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益气活血方为主保炎治疗脱出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口服益气活血方为主保炎治疗脱出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4例LDH患者.男34例,女30例;年龄20~58岁,中位数37岁;中医辨证均为血瘀证;脱出型43例,游离型21例;牛眼征Ⅰ型25例、Ⅱ型17例、Ⅲ型22例.均采用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急性期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每次50 mg,每天3次.疼痛无法缓解时,口服盐酸曲马多片,每次50 mg.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选择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突出物体积、突出物吸收率(吸收率≥30%视为发生重吸收、吸收率≥50%视为发生明显重吸收)作为疗效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4例患者均按规定方案完成治疗,均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4~16周,中位数10周.治疗开始后6个月,61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3例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治疗开始后6个月,本组患者JOA腰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73±2.76)分,(24.11±3.00)分,t=9.230,P=0.017],腰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30±1.09)分,(2.38±0.92)分,t=15.880,P=0.024],椎间盘突出物体积较治疗前减小[(2 194.30±745.71)mm3、(1 083.94±721.58)mm3,t=8.564,P=0.000)].49 例患者(76.56%)发生重吸收,其中牛眼征Ⅰ型19例、Ⅱ型14例、Ⅲ型16例;39例患者(60.94%)发生明显重吸收,其中牛眼征Ⅰ型18例、Ⅱ型11例、Ⅲ型10例.牛眼征Ⅰ型患者突出物吸收率(61.99±31.66)%,Ⅱ型患者突出物吸收率(62.11±32.85)%,Ⅲ型患者突出物吸收率(39.89±32.01)%.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的61例患者中48例发生了重吸收,13例未发生重吸收;症状缓解不明显的3例患者中1例发生了明显重吸收,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另外2例最终采用手术治疗.结论:以口服益气活血方为主保炎治疗脱出和游离型LDH疗效确切,保留炎症有利于突出椎间盘组织的重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甘露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 探讨益气甘露方治疗 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 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40 例,同时选取了 40 名与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中药试验组予益气甘露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炎症因子、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lc、INS、INS120'、TC、TG、LDL-C、TNF-α、IL-6、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试验组疗效不低于西药对照组.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健康人的差异性代谢物主要有溶血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心磷脂、二氢生物蝶呤等,所参与的代谢途径主要涉及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结论 益气甘露方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及炎症水平,调节脂质与氨基酸代谢,改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益气运脾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益气运脾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生素、低分子肝素钠、甘露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运脾法(药物组成:甘遂0.5g,京大戟1.5g,人参12g,白术10 g,茯苓20 g,猪苓30 g,炒薏苡仁30 g)中药内服治疗以益气运脾、攻下水饮、活血消肿,两组均持续治疗7d.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术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第7天两组患者术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第7天患肢小腿肿胀程度、膝关节周径缩小值均优于对照组,即减轻下肢肿胀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运脾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疗效显著,促进术后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风梅辨证治疗干眼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风梅教授认为干眼病位在眼,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亏虚,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证、湿热伤阴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肺阴不足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分别选用泻肺汤、甘露饮、逍遥散、益气聪明汤、养阴清肺汤、六味地黄汤、自拟干眼病方为基础方治疗,并随证灵活加减.同时注重日常生活调摄,治养结合,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治疗夏季常见病证中医方剂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治疗夏季常见病证中医方剂的共同点与区别.方法 对临床常用治疗夏季常见病证(暑热证、暑热夹湿证、暑湿外感证、暑湿痢疾)中医方剂在药物组成、病机、功能主治以及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暑热证常用传统方剂为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李氏清暑益气汤;暑热夹湿证常用传统方剂为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暑湿外感证常用传统方剂为藿香正气散;暑湿痢疾常用传统方剂为黄芩汤、芍药汤、白头翁汤.各相近方剂对治疗不同病证在功能主治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临床应用各有侧重点.结论 治疗夏季常见病证时,一定要慎重而仔细地辨证分型,针对相近方剂的异同点选择应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黄芪30 g,党参15 g,香附15 g,茯苓15 g,杜仲12g,当归10 g,丹参15 g,大黄10 g,川续断12 g,苍术10 g,桃仁6 g,僵蚕10g,柴胡10 g,甘草3 g,山茱萸12 g,枸杞子12 g,每日1剂.连续服用1周,休息3d,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临床症状、腰痛ODI评分标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23±0.57)分低于对照组(1.30±0.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疼评分低于对照组,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及直腿抬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为(9.63±2.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0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有顽固腰痛、运动障碍及腰椎间盘再突出,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能缓解腰疼症状,减轻患者病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对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模型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对甘露醇所致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效作用并探讨其起效机制.方法 实验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组(膏方组)、脉络舒通颗粒组(颗粒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4只.采用甘露醇输液制成血栓性静脉炎兔子模型.膏方组给予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2.34 g/kg灌胃,每日2次;颗粒组给予脉络舒通颗粒2.80 g/kg,每日3次,给药时间7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oα、IL-6、CRP、IL-1β含量,采用Real Time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日本大耳白兔造模后第5~7天陆续出现耳缘静脉红肿,触摸呈条索状,活动减少,食量、饮水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CRP、IL-1β、IL-6水平升高,NF-κB、PKC蛋白表达及NF-κB mRNA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颗粒组、膏方组TNF-α、CRP、IL-1β、IL-6水平及NF-κB、PKC蛋白表达降低,且膏方组低于颗粒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祛湿解毒膏方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炎症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气阴两虚型脑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气阴两虚型脑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脑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甘露醇脱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水肿吸收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62.5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水肿吸收率(22.63±8.45)%,对照组脑水肿吸收率(21.75±6.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低钾血症及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及甘露醇脱水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气阴两虚型脑肿瘤术后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脱水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 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总结沈敏鹤主任医师辨治结直肠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省级名中医沈敏鹤主任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研究.方法:纳入沈敏鹤门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71例800份医案,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数、药性、药味等分析,并对频数最高的53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通过800份医案的数据挖掘,共涉及用药331种,药性以寒、温、平为多,药味主以甘、苦,聚类分析将53味高频药物分为5类,涉及方剂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合解毒三根汤、甘露消毒丹等.结论:沈敏鹤辨治结直肠癌宗扶正祛邪的总原则,而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解毒祛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