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发明专利相关纠纷的司法判决为医学科研管理带来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司法实践中,围绕职务发明容易出现的法律纠纷,拟从科研管理视角,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和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探讨医学科研单位职务发明专利相关纠纷防范策略。方法:梳理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职务发明专利相关案件的判决书,分析案件情况,归纳纠纷类型,总结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建议。结果:共分析了469个职务发明专利相关纠纷案件,90%以上为权属纠纷,其中涉及专利权权属纠纷的案件413件,73.1%案件判决属于职务发明;仅涉及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署名权纠纷的案件14件,78.6%的案件对具有争议的发明人、设计人做出了不是涉案专利实际发明人、设计人的判决;涉及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等利益分配纠纷的案件42件,大部分案件判决单位应支付发明人、设计人奖金。结论:建议科研单位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及时向所在科研单位披露职务科技成果;激发创新热情,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服务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挂名等科研诚信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科研诚信治理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科技部查处通报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特征规律,探讨加强医学科研诚信治理的对策。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国家科技部公开通报的20批次555例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通报为研究对象,对涉案论文情况、地区分布、科研失信行为以及惩戒措施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数据造假为最常见的科研失信问题,占47.39%。山东省为通报案例最多的省份,占50.81%。27.67%的通讯作者受到5项惩戒措施,26.28%的第一作者受到6项惩戒措施,惩戒措施中,停报各项科研项目的比例最高,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受到此项惩戒分别占87.60%和91.42%,停报年限为5年的通讯作者占全部年限的49.24%,第一作者占57.48%。结论:推动医学科研诚信治理要加强医学期刊监督、促进地区交流,鼓励主动纠错,完善科研诚信数据库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近3年国家基金委查处的学术不端案件分析及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近3年国家基金委查处学术不端案件的特点规律,探讨针对性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和防范学术不端问题的对策。方法:以2019—2021年国家基金委公开通报的6批次67例学术不端案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涉案依托单位情况、学术不端问题具体类型和基金委惩戒处理措施等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学术不端问题频次占比,分析归纳其倾向性特点规律和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结果:96.36%的学术不端主体责任是个人,依托单位主体责任仅占3.63%。因科学论文和申请书学术不端共62起,占92.50%。涉及的问题论文中,数据造假占48.20%,署名不实或擅署他人占35.97%,抄袭剽窃占32.37%,擅标他人基金号占27.33%。国家基金委共撤销涉案基金项目55项并追回资金,67人次被取消最高7年、最低2年的项目申请资格,2名评审专家受惩处。结论:医院科研管理应吸取他人教训,有针对性地从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过程管理和健全科研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为在医院科研管理实践中防范此类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310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对一批医学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学术失信行为现状,加强医疗机构科研诚信建设。方法:选取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度转载的310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对案件论文基本情况、涉及失信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单位的处理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批问题论文分布广泛,个别地区医疗机构尤为突出、市级医疗机构相对较多,论文涉嫌违规行为集中在伪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数据,买卖、代写代投,不当署名3个方面。论文失信责任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结论:从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3个方面,建设学术不端预防长效机制,以便从体制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2013—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不端案例的科研诚信建设政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不端案例进行整理,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我国科研诚信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方法:收集2013—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对案例发生时间、发现途径、学科分布、不端行为类别及基金委处理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22年间,基金委共通报273项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随时间推移呈整体上升趋势。已标明发现途径的158起科研不端案件中,标注基金论文被国外杂志撤稿最多,举报其次,最后是基金委审查。涉事人员主要来自高校(44.81%)及高校附属医院(45.45%),科研不端行为高发前3位分别是抄袭剽窃、操控审稿和造假。基金委处理方式主要有取消涉事人员2~7年内国家基金申请资格、通报批评、撤销项目以及追回经费等。结论:近十年基金委对不端行为的查处呈上升趋势,发现途径从举报、国外杂志批量撤稿向基金委自查转移。生物医学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点领域,高校是不端行为发生的主要机构。常见科研不端原因是抄袭剽窃、操控审稿和造假,基金委主要对涉事人员处以限制申报、通报批评的处罚。建议通过加强科研诚信预警教育、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统一科研不端处理标准及建设科研诚信管理平台,加速对科研诚信体系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文本挖掘的我国2002—2021年科研诚信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文本挖掘厘清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的变迁特征及演变规律,为医学科研诚信治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COST-CM6和SPSS软件,采用共词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2—2021年国家颁布的297份科研诚信政策文本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经历了学术道德建设期(2002—2008年)、科研诚信建设期(2009—2015年)和学术环境优化期(2016—2021年)3个发展阶段,政策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快速发展,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逐步明晰,追责机制不断完善,失信惩戒措施更加有力。科研诚信建设已形成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多部门协同治理的合力格局;科研失信事件和公众关注加速了科研诚信政策体系的完善;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成为科研诚信治理的工作指南。结论:应通过强化医学诚信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医学成果查重;"严惩"与"善治"双管齐下等措施,不断提升医学科研诚信治理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科研失信行为特征及处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对国家科技部等三部委公布的医学科研失信行为案件开展整体和个案研究,总结案件所涉及科研失信行为及处理措施的特征,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为科研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处理各类科研失信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委公开通报的672起医学科研失信行为案件处理决定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案件的地区、单位类型、所涉及的科研失信行为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医院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该院科研失信人员所涉及科研失信行为与处罚年限间的规律与联系。结果:672起案件中,单位类型多集中在医院(536起);山东省通报的科研失信行为案件数量最多(48.96%)。科研失信行为中,365起(54.32%)案件存在伪造、篡改研究数据,324起(48.21%)案件存在买卖、代写论文,232起(34.52%)案件存在不当署名、擅自将他人列为论文作者,其他失信行为出现频次较少。处理措施中,7类科研失信行为所对应频次第一位的处理措施均为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申报项目等资格。通过个案研究发现,A医院失信人员处罚年限与合并论文数量基本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类科研失信行为仍较为严峻,为进一步优化科研失信行为处理流程,未来科研产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论文审核与监督体系,公开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处理,对科研失信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视情节轻重采取宽严相济的处理策略,并重视科研诚信教育引导;医学期刊应加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与惩戒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书推荐《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于 2023 年 8 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王立东副研究员,从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的科研不端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13 年,经手办理了 5 000 余件科研诚信案件,在大量实操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体会与理论反思,融合道德、行政、法律层面的内容,兼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要求,打通学术自治、行政管理、法律规制和刑事制裁之间的界限,附带顾及联合惩戒办法,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法治视角探索研究科研不端行为治理的专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新书推荐《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于2023年8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王立东副研究员,从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的科研不端投诉举报处置工作13年,经手办理了5000余件科研诚信案件,在大量实操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体会与理论反思,融合道德、行政、法律层面的内容,兼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要求,打通学术自治、行政管理、法律规制和刑事制裁之间的界限,附带顾及联合惩戒办法,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法治视角探索研究科研不端行为治理的专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新书推荐《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于 2023 年 8 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王立东副研究员,从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的科研不端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13 年,经手办理了 5000 余件科研诚信案件,在大量实操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体会与理论反思,融合道德、行政、法律层面的内容,兼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要求,打通学术自治、行政管理、法律规制和刑事制裁之间的界限,附带顾及联合惩戒办法,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法治视角探索研究科研不端行为治理的专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