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脑不典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7岁,因"行走不稳2月余,伴头晕、呕吐、视物模糊1月"入院.入院后体检: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理解力定向力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肌力和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阳性.MRI检查示:左侧小脑及桥臂可见等/长T1、等/长T2信号结节,结节边缘见短T2信号环,结节周围见斑片状长T2信号,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图1,2);DWI示病灶中心呈等信号,周围见环形低信号(图3);SWI相位图示左侧小脑病灶边缘见环形低信号(图4);MR增强示左侧小脑病灶呈明显结节样强化,强化均匀(图5).术前MRI诊断:左侧小脑及桥臂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典型肾脏血管瘤影像表现(附三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脏血管瘤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脏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接受检查,均诊断为肾脏肿瘤性病变,接受肾脏切除术.结果 病灶在CT上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等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突向皮质外或肾窦,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早期边缘不均匀强化,静脉期不均匀延迟强化,中央或周围有不强化区域.MRI扫描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正反相位图像区别不大,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同CT相似.病理切片肿块呈灰褐色,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检查CD31(+)CD34(+),KI-64呈低增值,符合肾脏血管瘤.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12月内无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不典型肾脏血管瘤临床少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但较典型血管瘤相比,容易误诊为肾脏富血供良恶性肿瘤.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铁剂组15只(注射右旋糖酐铁)和对照组15只,于铁剂注射前第0周及注射后第8周行T 2WI和SWI检查。分析对照组和铁剂组在第0周、第8周影像图像,在相位图上测量肾皮质的相位值并计算角弧度值,并应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肾铁沉积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肾铁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角弧度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肾铁含量差异。 结果: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SWI信号强度显著低于髓质,且显著低于铁剂组第0周和对照组第8周的肾皮质。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角弧度值[0.202 3(0.161 8,0.272 5)]明显高于铁剂组第0周[-0.045 4(-0.013 9,0.008 0)]和对照组第8周[-0.011 2(-0.052 9,-0.001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408、-4.666, P均<0.05)。铁剂组第8周的肾皮质内见明显蓝色铁离子沉积、髓质内见极少量蓝色铁离子沉积;铁剂组第8周的肾铁含量[(135.3±14.1) mg/kg]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75.5±9.8)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38, P<0.001)。 结论:SWI可以定量评价肾脏过量铁沉积,过量铁主要沉积于肾皮质,表现为肾皮质SWI信号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磁共振成像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s)与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建立并验证SPTs与PNETs的预测模型。方法:连续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经病理确诊的142例SPTs和137例PNET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灶大小、位置、形状、边界、是否囊变、T 1WI信号、T 2WI信号、强化峰值期相、峰值期强化程度是否高于胰腺实质、强化方式,胰胆管是否扩张、胰腺是否萎缩、是否侵犯邻近器官及血管。依据国际预测模型建模共识,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06例SPTs和100例PNETs)和验证集(201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36例SPTs和37例PNETs),对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上述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鉴别SPTs与PNETs,并可视化为列线图。绘制训练集及验证集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SPTs组与PNETs组间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及形状、囊变、T 1WI信号、强化峰值期相、峰值期强化程度、强化方式、侵犯邻近器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男性患者、病灶越小、T 1WI不含高信号、强化峰值期相位于动脉期或静脉期、峰值期强化程度高于胰腺实质是诊断PNETs的6个独立预测因素。