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合并症情况与CAT评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合并症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长春市二级医院(4家)、三级医院(4家)门诊就诊的400例稳定期COPD患者,填写统一调查问卷,对问卷中患者的合并症及CAT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完成有效调查问卷389份,主要合并症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148例(38.05%)、高血压病109例(28.02%)、支气管哮喘79例(20.31%)、糖尿病40例(10.28%)、支气管扩张36例(9.25%)、慢性心功能不全35例(9.00%);合并症个数为0个(108例)、1个(141例)、≥2个(140例)时患者的CAT评分分别为(15.99±7.35)分、(19.45±7.10)分、(20.23±7.91)分,3组不同合并症个数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733, P<0.05),分别有0个、1个合并症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20, P<0.05),分别有0个、≥2个合并症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432, P<0.05)。根据有无特定合并症分类,合并及不合并支气管哮喘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6±6.90)分比(18.31±7.78)分, t=-2.340, P<0.05];合并及不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7±7.45)分比(17.72±7.60)分, t=-3.492, P<0.05];合并及不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者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6±7.74)分比(18.50±7.60)分, t=-2.190, P<0.05]。 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合并症个数越多,患者的CAT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其中支气管哮喘、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级诊疗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分级诊疗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分级管理体系,采用抽签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就诊的118例稳定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简称管理组,60例)及对照组(58例),管理组患者转诊至社区医院行哮喘控制与管理教育,督导治疗,并于治疗2周及1、3、6、9个月、1年随诊;对照组患者首次就诊强调规律用药,予以哮喘管理,6个月及1年复诊。管理1年,对比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第1次急性加重的时间、平均医疗花费,对比两组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比例、哮喘控制(ACT)评分、莱彻斯特咳嗽评分(LCQ)、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肺功能的差异。结果:管理6个月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45(75.0%)比36(62.1%),χ 2=4.143],ACT评分[(20.7±3.9)分比(18.1±4.1)分, t=3.213],LCQ评分[(13.5±5.3)分比(10.8±3.0)分, t=2.603],FeNO[(29.8±12.8)ppb比(37.1±11.1)ppb, t=2.018]均比对照组好(均 P<0.05),miniAQL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年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50(83.3%)比34(58.6%),χ 2=5.748],ACT评分[(22.1±2.8)分比(19.5±2.3)分, t=2.241],LCQ评分[(16.5±4.2)分比(11.6±3.2)分, t=5.603],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8.1±13.3)分, t=3.186],FeNO[(28.2±13.1)ppb比(38.1±16.3)ppb, t=2.716]均比对照组好(均 P<0.05),FEV 1%、FVC%、FEV 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年时,管理组LCQ评分[(16.5±4.2)分比(13.5±5.3)分, t=3.186],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9.1±14.3)分, t=5.603]较6个月时明显改善(均 P<0.05),吸入ICS人数、ACT评分、FeNO、FEV 1%、FVC%、FEV 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第1次加重延迟时间[182(92,284)d比92(58,176)d, Z=4.384]较对照组增加,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0(0,1)比2(1,3), Z=-3.187]、平均1年医疗花费[(10 523.0±550.5)元比(15 787.1±1 421.2)元, t=2.653]均比对照组减少(均 P<0.05)。 结论:实施分级诊疗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减少急性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呼吸科医生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认知及管理现状调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呼吸科医生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呼吸科医生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本调研为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9-12月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7家二级医院和63家三级医院(综合医院或呼吸专科医院)的800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呼吸科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医生基本信息、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知识认知和模拟病例诊疗判别。结果:共发放问卷800份,实际回收794份,其中有效问卷697份(信息填写不完整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为不合格问卷),有效率为87.8%(697/794)。有效问卷中,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部调研对象分布相当[53.9%(376/697), 46.1%(321/697)],三级医院医生占比略高于二级医院[58.2%(406/697), 41.8%(291/697)],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占比分别为29.6%(206/697)、31.9%(222/697)、38.6%(269/697)。在对慢阻肺急性加重认知方面,93.3%(650/697)的临床医生常规进行症状评估,仅62.8%(438/697)会询问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病史情况,相比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询问率较高[66.9%(214/320)比59.4%(224/377), χ2=8.96, P=0.030]。既往1年≥2次中度急性加重病史(74.7%,521/697)和既往1年≥1次重度急性加重病史(68.6%,478/697)是临床医生普遍认可的判断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推荐或建议使用含糖皮质激素吸入药物的主要因素为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或具备哮喘特征(92.1%,642/697)、有重度急性加重病史(88.7%,618/697)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μl占(88.5%,617/697)。考虑给予三联吸入药物作为初始治疗的主要因素为肺功能重度或极重度受损(77.0%,537/697)和有哮喘病史或哮喘特征(66.4%,463/697)。模拟病例调研结果显示,二级医院医生在急性加重风险评估[38.5%(112/291)比51.5%(209/406)]和症状评估[46.0%(134/291)比54.2%(220/406)]方面的正确率均低于三级医院( χ2值分别为11.51、4.49,均 P<0.05);而不同职称的医生在判断患者急性加重风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6, P=0.046);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职称医生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0.50、11.48、19.70,均 P<0.05)。 结论:我国临床医生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目标、给药方案等方面的整体认知度尚可,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最优治疗方案判断方面仍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678例稳定期COPD患者(单纯COPD组),281例COPD合并哮喘患者(COPD合并哮喘组)以及120例健康不吸烟者(健康组),比较三组间性别、吸烟状态、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FeNO值。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OPD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三组间性别、吸烟状态、年龄、身高、体重、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纯COPD组的FEV 1%、FEV 1/FVC%均低于健康组和COPD合并哮喘组(均 P<0.05)。单纯COPD组的FeNO低于COPD合并哮喘组,但高于健康组(均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OPD患者的FeNO水平与身高、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有关(均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PD患者的FeNO水平与身高( β=0.094, P=0.014)、CAT评分( β=0.129, P=0.001)呈正相关,与BMI( β=-0.093, P=0.016)呈负相关;而GOLD分级与FeNO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COPD患者FeNO水平高于健康人,与身高、BMI和CAT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哮喘-慢阻肺重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哮喘-慢阻肺重叠(ACO)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或随访的稳定期ACO患者53例、哮喘患者74例和慢阻肺患者138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三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估,并分析ACO患者发生焦虑和(或)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ACO、哮喘及慢阻肺组合并焦虑的患者数分别为33例(62.3%)、35例(47.3%)和69例(50.0%),合并抑郁的患者数分别为29例(54.7%)、25例(33.8%)和58例(42.0%),ACO组合并抑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哮喘组( P<0.05)。