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分为3组,每组35例.对照1组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间使、支沟、灵道、鱼际、合谷、阴谷、复溜、然谷)治疗.治疗16周后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方面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神应经》三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神应经》三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针刺《神应经》三穴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10 mg,每日1次.治疗6周后观察症状总积分及血清IL-4、IgE、IFN-γ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神应经》三穴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应经》治咳组方隔药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及对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 选择小儿CAV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接受《神应经》治咳组方隔药灸治疗,对照组接收口服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观察咳嗽症状评分、肺气道功能指标及CD4+、CD8+、CD4+/CD8+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日夜咳嗽症状评分为(1.05±0.26) (0.98±0.14),明显低于对照组(2.33±0.44)(2.40±0.53) (P<0.05);治疗组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40.38±3.18) (25.93±3.84)(1.63±0.46)明显低于对照组(47.07±4.05)(22.07±3.28) (2.08±0.52) (P<0.05).治疗组在肺气道功能指标(MEF75%,MEF50%、MEF25%)分别为(69.06±8.53)(65.26±11.14)(64.04±12.16),明显高于对照组(66.13±8.46)(63.07±10.88)(61.11±11.53)(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5.56% (P<0.05).结论 《神应经》治咳组方隔药灸可有效改善小儿CAV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小儿CAV患者的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应经》腰痛三穴温针灸联合腰俞隔附子饼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神应经》腰痛三穴温针灸联合腰俞隔附子饼灸治疗气虚血瘀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黏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观察组给予《神应经》腰痛三穴温针灸联合腰俞隔药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和腰部功能状态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检测血液黏度指标、TNF-α、IL-6.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腰部功能状态评分、血液黏度指标、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神应经》腰痛三穴温针灸联合腰俞隔附子饼灸能缓解气虚血瘀型腰肌劳损患者的腰痛,改善腰部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神应经》的学术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神应经》是明代针灸学家陈会所著,其记载的内容对后世针灸发展影响深远,其理念深受道家医学影响,遵循天人相应观念,在取穴、配穴及补泻手法三方面皆有建树.在取穴方面,强调穴位定位的精准,主张一穴一法,注重揣穴,倡导适时使用“同身寸”和“折量之法”;在配穴方面,灵活使用前后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等配穴法;在补泻方面,提出针刺须以人体左右分补泻,并首创先泻后补手法,丰富了针灸手法的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神应经》治水四穴隔药灸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神应经》治水四穴隔药灸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神应经》治水四穴(复溜、神阙、阴陵泉、肾俞)隔药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凝血系列、腹部B超指标,每日监测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3%、7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体质量、腹围、脾厚、门静脉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24 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应经》治水四穴隔药灸可以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隔姜温和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隔姜温和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隔姜温和灸(选穴:《神应经》治哮特效穴)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肺气道功能指标——剩余25%、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75,MEF50、MEF25)以及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56%(34/4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嗽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咳嗽症状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气道功能(MEF75,MEF50、MEF25)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肺气道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比值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D4+、CD8+、CD4+/CD8+比值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温和灸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及肺气道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神应经》膝痛七穴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神应经》膝痛七穴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给予"膝痛七穴"温针灸治疗.观察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根据WOMAC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度和日常活动困难度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IL-1、TNF-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应经》膝痛七穴温针灸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清CRP、IL-1、TNF-α 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灸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灸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神应经》治水四穴及口服升阳祛浊通络方.治疗前后进行肾损害相关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检测,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BG)、血胆固醇(T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尿β2-MG、UAER、SCr、BUN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有效保护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肾小球,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构建腰椎三维模型测量腰椎管减压术区神经组织及骨性结构的位置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对侧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文献较少,目前尚无该入路镜下定位、减压范围、各结构毗邻关系等深入分析的资料.目的:通过三维CT重建,观测侧隐窝、椎间孔区域的骨性结构、神经组织、椎间隙、黄韧带附着处及腰椎峡部的位置关系,指导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对侧入路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行腰椎CT脊髓造影检查,将影像资料导入Mimics 21.0软件重建腰椎三维CT图像.测量L4/5和L5S1节段相关参数:①腰椎棘突侧方与椎板下缘交点(Q)分别至同序数腰椎对侧椎弓根下缘(a)、下位腰椎对侧椎弓根上缘(b)、同序数腰椎下终板(c)、下位腰椎上终板(d)垂直距离;②上关节突尖部至同序数椎弓根上缘(e)、上位腰椎下终板(f)垂直距离;③腰椎下终板至同序数椎弓根下缘(g)垂直距离;④腰椎上终板至同序数椎弓根上缘垂直距离(h);⑤神经根起点下缘分别至上位腰椎椎弓根下缘(i)、下位腰椎椎弓根上缘(j)垂直距离;⑥经Q(头倾或尾倾)与同序数腰椎对侧椎弓根下缘建立直径3 mm导棒,测量其外展角度(k).7例患者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完成单侧双通道内镜对侧入路腰椎管减压术,分别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6条目简明量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以验证手术疗效.结果 与结论:①Q点、黄韧带上缘可作为镜下重要定位标志;黄韧带上缘压迹线对应的黄韧带上缘可作为内镜下定位标志,以此确定出口神经根、椎间孔上缘及腰椎峡部、下关节突;内镜下经Q点、以垂直于棘突后正中线、无头尾倾方向即可达L4/5对侧椎间孔中1/3水平及L4下终板附近,向下完成椎间盘水平的侧隐窝减压;②L5神经根起点下缘大多投影于对侧L4/5椎间孔下1/3水平,这与L4/5椎间隙投影相一致,说明L5行走神经根多在L4/5椎间盘水平附近受压;③Q点、S1神经根起点下缘、L5出口神经根均对应L5S1椎间孔上1/3水平,应对该区域对应的、神经组织密集的侧隐窝谨慎减压;④L4/5、L5S1椎间隙位置均投影于椎间孔下1/3水平附近、均位于Q点以下,手术通道应经Q点水平适度尾倾对椎间隙水平减压;⑤去除L4/5、L5S1增生上关节突骨赘时,应保留近似正常高度上关节突、避免影响腰椎稳定性;⑥7例对侧入路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随着术后康复时间延长,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显著降低,36条目简明量表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⑦提示研究结果可指导单侧双通道内镜对侧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