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兼有气滞、湿阻、痰浊、血瘀、热毒等标实,病位在脾胃,与肝亦相关,应治以健脾益气、调肝理气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可灵活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及防癌抗癌中药,随症加减,并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岭南名中医治疗鼻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岭南名医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为岭南地区治疗鼻鼽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读秀数据检索平台,检索国内发表的期刊文献和名老中医医案书籍。筛选符合标准的医案,对岭南中医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处方信息,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中的医案统计分析中“数据挖掘分析”与“医案标准化”等模块和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Ochiai算法对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和42则医案,得到岭南地区治疗鼻鼽处方73首。中药频次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中药40种(频次≥5),主要以益气健脾药、发散风寒药、宣通鼻窍药为主;聚类分析得到药组7个;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6条,3味中药药对组关联规则18条。结论:岭南医家治疗鼻鼽病重视补脾益气、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体现了培土生金、攻补兼施的治法。岭南医家常使用广东道地药材佐治鼻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征,为指导鼻鼽中医药治疗及成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全国第二十一次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在广州成功召开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罗浮青山如盖,岭南客似云来"。2022年12月28日~31日,在中华口腔医学会领导下,第二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在广州圆满举办。全国口腔正畸人于岁末欢聚羊城,重启新年展望与惊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范冠杰“动-定序贯八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理论探析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范冠杰教授创立“动-定序贯八法”理论,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强调动态把握疾病演变内在规律,运用相对固定而又动态变化的中药药串,进行动定有序的治疗。此“八法”针对主证的辨证要点,运用疏肝、养心、运脾、润肺、补肾五法,再根据病情变化和兼夹演变,相应施以理血法(活血化瘀法、清热凉血法)、调气法和畅三焦法。该理论临床可用以指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范师提出,脾虚湿阻、湿热瘀结乃痛风急性期主要病机,应治以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化瘀止痛,辨证以“八法”药串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稿约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是由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血管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和第四、六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中医古籍知识库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旨在探索中医古籍知识库在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中医古籍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然而由于古籍数量庞大且馆藏分散,保存状态参差不齐,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难以充分运用.因此,将中医古籍知识库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趋势之一.本研究收集岭南中医古籍共计278本,涵盖488种疾病,1198种证候,3 907种症状,系统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出一个结构化和标准化的中医古籍库,同时关联引入现代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形成了综合性的中医临床知识库.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推理引擎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信息,从中医古籍知识库中检索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通过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了基于中医古籍知识库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可提高中医诊疗的有效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古籍知识,也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奎瑜"一针二刺三耳穴"治疗Graves眼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Graves眼病是伴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的眼部病变.其临床特征是以眼球突出、眼睑退缩、上睑迟落为特征性表现,常伴有眼睑水肿、眶周组织浸润、结膜红斑以及视神经病变等症状.在临床上,Graves眼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复发率高、治疗方式单一等特点,因此,Graves眼病成为了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奎瑜教授认为,Graves眼病归属于中医学"鹘眼凝睛"范畴,认为本病的病位在目,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气滞、血瘀、痰凝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对于Graves眼病的治疗,奎瑜教授重视整体及局部相结合的思维,通过灵活运用多种中医外治法,将Graves眼病的治疗路径总结为"一针二刺三耳穴",应用腹针、刺络放血、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特色外治法进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总结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7/6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是由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血管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和第四、六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湿胜则濡泻"的病机内涵及其温运脾阳治则之现代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湿胜则濡泻"出自《黄帝内经》,其不仅是对泄泻病机的阐释,也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的重要原则之一."濡泻"病机既可源于外湿侵袭,又可来自内湿停聚,内湿与外湿合而为患,内伤脾阳,脾阳不振,而成泄泻.基于"湿胜则濡泻"脾阳不振、水湿停聚的病机,其治则当温运脾阳.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及相关机制研究表明,温运脾阳治则与现代医学之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温阳健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通过升阳除湿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炎症状态下的线粒体损伤有关;小建中汤、理中汤等通过运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氧化损伤有关."湿胜则濡泻"的病机内涵及其温运脾阳治则的现代机制探索将为湿邪的病因病机、湿证的证候研究提供借鉴,并可对居于岭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潮湿气候环境下及在现代社会不良膳食结构复合影响下的泄泻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岭南头皮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预后效果.岭南头皮针是常见的岭南飞针疗法之一,临床上治疗PSC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笔者从中医对PSCI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提供更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