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萝芷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转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碧萝芷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对观察碧萝芷对MCF-7细胞的转移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10、20、40μg/ml的碧萝芷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只加入DMEM培养基(无血清),MTT法在处理细胞后24、48、72 h于波长490 nm处测定各组吸光度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 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MCF-7细胞衰老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浓度碧萝芷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P16、P27、E2F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的表达.细胞迁移、侵袭数目及各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吸光度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24、48、72 h后,各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439,P<0.001),在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22,P<0.001);分组与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8.466,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及10、20、40μg/ml碧萝芷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6±0.27)% 、(6.44±1.43)% 、(7.52±2.09)% 和(11.6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43,P<0.001).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10、20、40μg/ml碧萝芷组的细胞衰老率分别为(5.35±1.32)% 、(20.08±2.14)% 、(40.55±4.61)% 和(59.2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150,P<0.001).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及10、20、40μg/ml碧萝芷组的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1±5)、(27±2)、(19±1)、(1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30,P<0.001);侵袭转移的细胞数目分别为(24±4)、(17±1)、(12±2)、(7±2)个,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6.230,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碧萝芷可上调P53、P21、P16、P27蛋白表达(F=263.905、424.937、217.515、391.115,P均<0.001),下调E2F1蛋白的表达(F=64.003,P<0.001);同时,各组MCF-7细胞中的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44.104、45.594,P均<0.001).结论 碧萝芷可能是以促衰老的方式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且能抑制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碧萝芷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改善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碧萝芷(PYC)对油酸(OA)诱导的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YC50(50μg/mL)组、OA(200μmol/L)组、PYC10(10μg/mL)+OA(200μmol/L)组、PYC50(50μg/mL)+OA(200μmol/L)组.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摄取量,糖原染色法检测糖原含量.实时PCR检测糖异生基因G6PC、PEPCK、PGC1αmRNA和糖酵解基因Eno1、PKLR、Gpi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RS/p-IRS、AKT/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OA组比较,PYC10+OA组、PYC50+OA组培养基上清葡萄糖剩余含量明显减少(P<0.05),糖原含量明显增加(P<0.05).PYC10+OA组、PYC50+OA组分别与OA组比较,糖异生基因G6PC、PEPCK、PGC1α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酵解基因Eno1、Gpi1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KLR mRNA表达增加(P<0.05).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PYC10+OA组、PYC50+OA组分别与OA组比较,p-IRS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YC通过激活AKT促进PKLR表达增加糖酵解,并且促进p-GSK3β表达增加糖原合成来调控AML12细胞胰岛素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单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痛风性关节炎(GA)或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类代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应对GA的首要方式,尤其中药在GA治疗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GA相关文献,分析治疗GA的中药单体包括落新妇苷、黄连素、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黄芪甲苷、桑色素、汉黄芩素、葛根素、碧萝芷、牛膝总皂苷、白藜芦醇等.从中药单体治疗GA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拟为后续治疗GA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碧萝芷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转移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松树皮提取物碧萝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30、60和90 mg/L的碧萝芷和RPMI 1640培养基(对照组)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碧萝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浓度碧萝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碧萝芷处理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PARP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碧萝芷呈剂量依赖及时间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178.335,P浓度<0.001;F时间=3.476,P时间=0.035;二因素间交互作用:F时间×浓度=3.162,P时间×浓度=0.007,为协同作用.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30、60、90 mg/L碧萝芷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09±1.96)%、(14.34±2.05)%、(12.90±1.37)%和(9.8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02,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30、60、90 mg/L碧萝芷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8±0.26)%、(5.75±0.40)%、(9.60±0.20)%和(19.7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7.561,P<0.001.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对照组及30、60、90 mg/L碧萝芷组的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1±3、36±4、22±5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882,P<0.001;侵袭转移的细胞数目分别为30±4、27±3、17±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64,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碧萝芷可上调Bax(F=973.558,P<0.001)、Caspase-9(F=679.196,P<0.001)、Caspase-3(F=912.678,P<0.001)和PARP(F=70.155,P<0.001)蛋白表达,下调Bcl-2(F=216.980,P<0.001)蛋白表达.同时,各组MDA-MB-231细胞中的MMP-2(F=160.844,P<0.001)及MMP-9(F=94.135,P<0.00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MP-2(F=1363.577,P<0.001)和MMP-9(F=1017.977,P<0.001)活性降低.结论 碧萝芷可通过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方式抑制其生长,且能抑制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