利用这6个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PNETs概率的公式为4.31+1.13×年龄+1.31×肿瘤大小-1.29×女性-4.18×T 1WI呈高信号+1.28×强化高于胰腺实质-4.69×延迟期强化。预测模型经可视化为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9(95% CI 0.977~1.000)和0.97(95% CI 0.926~1.000),在训练集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00%、94.34%、96.12%,在验证集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49%、97.22%、91.7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利用预测模型可以准确诊断SPTs和PNETs。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鉴别SPTs与PNETs,为临床决策和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右肾上腺腺瘤MRI及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50岁,2周前在外院体检时腹部CT发现肝占位,否认厌油、恶心、呕吐等不适,入院后查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上腹部MRI示(图1,2):肝左内叶结节T 1加权成像(weighted imaging, WI)压脂序列呈低信号,T 2WI压脂序列呈等高混杂信号,同相位肝左叶病变呈等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降低,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可见血管影,门静脉期及静脉期强化减退,仍可见强化血管影;右侧肾上腺结节T 1WI压脂序列呈稍低信号,T 2WI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反相位病灶局部信号降低,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静脉期强化减退。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和分期,行 18F-FDG PET/CT(德国Siemens Biograph mCT-S 64)显像,早期相(注射 18F-FDG后60 min)示:肝左内叶可见低密度结节(图3A),CT平均值约-11 HU,其显像剂摄取明显增高,SUV max 5.9(邻近肝实质SUV max 3.1);右侧肾上腺结节(图3B)CT平均值约26 HU,其显像剂摄取明显增高,SUV max 15.0。行肝脏结节及右肾上腺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 HAML)合并右肾上腺皮质腺瘤(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MR检查并行SWI序列扫描且发病24 h内的AIS患者118例,其中男75例、女43例,年龄23~100(66±14)岁。采用MATLAB的randperm函数将118例患者以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96例,测试集22例。另外收集MR-STARS研究招募的同一中心的47例AIS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16~75(58±12)岁。将SWI图像和滤波相位图像合并为复值图像作为全采样参考图像。对全采样参考图像进行回顾性欠采样以模拟实际欠采样过程,获得欠采样SWI图像,欠采样倍数为5倍,可节省80%的扫描时间;然后基于复值卷积神经网络(ComplexNet)的深度学习模型重建快速SWI数据。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或Kappa检验比较全采样SWI和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及检出AIS患者磁敏感血栓征(SVS)、微出血、深部髓质静脉(DMVs)不对称的一致性。结果:测试集中全采样SWI图像质量的评分为(4.5±0.6)分,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图像质量评分为(4.6±0.7),两者一致性较好(ICC=0.86, P<0.05);全采样SWI与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检出AIS患者SVS(Kappa=0.79, P<0.05)、微出血(Kappa=0.86, P<0.05)、DMVs不对称(Kappa=0.82, P<0.05)一致性较好。外部验证集中,全采样SWI图像质量的评分为(4.1±1.0)分,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图像质量的评分为(4.0±0.9)分,两者一致性较好(ICC=0.97, P<0.05);全采样SWI与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检出AIS患者SVS(Kappa=0.74, P<0.05)、微出血(Kappa=0.83, P<0.05)和DMVs不对称(Kappa=0.74, P<0.05)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深度学习技术可显著加快SWI速度,且基于ComplexNet的快速SWI与全采样SWI的图像质量及检出AIS征象的一致性好,可应用于AIS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影像学方法的肝豆状核变性疾病阶段划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学方法对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进行疾病阶段划分的可行性,并评价不同疾病阶段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选择自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60例WD患者(脑型40例,肝型20例)及20例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头颅磁敏感成像(S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选取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丘脑、小脑、中脑、桥脑7个感兴趣区,分别进行各向异性值(FA)、相位值(CP)、 N-乙酰基门冬氨酸/肌酸(NAA/Cr)值测定,并根据DTI、SWI、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金属沉积期(CP值下降,FA值无明显异常,NAA/Cr值无明显下降)、纤维损伤期(FA值明显异常,NAA/Cr值无明显下降)、神经元坏死期(NAA/Cr值明显下降),进一步对不同疾病阶段患者及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改良Young量表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铜含量、尿铜含量)及影像学指标(FA值、CP值、NAA/Cr值)进行比较。 