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阐述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相关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 护士群体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斯坦福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工作能力受限情况调查问卷、工作生产力和活动损失量表,其健康生产力受损受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领导行为、组织氛围、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影响.结论 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给卫生经济和护理工作绩效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可基于现有研究,探索专门应用于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测量工具,深入研究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构建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基于疫情防控视角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国家、医院、和个体3个层面构建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基于疫情防控视角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为公立综合医院制定新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新发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损失""新冠疫情""评价"等和"infectious diseases""public health emergency""social loss""COVID-19""evaluate"等为检索词,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Google Scholar检索截至2020年12月23日发表的文献。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法,从国家、医院和个体3个层面初步构建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的公立综合医院社会损失指标体系。根据初步构建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分别针对国家、医院和个体3种主体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5月20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数据以优化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公立综合医院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包括14个一级指标和60个二级指标,国家层面的一级指标为政府治理能力、国家直接经济损失、社会保障、网络舆情、间接经济损失和国际合作;医院层面为医院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医院服务和医院运行情况;个体层面为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健康和外在环境。各层面权重最高的一级指标分别为社会保障,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以及生理健康;权重最高二级指标分别为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非医护人员过劳和医疗保险。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公立综合医院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尘肺病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尘肺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发病人数最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长期沉重的疾病负担,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并降低尘肺病造成的健康影响和经济损失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开展,有学者采用疾病负担指标评价尘肺病的疾病负担,但研究结果和数据相对独立,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及框架建立。本文对尘肺病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应用、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现状以及降低尘肺病经济负担的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综合概述,旨在了解我国尘肺病疾病负担现状,发现我国尘肺病疾病负担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我国开展尘肺病等职业病疾病负担研究和应用以及制定综合干预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降低疾病负担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听觉障碍之创新研究方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探讨了老年听觉障碍的创新研究方向,强调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听力损失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探讨了建立我国自己的老年听觉障碍流行病学数据和预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临床特征分型诊断、年龄相关听力损失大动物模型、规范化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和言语康复技术以及数字化诊疗体系等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通过梳理相关技术创新,提高老年听力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效果,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990—2019年浙江省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采用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等指标评估疾病负担,采用对数转换的线性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T2DM疾病负担和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同时与全国、世界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进行比较。结果:1990—2019年,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50%、2.53%和1.92%。2019年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152.90/10万、399.35/10万和552.25/10万,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组最高,15~49岁组最低。2019年男性YLD率(403.30/10万)和DALY率(555.57/10万)高于女性(395.16/10万、548.74/万),男性YLL率(152.26/10万)略低于女性(153.58/10万)。1990—2019年浙江省标化YLL率、YLD率和DALY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和世界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2019年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空腹血糖升高、高体重指数、室外空气污染、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相比1990年,环境危险因素和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所提升。结论:浙江省T2DM疾病负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也存在高年龄组疾病负担较重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近视影响的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球近视负担正在逐年加重。2020年,近视累及了近30%的世界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50%。本文旨在分析近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近视,包括高度近视的患病率、终生病理表现、直接健康支出、生产力损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间接成本的研究证据。目前主要的趋势是近视,包括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高度近视患病率以不成比例的速度升高。这预示着未矫正的近视以及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如近视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视力丧失将在未来增加。未矫正的近视、高度近视或高度近视并发症会影响生活质量。总的来说,目前全球与近视相关的直接卫生支出和生产力损失有关的费用估计为数十亿美元,成人的卫生支出较大,这反映了与近视相关的并发症所增加的费用。除非当前近视和高度近视患病率上升的趋势发生改变,否则成本将继续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一些预防和减缓近视的新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近视对个人的终生影响,以及各种减少近视负担新方法的成本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创伤救治体系与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创伤都是45岁以下人群首位死亡原因,对家庭、社会和劳动生产力造成沉重的打击,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居各种疾病之首。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 [1],提出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对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和创伤医学学科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完善的救治体系和高水平能力是创伤医学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同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业务,研发创伤救治的新技术、新型药物和器械,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cro-RNA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下腰疼痛正在成为目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每年因下腰痛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巨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下腰疼的重要原因,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组织出现生物力学和结构的变化,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使脊髓和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下腰疼。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序列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子之一,已被证明在许多种疾病起始及进展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故认为其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针对IDD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为主,即使当前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体创伤和经济负担。miRNA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miRNA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呈现异常的表达模式,参与IDD的多种病理过程。目前,一些miRNA已被证明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多种病理过程有关,包括髓核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自噬、炎症反应及软骨终板的退变等。基因芯片对比研究显示一些miRNA在退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髓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调控其各自的上、下游通路可能参与髓核细胞退变的进程,调控通路多有交叉并行,构建出一个庞大的miRNA调控网。了解miRNA在发病过程中的靶基因和机制,能够在疾病的起源、发展和预后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因此,综述了miRNA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通过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以为ID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非常有可能成为IDD生物学治疗的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沙市唐氏综合征患者经济负担及女性照护者心理与社会歧视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长沙市的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疾病负担进行估算,从女性角度对DS患者主要照护者的心理负担及受社会歧视程度进行评估。方法:2020年3月,对居住在长沙地区且志愿参与的DS患者家庭进行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DS的经济负担测算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福利保障性收入。使用斯坦福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量表分析DS患者主要照护者的心理负担及受社会歧视程度。结果:基于对81位DS患者的主要照护人的系统调查,我们发现长沙地区DS患者例均生命周期经济负担为498.57万元,其中患者及照护者的劳动力损失为主要的经济负担来源。此外,DS患者主要照护者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需要照护患者,女性照护者一方面面临显著的生产力成本损失,另一方面也面临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歧视。结论:由于目前对DS无有效治疗方法,仅能通过生活照护和教育来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患者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增加对女性照护群体的社会支持,对减轻DS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持续加强DS的产前筛查与诊断,积极预防患者的出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与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态信息化平台和MDT:开创脑卒中急诊救治的未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脑卒中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其影响不仅限于患者,还涵盖了社会和经济层面。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脑卒中,年死亡人数约为580万人,另外有多达500万人成为长期残疾 [1]。我国的卒中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394万例,卒中患者达到2876万例,卒中死亡人数为219万例 [2],是所有疾病中导致失能调整生命年损失最高的疾病 [3]。虽然一些地区的脑卒中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风险因素的增加,脑卒中的全球负担仍然很高,被列为第二大死亡原因及第三大致残原因 [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