ACO、哮喘及慢阻肺组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的患者数分别为28例(52.8%)、24例(32.4%)和52例(37.7%),ACO组明显高于哮喘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10分是ACO患者发生焦虑( OR=15.000; P<0.01)和(或)抑郁( OR=8.667; 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焦虑、抑郁常见于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与哮喘患者对比,ACO患者更易合并焦虑和(或)抑郁,对CAT评分高的ACO患者应重视焦虑/抑郁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CD163及相关因子在稳定期哮喘炎症表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可溶性CD163(sCD163)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5、IL-6、IL-8、IL-9在不同哮喘炎症表型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172例,作为哮喘组。采集患者稳定期时的诱导痰液样本和外周血清样本。依据诱导痰标本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对哮喘患者进行炎症分型。另外采集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1β、IL-4、IL-5、IL-6、IL-8、IL-9及sCD163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1β、IL-5、IL-6、IL-8、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志愿者( t=7.788、5.385、3.144、8.216、11.038, P值均<0.05)。依据痰诱导炎症细胞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型哮喘(EA)79例(45.93%),粒细胞缺乏型哮喘(PA)83例(48.26%),混合细胞型哮喘(MA)3例(1.74%),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NA)7例(4.07%)。M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并且MA型和N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EA型和PA型患者( F=695.904、2.890, P值均<0.05)。EA型和MA型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PA型和NA型患者( F=1 080.975、136.314, P值均<0.05)。而EA型和PA型痰巨噬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MA型和NA型患者( F=23.149、464.899, P值均<0.05)。经ELISA检测,NA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 F=2.890、12.329, P值均<0.05)。PA组患者血清IL-5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而sCD163水平却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 F=21.182、14.506, P值均<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D163水平与FeNO、痰巨噬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0.364、0.322, P值均<0.05),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 r=-0.411, P<0.05)。 结论:不同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血清sCD163与气道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关,在EA患者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糖皮质激素规范应用在慢阻肺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循证证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慢阻肺糖皮质激素应用现状,围绕慢阻肺稳定期初始治疗、随访期调整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征、急性加重风险、合并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联合和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慢阻肺急性加重异质性,选择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撰写组提出7条推荐意见,以进一步推动不同级别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落实中国慢阻肺指南中糖皮质激素在慢阻肺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思维导图式引导的呼吸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保持稳定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呼吸训练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稳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引导的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6 w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及症状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6 w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及最大呼气中段量(MMF)优于对照组( t=2.622、2.471、2.376, P<0.05);观察组干预16 w后活动能力、临床症状、疾病影响等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t=2.066、2.452、2.298, P<0.05);观察组干预16 w后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t=2.040、2.741、2.219, 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稳定期开展思维导图式引导的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症状发作次数,对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结构( promyelocytic leukemia zinc finger,PLZF)在哮喘(asthm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稳定期Asthma患者外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 n=40),以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ontrol组, n=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血浆中PLZF的mRNA表达。分离外周血的单个核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LZF +细胞的水平和分布。采用SPSS 26.0及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在Asthma组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7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IL-1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hma组PBMC中PLZF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 P<0.05),PLZF +细胞明显增加(3.40%±2.52%,Control组:1.23%±0.78%, P<0.05),其中以CD8 +PLZF +及Vβ11 +PLZF +T细胞为主,提示PLZF主要在CD8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iNKT)细胞亚群中表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结果显示,PBMC中PLZF +细胞增高显著增加了哮喘发生的风险( OR=3.63>1,AUC=0.87, P<0.05)。 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PLZF增加,可能在哮喘疾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尚需更大样本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治疗关键是预防、控制、改善气流受限等症状,减少急性加重[1,2]。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糖皮质激素可加速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个体差异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出现用药过度或无效用药情况[3,4]。为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需寻找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辅助指标。细胞水平上COPD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主要归因于肺泡巨噬细胞,目前尚不清楚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是否参与[5]。ASMCs远超出其收缩功能,决定气道结构和功能[6]。支气管哮喘中ASMC肥大和增生是气道重塑的决定因素[7]。相较于正常人群,合并支气管哮喘ASMC面积增大,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大而增加[8]。哮喘和COPD患者的支气管内膜组织学表现相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58例气道结构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关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