的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慎用药物知晓及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重症肌无力(MG)患者对MG慎用药物的知晓及应用情况。方法: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专家和神经内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出MG慎用药物目录(含抗感染类、心血管类、镇静催眠类、他汀类、抗癫痫类、精神类、镇痛类、麻醉类、解痉类和其他10类50余种药物)。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G患者进行慎用药物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MG病程与分型、并存疾病、用药情况、对MG慎用药物的知晓和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用药知识获取途径等。调查问卷于患者结束就诊后现场发放,自愿参加,当场作答和回收。根据是否知晓慎用药物将患者分为知晓组和不知晓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慎用药物知晓程度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 OR)及其95%置信区间( CI)。 结果: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90份。290例患者中男性165例,女性125例;MG病程为3周~360个月;临床分型为眼肌型者179例,非眼肌型111例;174例(60.0%)并存至少1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焦虑/抑郁症等);接受MG药物治疗者248例(85.5%);在有知识获得途径的患者中,通过医护人员宣教、医院宣传栏/展板、网络和书籍获得用药知识者分别为191例(92.7%)、26例(12.6%)、22例(10.7%)和7例(3.4%)。64.8%(188/290)的患者对慎用药物一无所知。110例患者在确诊MG后应用过慎用药物,7例(6.4%)用药后出现MG病情加重或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应用滴眼剂(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各2例)。未接受MG药物治疗和确诊MG时未获知用药注意事项是慎用药物知晓程度低的独立影响因素( OR=6.811,95 %CI:2.252~20.593, P=0.001; OR=5.615,95 %CI:3.223~9.785, P<0.001)。 结论:MG患者对慎用药物的知晓程度较低,神经科医护人员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对MG患者进行慎用药物知识宣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人-环境-作业"模式的健康教育管理在癫痫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人-环境-作业"(PEO)模式的健康教育管理在癫痫患者及其家属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对癫痫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18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设为对照组,共42对;将2019年4—12月收治的设立为观察组,共42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在院健康教育、团体作业治疗及出院后定期随访等干预方法,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对家属进行基于PEO模式的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出院后2、6、10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的得分情况,以及干预前和出院后10周的癫痫知识问卷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QOLIE-31得分高于对照组( P均<0.05)。出院后10周,观察组疾病与用药知识、安全与急救、心理护理、生活应对与社会参与等癫痫知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1)。 结论:基于PEO模式的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提高癫痫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分析:一项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方法:该研究为系统综述。以“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和“China”为英文检索词,以“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纳入临床资料完整且发现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基因突变的AIP病例,而后剔除重复病例。通过阅读文献收集纳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相关的资料。结果:纳入48例来自32篇中外文献报道的中国AIP病例,分别来自37个家系。其中,女性45例(94%),发病年龄(26.8±6.5)岁;男性3例(6%),发病年龄分别为35、45和53岁。48个病例中首发症状为腹痛者47例(98%),伴恶心、呕吐、便秘和不完全肠梗阻,出现低钠血症者30例(63%)、脑病者29例(60%)、焦虑抑郁状态者24例(50%)、贫血者20例(42%)、癫痫发作者19例(40%)、肝功异常者19例(40%)、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者16例(33%),周围神经病者 15例(31%),此外还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出现心动过速、高血压或低血压、肌酐升高、低钾血症、发热和呼吸衰竭等临床表现。18例脑病患者进行了头颅MRI检查,其中11例(61%)提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48例患者尿胆色素原均为阳性。48例AIP患者急性期均给予了高糖治疗,其中4例同时接受了高铁血红素制剂治疗,46例(96%)治疗有效。入选病例基因检测共发现30种HMBS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为c.517C>T(p.R173W)错义突变[9(19%)]。24个家系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女性AIP外显率高于男性[分别为55%(24/44)和9%(1/11)]。结论:我国AIP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多脏器损害,急性期高糖治疗有效,且致病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干细胞在癫痫及癫痫神经精神共患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者通常伴随有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共患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对于存在药物耐受或伴有神经精神共患病的患者疗效欠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并可参与组织再生与修复的特性,在癫痫治疗中具备较好的应用基础。本文现围绕干细胞在癫痫及癫痫神经精神共患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干细胞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2021年9月23—2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设2场全体大会、20场专题研讨会,共有284个特邀报告,论文大会交流382篇、壁报交流1 088篇。会议聚焦脑血管病、癫痫、认知障碍、肌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变性疾病、神经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神经疾病、神经康复、焦虑抑郁、头痛、睡眠障碍、神经护理、神经介入、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和其他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参会人员共7 000 余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叙事护理在一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癫痫患者亲子冲突中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癫痫患者亲子冲突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在1例因亲子冲突而引发癫痫频繁发作、抑郁心理和厌食行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癫痫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叙事护理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模型和叙事护理的5个核心技术:外化、改写、重塑、界定仪式和治疗文件,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及父母共进行了3次叙事疏导,出院后进行2次电话随访,对亲子冲突问题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叙事心理干预,未再出现亲子冲突引起的癫痫发作,抑郁状态缓解,无厌食行为,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叙事护理有助于解决患者与父母间的亲子冲突问题,促进身心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癫痫患者精神共患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时武汉市及其周边城市癫痫患者的心理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23日至3月5日对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570例癫痫患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评估量表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患者健康问卷-9、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癫痫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COVID-19疫情的感知威胁与精神共患病(抑郁、焦虑和失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应答率63.51%,362/570),分别有34例(9.4%)、47例(13.0%)、71例(19.6%)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 OR=3.395,95% CI 1.561~7.384, P=0.002)、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 OR=10.753,95% CI 1.938~59.654, P=0.024)、中等及以上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 OR=3.077,95% CI 1.382~6.853, P=0.006)的患者更易焦虑;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 OR=6.188,95% CI 1.317~29.079, P=0.021)的患者更易抑郁;有子女( OR=3.090,95% CI 1.759~5.431, P<0.001)、有COVID-19相关症状( OR=3.609,95% CI 1.674~7.778, P=0.001)、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 OR=1.907,95% CI 1.017~3.575, P=0.044)和中等及以上程度担心癫痫再次发作( OR=2.555,95% CI 1.370~4.764, P=0.003)的患者更易失眠。 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部分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主观生活质量差、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高、过度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和过度担心癫痫发作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