结果:60例WD患者中,处于金属沉积期患者共19例(包括18例肝型和1例脑型),纤维损伤期患者共28例(包括2例肝型和26例脑型),神经元坏死期患者共13例(均为脑型)。(1)与金属沉积期组和纤维损伤期组比较,神经元坏死期组患者尿铜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金属沉积期组、纤维损伤期组和神经元坏死期组患者的改良Young量表评分依次升高;金属沉积期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高于纤维损伤期组、神经元坏死期组。(2)与金属沉积期组和神经元坏死期组比较,纤维损伤期组患者苍白球、黑质的CP值明显降低;与金属沉积期组和纤维损伤期组患者比较,神经元坏死期组患者壳核的FA值明显降低,苍白球、丘脑和尾状核的NAA/Cr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影像学方法对WD患者进行疾病阶段划分可行,且随着患者疾病阶段进展,其神经症状也逐渐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后循环缺血患者功能性后交通动脉的相位对比MR血管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PC MRA)定量研究脑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功能性后交通动脉(F-PCo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PC MRA资料,临床诊断PCI且存在F-PCoA者26例(PCI组),临床排除PCI者25例(非PCI组),其中包括10例存在F-PCoA(非PCI组1)和15例不存在F-PCoA(非PCI组2)。记录基底动脉(BA)的截面积和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最小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速、最大流速,并计算流量峰高(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流速峰高(最大流速-最小流速),记录F-PCoA的亚型、截面积、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根据流速的正负号判断血流方向,计算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左侧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右侧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将PCI组和非PCI组1中存在F-PCoA的36例分为3型:(1) A型:F-PCoA与解剖性后交通动脉(A-PCoA)一致30例;(2) B型:F-PCoA与A-PCoA不一致5例;(3) C型:混合型,一侧F-PCoA与A-PCoA一致但另一侧不一致1例。PCI组与非PCI组1的F-PCoA亚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609, P=0.737)、前向后绝对分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76, P=0.568),一个心动周期内同一支F-PCoA的血流可为单向或双向,同一病例双侧F-PCoA的血流方向可相同也可不同,但PCI组的F-PCoA前向后绝对分流量曲线有更明显的主波峰。非PCI组中,非PCI组1和非PCI组2的比较,仅BA横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56, P=0.009),而性别构成、年龄分布、BA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最小流量、最大流量、流量峰高、最小流速、最大流速及流速峰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PC MRA可定量分析F-PCoA的血流方向、流速及流量等血流动力学信息,F-PCoA的前向后绝对分流量结合血流曲线的形态改变,可能为PCI诊疗提供新的辅助参考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定性及定量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术前的CT及MRI增强图像。评估内容包括定性指标:病灶位置、"桃尖征"、钙化、囊变、"漩涡征"、小血管影、反相位上有无减低区、有无包膜、有无强化及强化形式;定量指标:病灶大小、CT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HU)、MRI T1WI平扫及增强各期信号强度、CT及MRI增强率(ER)。结果: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28.9±8.4)岁。右侧5例,左侧6例。病变直径约(57.9±39.3)mm,"桃尖征"9例,钙化5例,伴有囊变者1例,"漩涡征"6例,病灶内或边缘出现小血管影7例,同反相位上局部信号减低2例,有包膜9例。平扫CT值(30.0±5.2)HU,动脉期CT值(34.1±5.4)HU,静脉期CT值(39.5±9.5)HU。无强化3例,轻度渐进性强化8例。MRI增强扫描后先减低后增高3例,进行性增强6例,先增高后减低2例。CT与MRI的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088, P=0.063)。2例患者CT及MRI进行了延迟期扫描,病灶密度及信号进一步增强。 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具有独特的表现:质地柔软,钻缝样、塑形生长而呈"桃尖征",线状、斑点状钙化具有特征性,边缘常见包膜,T2WI上可见"漩涡征",增强检查呈轻度延迟性强化,囊变少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梯度回波T 2*序列磁共振技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性的不同通过相位图像来显示磁敏感图像,对顺磁性物质如脱氧血红蛋白和血液分解物质极其敏感。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WI可有效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及预测临床转归。文章就SWI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