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哮喘的病因病机与针灸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哮喘的发病特点与伏邪藏匿于体内、感而后发的特点相似.伏邪理论认为,正气与伏邪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哮喘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在病因病机方面,哮喘以正虚为本,以痰瘀伏邪为标.肺脾肾虚是邪气内伏的内因,外因触发伏邪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痰瘀伏邪既是哮喘发作和进展的主要病理因素,也是加重正气虚损的重要因素.针灸在防治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伏邪角度出发: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以痰瘀伏邪为主,针灸选取肺俞、列缺、丰隆、膈俞等穴位,治以化痰祛瘀、宣肺平喘;哮喘缓解期患者以肺脾肾虚为主,针灸选取肺俞、脾俞、肾俞、膏肓等穴位,治以补益肺脾肾气.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提出哮喘的针灸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香佩疗法、推拿疗法、穴位敷贴疗法、针灸疗法等,临床常以多种外治法联合应用或以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可扶正祛邪固表、调和脏腑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补益肺脾肾三脏,有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可更好地帮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作次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指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适宜性及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明确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适宜性条件及相关因素,为规范技术操作、优化研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遴选呼吸系统疾病及从事灸法治疗的专家30名,采用信函法进行问卷调查.益肺灸治疗COPD专家问卷适宜因素包括疾病证型、治疗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疗程选择、结局指标选择等.回收问卷建立数据库,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价,采用均数、满分率、等级评价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变异系数评价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发放并回收问卷3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0.922 6.结果:益肺灸治疗COPD适宜因素包括适应证型(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等)、禁忌证(孕妇、过敏体质、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姜汁温度(37~38℃)、皮肤刺激(发红、发热、发痒感等)、更换艾柱壮数(3壮)、治疗持续时间(90 min)、治疗间隔时间(10 d或14 d)、疗程(3个月)、结局指标(临床症状、感冒次数、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等).结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确定益肺灸治疗COPD的适宜因素包括疾病证型、禁忌证、治疗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疗程、结局指标等9个方面,对于规范益肺灸操作流程、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肺肾化痰瘀法,比较2 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FEV1、FEV1/FVC/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中,观察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FEV1、FEV1/FV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其血清IL-10,IL-13,IL-18,TNF-α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治疗后,血清IL-13,IL-18, TNF-α和CRP明显降低,IL-1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中医的补肺益肾、祛痰化瘀方法,和西医的医治方法相结合,可对患者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4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192例受试者采用中央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两组均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益肺灸,15天治疗1次,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1、2、3个月时及随访3、6、9、12个月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评估测试(CAT)、患者报告结局量表(COPD-PRO)和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评分. 结果 研究中共计脱落37例,试验组完成研究76例、对照组79例.CAT评分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13,P=0.037).PRO临床症状领域评分(F=4.257,P=0.041)、健康满意度领域评分(F =5.531,P=0.020)、疗效满意度领域评分(F=9.186,P=0.003)及总积分(F=6.563,P=0.011)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Q工作生活能力领域评分(F=4.012,P=0.047)、临床症状领域评分(F=13.811,P<0.001)、治疗效果领域评分(F=10.120,P=0.002)、治疗方便领域评分(F=4.180,P=0.043)、总体疗效评分(F=17.519,P<0.001)及总积分(F=14.980,P<0.001)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益肺灸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疗效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键技术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制定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关键技术专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Delphi法进行赋权和筛选,明确技术要点,为制定标准操作规范及应用推广等提供依据.方法:遴选领域专家30位,采用信函法进行问卷调查,关键技术包括适用证型、治疗持续时间、治疗间隔时间、疗效指标等.回收问卷建立数据库,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价,采用均数、满分率、等级和评价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变异系数评价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结果: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0.923 5.益肺灸治疗COPD关键技术包括适用证型(风寒袭肺证、外寒内饮证、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虚证等)、疾病分期(稳定期)、禁忌证(孕妇、崩漏、高热等)、治疗持续时间(60 min、90 min等)、治疗间隔时间(7d、10 d等)、皮肤刺激反应(皮肤发红、皮肤发热等)、疗效指标(临床症状指标、感冒次数、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等)、改善临床症状(畏寒/怕冷、咳嗽、咳痰等)一级内容和二级内容.增加治疗疗程、姜汁温度等技术内容;进一步规范名词术语.结论:益肺灸治疗COPD关键技术包括适用证型、疾病分期、禁忌证、治疗持续时间、治疗间隔时间、皮肤刺激反应、疗效指标等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影响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96例接受益肺灸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的一般情况、相关疾病、急性加重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呼吸困难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存质量情况.96例接受益肺灸治疗的受试者,以治疗3个月时每年急性加重次数减少≥0次为有效,分为有效组72例和无效组24例.采用组间比较、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益肺灸治疗COPD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3种方法中被2种方法同时筛选出的视为最终的影响因素.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影响因素有教育程度(P=0.033)、吸烟史(P=0.030)、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P=0.001)、急性加重持续时间(P =0.012)等;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教育程度(r=0.221)、吸烟史(r=-0.221)、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r =0.474)、急性加重持续时间(r=0.325)等;t检验或秩和检验筛选的影响因素有吸烟史、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及急性加重持续时间(P<0.05)等.结论 影响益肺灸治疗COPD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包括教育程度、吸烟史、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冬病夏治三伏贴联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联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和益肺灸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进行肺功能(FEV1%、FEV1/FVC%、PaO2和PaCO2)、6分钟步行距离、30秒坐立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FEV1%和FEV1/FVC%、Pa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PaC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6 MWT和30 s SST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和30 s SS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冬病夏治三伏贴结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益肺灸联合益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益肺灸联合益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5例,对照组39例给予抗胆碱能药、茶碱类药、β2受体激动剂等支气管扩张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益肺汤口服及益肺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mMRC和SGR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相关指标、mMRC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各部分评分和SGRQ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益肺灸联合益肺汤口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益肺灸益气活血、清肺化痰止咳及益肺汤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肺化痰的作用下,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益肺灸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益肺灸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肺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COPD-ESQ)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并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OPD-E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COPD-ES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COPD-ESQ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灸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