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解读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版》 (以下简称2021版指南)于近期发布,该指南对截止至2019年7月的证据进行了汇总,包括"筛查与早期治疗""感染""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其他支持治疗"和"远期结局与照护目标"6个部分内容,共计93个条目和99条推荐意见。与2016版指南相比,尽管2021版指南总的推荐意见数量与之相近(2016版为96条推荐意见),但新指南中"强推荐(推荐)"数量显著下降,"弱推荐(建议)"数量显著上升,且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质量的等级明显下调。2021版指南对感染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营养支持等措施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显著的精简,而变化最大的是"远期结局与照护目标",为患者及其家人确定康复与出院随访计划以及照护目标提供帮助。2021版指南并未对诸如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膈肌保护通气、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启动时机、早期活动、内毒素吸附、氨甲环酸、电子医疗与远程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疗法和新手段进行评价。总之,2021版指南倾向于保守和简化,但推荐意见的优化和逻辑性均有不足,未来可能会引起较多争议,并影响到临床医生对指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子宫内膜癌(EC)的WHO分子分型是适于临床推广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的简化版替代方案。厘清两者的历史沿革、明确两套命名体系术语的具体内涵和临床应用场景,对于EC诊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OLE基因测序是EC分子分型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单纯依赖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的分子分型不仅不完善而且可能诱发误判,应尽可能在临床实践中予以避免。导致错配修复(MMR)缺陷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明确相关概念有助于正确理解分子分型结果、精准预测预后、并积极开展相关遗传综合征的筛查。充分理解TP53基因变异、p53蛋白功能失调和p53免疫组化染色模式异常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是正确判读EC分子分型的必要基础知识。无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是EC分子分型的“垃圾筐”,临床医师应充分理解其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高度异质性,建立整合临床病理参数及分子标志物的系统性思维,以避免简单套用可能引发的治疗策略失误。毋庸置疑,现有的EC分子分型方法可为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很多益处,应大力推广。但该策略并不完美,尚有很多缺憾,存在多处应用陷阱。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也称新一代(或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迅猛发展,在操作流程不断简化、检测通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检测成本也大大降低,使其在感染病原检测中呈现出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采用NGS技术对临床标本直接进行病原检测的策略包括目标扩增子测序和基于宏基因组测序(mNGS),尤以后者应用更广。mNGS通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病原核酸,帮助明确标本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相对数量,无需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即能够帮助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目前的检测服务多由专业的测序公司提供。对检测结果及其应用价值的考察和评价应从以下几项技术指标进行:测序深度、序列数量、覆盖度、置信度、相对丰度。此外,使用NGS数据对病原生物学特性(如药物敏感性)也可进行准确分析,在结核杆菌等病原的检测中已得到良好的应用。未来,NGS在检测技术、检测流程、检测性能、检测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临床感染病原检测带来巨大的技术和应用革新,同时也必将给相关从业者带来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化合物靶点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下载淫羊藿素的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MILES)号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NSCLC耐药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情况,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内置插件计算节点拓扑参数值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构建"淫羊藿素-关键靶点-疾病-通路"图.使用Pymol和Autodock 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选用NSCLC耐药株PC9OR研究淫羊藿素对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并对富集得到的核心靶点及关键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到淫羊藿素治疗NSCLC耐药的潜在作用靶点1 952个.通过PPI网络节点拓扑参数值筛选得到13个核心靶点,涉及蛋白激酶B(AKT1)、雌激素受体α(ESR1)、B淋巴细胞瘤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相关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信号通路、EGFR-TKIs耐药通路等可能在淫羊藿素治疗NSCLC EGFR-TKIs耐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功能涉及信号传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DNA转录的正调控等.分子对接显示淫羊藿素与各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表明,淫羊藿素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ESR1、AKT1、EGFR等mRNA表达水平以及PI3K-AKT通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关键蛋白水平.结论 淫羊藿素可能通过多靶点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EGFR-TKIs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NSCLC EGFR-TKIs耐药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大麦芒型突变基因cal-d的遗传定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芒是麦类作物穗部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籽粒产量、促进种子传播和防御虫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麦具有丰富的芒型突变体,加之其二倍体的特性,成为麦类作物芒器官形态建成研究的理想作物.本研究报道了一个大麦芒型突变体材料calcaroides,表现为外稃顶端或是稃芒基部异形凸起,形成呈钩状不完全花器结构,属基部钩芒类型.突变体芒较短并伴随抽穗期推迟,株高、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等表型.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的芒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cal-d控制.前期利用cal-d导入系BW106 × Bowman的F2群体,结合简化基因组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分析,将cal-d基因初步定位于3H染色体.进一步利用来自F2的杂合单株,包括13000株单株的F2∶3群体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cal-d基因定位于3H染色体153~329Mb区间的近着丝粒区域.