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DPH)是椎管内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于穿刺导致硬脊膜破损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以往多采用自体硬膜外血补丁(EBP)治疗,但由于其潜在的并发症患者接受度不高。近年来有研究证明一种新的、简单且微创的手术——蝶腭神经节(SPG)阻滞可以有效缓解PDPH。文章回顾SPG阻滞的解剖基础、发展历史、治疗PDPH的机制及相关操作方法,以期为SPG阻滞治疗PDPH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械血栓切除术和局部溶栓治疗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是一种以脑脊液量低于正常值为特征的疾病,通常认为是由于未知原因的脑脊液漏所致,临床表现为直立性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增强MRI可见硬脑膜均匀弥漫性强化、硬膜下积液及脑结构移位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1]。据估计,SIH的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累,以35~55岁女性发病率最高,其并发症包括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昏迷、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及双臂肌萎缩等 [1,2,3]。其中,CVST是SIH的罕见短期并发症,可有持续性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颅内静脉显影浅淡、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等表现。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或硬膜外血补丁疗法(epidural blood patch, EBP)治疗原发病,联合抗凝或介入技术治疗CVST,但由于抗凝治疗可能会增高颅内出血风险,应谨慎采用或注意严密监测 [4]。SIH合并CVST时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多变,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机械血栓切除术联合局部溶栓治疗SIH合并CVST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防性硬膜外血补丁防止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 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回顾分析预防性硬膜外血补丁(prophylactic epidural blood patch,PEBP)用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本中心共进行671次蛛网膜下隙穿刺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疾病,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三组:枕大池穿刺组(CM组,n=41)、颈椎穿刺组(C组,n=51)和腰椎穿刺组(L组,n=579),探究穿刺部位对PDPH的影响.根据是否实施PEBP将L组分为两个亚组:预防组(PL组n=104)和未预防组(NL组,n=475),探究PEBP能否有效预防PDPH.结果:NL组、C组和CM组PDPH发生率分别为8.63%、1.96%和0.NL组高于CM组(P<0.05)和C组(P=0.068);PL组PDPH发生率为0.96%,显著低于NL组(P<0.01).结论:蛛网膜下隙穿刺部位影响PDPH发生率;PEBP可有效预防PDP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引导下硬膜外自体血补丁治疗自发性难治性低颅压头痛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硬膜外自体血补丁(EBP)治疗自发性难治性低颅压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T引导下EBP治疗的12例自发性难治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共接受19次CT引导下EBP治疗,其中7例因术后1周VAS≥3分而接受2次EBP治疗.5例患者术后出现与体位无关的颈部局限性疼痛,1周内自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患者VAS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CT引导下EBP治疗自发性难治性低颅压头痛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