通过转录组混池测序分析结合大麦基因组和表达谱资源数据库,初步筛选了 9个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麦芒型突变基因cal-d的克隆与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对于解析麦类作物芒的遗传发育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SNP标记的不同居群文山三七遗传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研究三七居群间、居群内及其近缘种植物的遗传背景差异,为三七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5份文山三七和3份近缘种材料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115.64 Gb数据,比对率为70.03%~99.45%.此外在杂合率比较中,三七杂合率最高,范围在5.6%~12.9%,平均值为10.02%;而在近缘种中屏边三七是1.3%、姜状三七是6.2%、狭叶竹节参是5.1%,其杂合率低于三七.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1 968 786个,其中约5.30%(109 188)位于外显子区域.SNP功能注释显示2 548个(约占2.333%)具有终止子获得功能.进化树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屏边三七单独聚为一类,姜状三七和狭叶竹节参聚为一类,文山三七单独聚为一类.结论:文山三七及其近缘种遗传距离较远,尤其是屏边三七与文山三七遗传距离最远,不同地区三七居群间遗传背景差异不显著,遗传分化水平程度较低,这为三七资源收集、鉴定和生物育种等提供新的见解.此外位于外显子区域的109 188个SNP具有开发成功能基因标记的潜力,同时SNP产生的2 548处终止子获得可能对三七基因功能如生物抗性及皂苷合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揭示水角的濒危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决定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生境片段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水角(Hydrocera triflora)作为一种濒危植物,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和濒危机制尚未有报道.该文收集了水角 7 个种群共计 34 个样本,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获得了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通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和不同气候情景下物种潜在分布区预测,探讨了水角的濒危机制.结果表明:(1)水角遗传多样性较低(Ho=0.1569、He=0.1654、π=0.1865),遗传分化系数较高;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2)Mantel检测表明环境距离与遗传距离、地理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P=0.0412 和P= 0.0082.(3)水角的有效种群大小从全新世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与琼北火山群的喷发时间一致.(4)与当代气候相比,虽然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水角的潜在分布区总面积变动不大,但在高CO2排放的情景下,大量的高适生区将会丧失并转化为低适生区,特别是位于马来群岛的适生区几乎完全消失.该研究结果表明,生境片段化导致了水角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种群大小的持续下降.因此,自身更新能力低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城市化等不利的环境条件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水角的就地保护,采用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其基因流以增加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要着重保护湿地免遭破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不同种类RNA作为TSD推断内参基因的研究筛选和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准确估算血迹离体时间能为刑事案件调查提供信息或线索.本文利用qPCR技术检测血迹中RNA的降解情况,进而筛选并评估适用于血迹离体时间推断的内参基因(reference genes).方法 本研究制备 10 名志愿者 0~90 d区间范围内 7 个时间节点共 70 份样本的总RNA为实验材料,基于其中 6 名志愿者的样本的qPCR数据,使用geNorm和NormFinder算法对14个候选内参基因(let-7g-5p,let-7i-5p,miR-191-5p,miR-484,miR-103a-5p,miR-423-5p,PPIA,ACTB,5SrRNA,18SrRNA,miR-93-5p,U6b,SNORD24,SNORD38B)进行稳定性评估,筛选内参基因及其使用方案.选取全部10 名志愿者70 份样本,验证内参基因及其使用方案的校正效果.结果 qPCR检测显示miRNA在血迹离体后 90 d范围内表现出的稳定性较强.综合使用geNorm和NormFinder两种算法获得的内参基因使用方案为:以let-7g-5p为单基因内参,或以let-7g-5p、U6b和miR-191-5p组合为三内参基因.70 个样本对两个内参基因使用方案的校正能力验证显示,多基因组合内参方案的三次方程模型能更准确推断血液斑迹的离体时间.结论 本研究首先推荐以ACTB为标记,以let-7g-5p、U6b、miR-191-5p组合的三内参基因三次方程校正模型用于血迹离体时间推断检验鉴定技术研发;在考虑提高检验效率、简化实验流程等需求而需要选择单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时,可以选择ACTB为标记,使用let-7g-5p为内参基因的三次方校正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利用单转录本表达Cas9和sgRNA条件性编辑果蝇基因组
编辑人员丨2023/8/12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统具有高效、简单、易编辑等特性,在基因工程方面具有巨大潜能.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基因功能研究中,CRISPR/Cas9 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利用传统的CRISPR/Cas9 系统编辑果蝇基因时,Cas9与sgRNA表达元件往往分别存在于不同果蝇中,需要通过复杂的遗传杂交过程将 Cas9 与 sgRNA整合到一个个体中,操作周期长且较为复杂.本研究在CRISPR/Cas9 系统基础上引入tRNA-sgRNA系统和triplex元件,利用triplex元件连接Cas9 和tRNA-sgRNA基因,稳定单转录本切割后Cas9 mRNA的末端,实现一个转录本可以同时表达Cas9 蛋白和sgRNA,通过一次杂交即可得到相应表型的后代,简化了遗传操作过程.本研究利用这一新的条件性基因编辑系统,分别对果蝇眼部white(w)基因和翅成虫盘broad(br)基因进行条件性敲除,观察到与预期相符的对应表型.因此,该条件性基因编辑系统在高效性、可扩展性和易操作性等方面是对现有CRISPR/Cas9 系统进行的重大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椭圆叶花锚简化基因组的SSR信息分析及SSR引物开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RAD-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iticaD.Don)简化基因组水平上的序列信息并开发SSR分子标记.利用SR search软件检测而得到双端各有至少100 bp的五种类型的SSR(二、三、四、五、六核苷酸)位点共6 201个,并成功设计其中3 865个SSR引物.在能成功设计引物的SSR位点中,三核苷酸SSR位点最多;重复序列长度包括17种(12~ 36 bp);重复序列的基序共达316种,其中五核苷酸基序种类最多(91种).从中挑选65对可对应五种SSR类型的引物,经梯度PCR检验后,利用椭圆叶花锚的4个居群32个个对可扩增的引物进行PCR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其中14对引物能在绝大多数个体中扩增,且13对具多态性.13个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均值为5.462,多态性较高且不连锁(P<0.05);其中10个位点在多数居群中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1)且存在较高的纯合子数量(观测杂合度H.均值0.226);近交系数在-0.443~1,均值为0.656;基因流Nm为0.47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